刚去看了《河边的错误》,赶紧来聊聊。这个片子不剧透没法聊,所以,还没看的友邻要谨慎阅读。当然,如果你不在意剧透,那就接着往下看。
本片首先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没有片尾字幕。要知道,作为一部国产犯罪片,片尾还没字幕,虽没做过详细统计,但在近些年里绝对罕见。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影片靠自身就解决了真凶问题,不需要打任何补丁。
当然,看过的朋友都知道本片的真凶是谁。也正因其特殊身份,片尾也就无需加上“定什么罪、判多少年”的盖棺论定了。换言之,影片成功说服了审查人员,真凶就是他,阿sir棒棒哒。
但真是如此吗?两说。这也是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实际暗含一个表达的双轨制,带着不同答案看,结论完全不同。
概括讲,如果真凶就是疯子,那么疯子就成了一个隐喻;而如果真凶另有其人,那么疯子就成了一个筹码。
先说前者。若疯子就是真凶,那么整个影片其实在说,真相明明早就确定了,但主角马哲就是不肯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不可理解。
虽然所有证据都指向疯子,凶器、刀口、指纹、血型,全都对得上,但它们只构成外部证据链,却没法解释内在动机。而马哲孜孜不倦寻求的,无非是这样一个解释——为什么死的是这些人?只有找到这个答案,他才心安。但很显然,这是个没法实现的诉求。于是马哲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不是疯了,而是发现了这世界残酷的真相,就是由生死的无常推导而出的命运的荒谬。
从这个角度讲,本片实际是个非常浅显易懂的存在主义文本。而片中的疯子,隐喻的就是命运,正如片首引用的加缪的话(大意):人们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
于是我们也就能理解马哲的存在主义焦虑,他不肯接受疯子是真凶,实际是不肯接受命运荒谬的真相,所以他心心念念要给这些死者找一个共性、进而找到一个有逻辑的凶手,好让这些随机发生的死亡,变得可以被理解。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够理解那场废弃影院里的梦境,那实际就是对电影造梦的自指。它在说,绝大多数电影(特别是类型片)都试图给生活一个完美的解释,告诉我们,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前因后果,环环相扣。但生活显然不是这样,生活比这复杂得多。于是在那场试图串联所有线索的梦境的结尾,是放映机被燃烧,是死者们——那些永远带走了真相的人,对马哲发出嘲笑,嘲笑他在命运前的狂妄。
这是本片的第一重解释。它关于命运的荒谬如何使一个人陷入疯狂,而更可悲的是,人永远无法杀死命运、裁决命运,哪怕把他暂时关起来,也是徒劳。因为他是超越“世间法则”的存在,他依然还会回来。
下面是第二重解释。如果疯子不是真凶呢?如果马哲的执念是对的呢?
那这个电影的表达就有些微妙了。
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事,就是片中的这些死者身上到底有没有共性。细想想,其实是有的。他们实际全都是异类,是群体里的边缘人。
其中有饱受性压抑之苦、疑似和疯子存在暧昧关系的独居老妇;有多愁善感、爱情受阻的诗人;有第一个目睹尸体、却无人相信的孩子;有坐过冤狱的异装癖……以及,被错认、甚至是被陷害为凶手的疯子,同样也是个异类。
换言之,片中的连环杀人案,实际是一次“异类清除计划”,是把那些非主流的、异于常人的、有损集体形象的不和谐因素,通通捕杀干净。
从这个角度去看马哲,也更能明白他的处境。在警局里,在时刻强调“集体荣誉”的局长眼中,他也正在变成一个异类。原因就在于,当所有人都欢呼结案时,当局长催促他写报告、交总结、向上邀功时,他却迟疑了,因为他觉得案件仍有疑点。
也正因如此,他逐渐脱离了集体。可在查案的过程里,他却渐渐发现了死者都是异类,也见证了异类们的悲惨结局。
这其中最狠的一笔,实际就是许亮。这个曾经坐过冤狱的异装癖,在二次面临体制的怀疑时,因身份暴露而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于是,他戴上大波浪假发,当着马哲的面,坠亡在他的车顶上。那分明是一次自毁的报复。而更为辛辣的一幕,是他刚刚才给马哲送去“救死扶伤、赐我新生”的锦旗,还不忘笑笑地嘱咐他“挂着,不许摘啊!”
也正因如此,正因看到了异类的下场,马哲的精神崩溃了。他这次陷入的不是存在主义焦虑,而是个人主义焦虑。而这种焦虑,只有一个办法可解,就是重新博得集体的信任。
怎么做呢?对,抓住疯子。把自己当作诱饵,跳进河中,引疯子前来,然后高高举起河边的石头,砸向疯子的头,砸向这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是真凶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回到那温暖的集体中。
于是,影片最后的表彰大会上演。不难发现,大会的举办地,正是那个废弃的电影院。那分明是另一个现实寓言——影院已成了歌功颂德的场所。
正是在这里,马哲的三等功成了现实,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笑了。他重新获得了集体的认可,而代价却是真相和生命。
当然,这全都只是一家之言。
毕竟,真凶怎么可能不是疯子呢?真相又怎么逃得掉审查人员的火眼金睛?
