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5,179贴子:4,337,474
  • 14回复贴,共1

笑而不语,莫碰瓷!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这聊天没毛病啊,不就滑步的说法,说说自己的看法么!
怎么就被虚静圆融大师,请到自己帖子里,大发感慨呢?
这个转,和我在口罩侠视频里,提过的,虚静圆融大师,那是笑而不语啊,我这,我想,那肯定肯定洞若观火了!今天纳闷了,这个不语,你到底是懂而不语,还真是笑而不语呢?
我对自己的功夫,那是心里有数的,送我个大师帽子,不是受之不恭,原帽返还了么!
怎么就碰上瓷了呢,这可真是无妄之灾啊!
试金石的说法,也没毛病啊,我在口罩侠的视频里,也说过了,虚静圆融大师, 这次怎么就不能,笑而不语了呢?
想邀请我,到你帖子做客,这生拉硬拽的,不合适吧!
我说陈老师运手的脚,有奥秘,的确如此啊,和杨拳的完全一致,开档平步,杨拳的要领,在陈老师的陈拳里,体现的淋漓尽致,这又怎么不合适了?
练到转的层次,要学习人家手脚,那是完整一气,这在口罩侠里也是如此!
学拳么,总得有个方向不是,看到人家练拳,自己往那方面努力,很正常的思维啊!
笑而不语,也是很高的修养,但碰瓷,那就登不了大雅之堂了!
所以啊,笑而不语,莫碰瓷才好!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10-23 20:23回复
    记得当时埋汰人家陈老师滑步的,不是一位吧友,虚静圆融大师,怎么就成逼急的兔子了,比起那几位吧友,你练心水平,还差的远啊!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10-23 20:25
    回复
      我也是没看到你在什么地方曝了粗口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10-23 20:29
      回复
        其实太极拳架子里,转的很多,像单鞭,要打出对方旋转的味道,而提手上势,继续正反旋转!
        也有人解释是左手按接,右手上打对手下巴的,也是上下旋转的意思!
        所以拳架里的东西很多,琢磨起来,实践起来,很有意思的!
        看高手视频,一圈又一圈的,是怎么自如流畅的,很享受的!
        只有练到手脚完整一汽,才能转的起来,也才能让对手转起来,我们大多停留在肩苦啊上,胳膊腿用不上的,所以拳架,要么多一点,要么少一点!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10-23 20:42
        回复
          尾闾中正顶头悬,这是个状态,也是个体征,绝对不会出现大肚子的模样,雪山飞狐里好像有位太极拳高手,说体胖软绵,毕竟是小说,体现的是太极拳圆活借力打力,具体人的体态会是怎么样,做不得数的!
          中正,才有旋转的轴心,所以我说用尾闾走路,有些玄乎!
          顶头悬,才有旋转的动力,所以我说下体不能拙滞,阴阳转换,才能旋转的起来!
          正因为这个转,太极拳的要领,和其他武术要领区别很大,不能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10-23 20:53
          回复
            太极拳,从原理到体征,都是很实际的东西,有迹可循,层次分明,不能模糊化!
            整天模糊化太极拳,这哪的,都笑而不语,很没意思不是!
            要讲拳论,应该是就实践的东西,出道即颠峰,是颠还是巅,不是笑而不语,就能模糊过去的吧!
            要是觉得自己的东西,秘不外传,就学学真人,直接了当!
            既然不传,你就没必要叭叭你哪些东西了!
            模糊你自己的东西可以,要想模糊太极拳的东西,那就难了,像烟花就说过,太极拳检验的法门很多!
            不要把吧友当傻子,让一些吧友,对太极拳没有个清晰的认识,实际的练法,再去笑而不语,那就太虚伪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10-23 21:03
            回复
              像中正平匀吧友,就是高素质,看拳起争论很正常,说自己真实的看法,没什么对不对的,怎么理解就怎么说白!
              我说了,人家也不生气,还点赞我的看法,很有涵养的人么!
              人都有毛病,像我就脊椎弯曲,所以练拳就去调整,纠正起来很辛苦的,掂这个肚子,实事求是么,有啥不能说的,怕人家说自己的毛病,一是没认识到自己的毛病,而是忌病讳医,幼稚了!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10-23 21:12
              回复
                分阴阳,这在拳架里,循环交替着,想轻灵起来,那必须循环无隙才行,所以练拳的节凑,新手不能太慢!
                像无极吧啦就吃这个亏,意太重,得先循环起来,再去找那个慢节奏,以点带面,积少成多,慢慢让身体整体参与进去!现在有邯郸学步的味道,正常的拳架都走不成了,一是看起来没圆活韵味,二是下体逐渐滞重!
                总之,不偏不倚,下体普遍的毛病,一是滞,二是轻,长期如此,对健康无宜!


                IP属地:河南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10-23 21:52
                收起回复
                  本性难移!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10-24 17: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