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 冀州
我认为袁本初对冀州的谋划不是在退还延津的191年四月之后,而是在这之前的190年甚至189年跑路之后,前面提过韩馥并不符合清选重臣的州牧标准,是董卓被忽悠了派来的,而袁隗对此至少表示了默认。
【绍客逢纪谓绍曰:“夫举大事,非据一州,无以自立。今冀部强实,而韩馥庸才,可密要公孙瓒将兵南下,馥闻必骇惧。】==这里没有记载逢纪说话的时间,但有公孙瓒南下之语,再根据袁绍自己写给公孙瓒的信可知,把勃海让给公孙范是在豫州之前的事,后汉书把这事安在191年公孙瓒檄文之后是有问题的跟袁绍本人说法对不上,我以本人说的为准,那可能是190年他成为盟主之后就给了==【故解印释绂,以北带南,分割膏腴,以奉执事】
袁绍190年三月从勃海出发后,屯兵在河内,然后在191年四月回到了兖州的延津,再然后是河内朝歌,最后韩馥让位的时候袁绍在黎阳,老婆孩子在刘岱那里做人质,都没有在勃海。这些情况与他说的让勃海给公孙瓒是可以相互验证的
【馥不从,乃避位,出居赵忠故舍。遣子赍冀州印绶于黎阳与绍。】
【明年,馥将麴义反畔,馥与战失利。绍既恨馥,乃与义相结。】==191年,原来韩馥的将领麴义反叛,袁绍与他相结
【又黄巾十万焚烧青、兖,黑山、张杨蹈藉冀城。 臣乃旋师,奉辞伐畔。】==这是他自己的解释为什么回冀州,因为黄巾烧青州兖州,于夫罗胁张杨犯冀州
【袁绍至河内,杨与绍合,复与匈奴单于於夫罗屯漳水。单于欲叛,绍、杨不从。单于执杨与俱去,绍使将麴义追击于邺南,破之。单于执杨至黎阳,攻破度辽将军耿祉军,众复振。卓以杨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袁绍本来安排张杨和于夫罗屯在漳水,单于执张杨跑到了黎阳,董卓可能?派在并州的度辽营耿祉军来讨单于,被单于攻破,于是董卓采取怀柔策略,封张杨为河内太守,张杨原来是丁原的人,正是董卓指使吕布杀了丁原。
【等说馥曰:“公孙瓒乘胜来向南,而诸郡应之,袁车骑引军东向,此其意不可知,窃为将军危之。”】==这里袁绍还在延津的四月左右,公孙瓒已经是乘胜南来了,没有找到记载他乘的什么胜,可能是黑山?
【贼帅常山人张燕,轻勇 捷,故军中号曰飞燕。善得士卒心,乃与中山、常山、赵郡、上党、河内诸山谷寇贼更相交通,众至百万,号曰黑山贼。】
【后馥军安平,为公孙瓒所败。】==韩馥尝试在安平抵档公孙瓒,但打不过
然后袁绍这边就是从延津往冀州走,韩馥派的人赵浮和程奂也回冀州,到朝歌清水口的时候【时绍尚在朝歌清水口,浮等从后来,船数百艘,众万余人,整兵鼓夜过绍营,绍甚恶之。】==被绍哥厌恶啦
这时候韩馥面临的问题不是他可以处理得了的:
01他肯定是压不定南下的公孙瓒兄弟的
02 黄巾+黑山+张杨他更加搞不定
03 自己的部将麴义叛变,他与战失利【明年,馥将麴义反畔,馥与战失利。】
04 他不给袁绍粮草间接害死了故主袁氏几十口人的道义压力
于是在七月,让冀州牧给袁绍。那么,袁绍也要面对黑山、黄巾、张杨于扶罗、董卓、刘协、冀州内部,其他十二州盟友不服他的的协调等等比韩馥还要复杂百倍的问题,他在得到冀州牧之前的情况是军无斗粮,机械不严,立可饿杀,这样的不利局面谁说的他空手套冀州?
【浮等到,谓馥曰:“袁本初军无斗粮,各己离散,虽有张杨、於扶罗新附,未肯为用,不足敌也。小从事等请自以见兵拒之,旬日之间,必土崩瓦解;明将军但当开阎高枕,何忧何惧!”】
【馥长史耿武、别驾闵纯、骑都尉沮授闻而谏曰:“冀州虽鄙,带甲百万,谷支十年。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如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奈何欲以州与之?”】
【仆师徒肇合,机械不严,强弱殊科,众寡异论,】
公孙瓒得到勃海后,以勃海为基地,开始攻打跟勃海交界的青州黄巾,其中一部份的黄巾进入了勃海,跟黑山合流,公孙瓒在东光大破他们,名声大震,这时是十一月
【初平二年,青、徐黄巾三十万众入勃海界,欲与黑山合。瓒率步骑二万人,逆击于东光南,大破之,斩首三万余级。贼弃其车重数万两,奔走度河。瓒因其半济薄之,贼复大破,死者数万,流血丹水,收得生口七万余人,车甲财物不可胜算,威名大震。拜奋武将军,封蓟侯。】==这里也是搞笑,袁绍封曹操做奋武将军,那边董卓也封公孙瓒做奋武将军,【众各数万,推绍为盟主。太祖行奋武将军。】
【十一月,青州黄巾寇太山,太山太守应劭击破之。黄巾转寇勃海,公孙瓒与战于东光,复大破之。】
可能公孙瓒看到一个武夫董卓靠几千精兵就废立皇帝,掌控了大权,也认为自己也可以靠幽州突骑一试?从幽州插手到豫州再到冀州,破黄巾之后,又借口豫州战场被杀的从弟公孙越之死,跟袁绍撕破脸皮,发出了那篇尔母婢也的檄文,想要谋取整个冀州,甚至把手伸到了青州兖州【瓒乃自署其将帅为青、冀、兖三州刺史,又悉置郡县守令】,冀州各地也响应公孙瓒,【公孙瓒击青州黄巾贼,大破之,还屯广宗,改易守令,冀州长吏无不望风响应,开门受之。】
其中,前来投靠韩馥后转投了袁绍的大汉纯臣荀彧可能也在这时跑路了,但是我对这位的纯度有点点疑问
已知韩馥和袁绍一起谋划想要另立刘虞做皇帝,又已知荀彧到冀州的时候韩馥已经让位,那么荀彧肯定也知道韩馥和袁绍在做对刘协不臣的事情,在明知道的情况下,依然要来投靠辅佐韩馥,也就是说他是知道如果袁绍他们拥立成功的话皇帝会换的,那么换皇帝这事对荀彧来说好像也没那么重要,那么他对皇帝的忠臣度嘛。。。
另外,三国志给出他跑路的理由是有超远的先见之明,【彧度绍终不能成大事】,但这里又有BUG了,众所周知,韩馥是个庸才,那你都来投庸才了,成不成大事就不是你来的原因。总不能袁绍比韩馥还庸才吧?所以既然来投韩馥那因为袁绍不能成大事而跑路的理由就太牵强了,跟冀州其他郡的某些人一样望风而跑更说得通吧
奇怪的是公孙瓒连尔母婢也都作为一条罪来骂袁绍了,找星工看星相也作为一条罪来骂,但是却没骂他另立刘虞这条比看星相重要万倍的事情呢?
此时袁绍能控制的可能就是邺城附近的一点地方了,退无可退,见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