所以,不出意外,一定都是我想多了。
(文/子戈)
本片首先很有意思的一点,是没有片尾字幕。要知道,作为一部国产犯罪片,片尾还没字幕,虽没做过详细统计,但在近些年里绝对罕见。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影片靠自身就解决了真凶问题,不需要打任何补丁。
当然,看过的朋友都知道本片的真凶是谁。也正因其特殊身份,片尾也就无需加上“定什么罪、判多少年”的盖棺论定了。换言之,影片成功说服了审查人员,真凶就是他,阿sir棒棒哒。
但真是如此吗?两说。这也是这个电影最有意思的地方,它实际暗含一个表达的双轨制,带着不同答案看,结论完全不同。
概括讲,如果真凶就是疯子,那么疯子就成了一个隐喻;而如果真凶另有其人,那么疯子就成了一个筹码。
先说前者。若疯子就是真凶,那么整个影片其实在说,真相明明早就确定了,但主角马哲就是不肯接受。为什么呢?因为不可理解。
虽然所有证据都指向疯子,凶器、刀口、指纹、血型,全都对得上,但它们只构成外部证据链,却没法解释内在动机。而马哲孜孜不倦寻求的,无非是这样一个解释——为什么死的是这些人?只有找到这个答案,他才心安。但很显然,这是个没法实现的诉求。于是马哲的精神出了问题,他不是疯了,而是发现了这世界残酷的真相,就是由生死的无常推导而出的命运的荒谬。
从这个角度讲,本片实际是个非常浅显易懂的存在主义文本。而片中的疯子,隐喻的就是命运,正如片首引用的加缪的话(大意):人们理解不了命运,因此我装扮成了命运。
于是我们也就能理解马哲的存在主义焦虑,他不肯接受疯子是真凶,实际是不肯接受命运荒谬的真相,所以他心心念念要给这些死者找一个共性、进而找到一个有逻辑的凶手,好让这些随机发生的死亡,变得可以被理解。
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能够理解那场废弃影院里的梦境,那实际就是对电影造梦的自指。它在说,绝大多数电影(特别是类型片)都试图给生活一个完美的解释,告诉我们,事情就是这样发生的,前因后果,环环相扣。但生活显然不是这样,生活比这复杂得多。于是在那场试图串联所有线索的梦境的结尾,是放映机被燃烧,是死者们——那些永远带走了真相的人,对马哲发出嘲笑,嘲笑他在命运前的狂妄。
这是本片的第一重解释。它关于命运的荒谬如何使一个人陷入疯狂,而更可悲的是,人永远无法杀死命运、裁决命运,哪怕把他暂时关起来,也是徒劳。因为他是超越“世间法则”的存在,他依然还会回来。
下面是第二重解释。如果疯子不是真凶呢?如果马哲的执念是对的呢?
那这个电影的表达就有些微妙了。
我们可以先思考一个事,就是片中的这些死者身上到底有没有共性。细想想,其实是有的。他们实际全都是异类,是群体里的边缘人。
其中有饱受性压抑之苦、疑似和疯子存在暧昧关系的独居老妇;有多愁善感、爱情受阻的诗人;有第一个目睹尸体、却无人相信的孩子;有坐过冤狱的异装癖……以及,被错认、甚至是被陷害为凶手的疯子,同样也是个异类。
换言之,片中的连环杀人案,实际是一次“异类清除计划”,是把那些非主流的、异于常人的、有损集体形象的不和谐因素,通通捕杀干净。
从这个角度去看马哲,也更能明白他的处境。在警局里,在时刻强调“集体荣誉”的局长眼中,他也正在变成一个异类。原因就在于,当所有人都欢呼结案时,当局长催促他写报告、交总结、向上邀功时,他却迟疑了,因为他觉得案件仍有疑点。
也正因如此,他逐渐脱离了集体。可在查案的过程里,他却渐渐发现了死者都是异类,也见证了异类们的悲惨结局。
这其中最狠的一笔,实际就是许亮。这个曾经坐过冤狱的异装癖,在二次面临体制的怀疑时,因身份暴露而彻底失去了生存空间。于是,他戴上大波浪假发,当着马哲的面,坠亡在他的车顶上。那分明是一次自毁的报复。而更为辛辣的一幕,是他刚刚才给马哲送去“救死扶伤、赐我新生”的锦旗,还不忘笑笑地嘱咐他“挂着,不许摘啊!”
也正因如此,正因看到了异类的下场,马哲的精神崩溃了。他这次陷入的不是存在主义焦虑,而是个人主义焦虑。而这种焦虑,只有一个办法可解,就是重新博得集体的信任。
怎么做呢?对,抓住疯子。把自己当作诱饵,跳进河中,引疯子前来,然后高高举起河边的石头,砸向疯子的头,砸向这个连他自己都不相信是真凶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回到那温暖的集体中。
于是,影片最后的表彰大会上演。不难发现,大会的举办地,正是那个废弃的电影院。那分明是另一个现实寓言——影院已成了歌功颂德的场所。
正是在这里,马哲的三等功成了现实,在众目睽睽之下,他笑了。他重新获得了集体的认可,而代价却是真相和生命。
当然,这全都只是一家之言。
毕竟,真凶怎么可能不是疯子呢?真相又怎么逃得掉审查人员的火眼金睛?
所以,不出意外,一定都是我想多了。
(文/子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