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认为管理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这四种基本职能。而管理职能就是管理活动要做的几类工作:
1. 计划工作
计划工作表现为确立目标和明确达到目标的必要步骤之过程,包括估量机会、建立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战略方案、形成协调各种资源和活动的具体行动方案等。
简单地说计划工作就是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
第一是干什么,第二是怎么干。组织等其他一切工作都要围绕着计划所确定的目标和方案展开,所以说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工作
组织工作是为了有效地实现计划所确定的目标而在组织中进行部门划分、权利分配和工作协调的过程。它是计划工作的自然延伸,包括组织结构的设计、组织关系的确立、人员的配置以及组织的变革等。
3.领导工作
领导工作就是管理者利用职权和威信施展影响,指导和激励各类人员努力去实现目标的过程。当管理者激励他的下属、指导下属的行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途径或解决组织成员间的争纷时,他就是在从事领导工作。
领导职能有两个要点:
·一是努力搞好组织的工作;
·二是努力满足组织成员的个人需要。
领导工作的核心和难点是调动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它需要领导者运用科学的激励理论和合适的领导方式。
4.控制工作
控制工作包括确立控制目标、衡量实际业绩、进行差异分析、采取纠偏措施等。它也是管理活动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职能。
上述四大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计划是管理的首要职能,是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的依据;组织、领导和控制职能是有效管理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手段,是计划及其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只有统一协调这四个方面,使之形成前后关联、连续一致的管理活动整体过程,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满实现。
第二节 管理者
-.管理者的定义
任何组织都是有一群人所组成的,根据其在组织中的地位和作用的不同,组织成员可以简单地划分成两类,操作者和管理者。
1、 操作者是指在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的业务,且不承担对他人工作监督职能的
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做好组织所分派的具体的操作性事务。
2、 管理者,是那些在组织中指挥他人完成具体任务的人.
管理者就是从事并负责对组织内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的人员。
他们虽然有时也做一些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但其主要职责是指挥下属工作。
管理者区别于操作者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管理者有下属向其汇报工作。
二.管理者的分类
管理者以其在组织中的地位的不同,一般说来,一个组织中的管理者可分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1.高层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有全面责任,并侧重负责制订组织的大政方针,沟通组织与外界的交往联系等。
2.中层管理者
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贯彻高层管理者所制定的大政方针,并指挥基层管理者的活动。
中层管理者在组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上下信息沟通、政令通行等均负有重要的责任。
3.基层管理者
基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的完成。
他们直接与具体作业人员打交道,协调和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整个管理系统的基础。
三.管理者的基本任务
无论管理者在组织中的地位如何,他们所担任的基本任务都是相同的,即: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组织内协调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
第三节 管理者的素质及其培养
一、 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1、 品德
品德是推动个人行为的主观力量,决定着一个人工作愿望和干劲。
品德体现了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合法制,持续有力地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 有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责任感
· 良好的精神素质
2、 知识
知识是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的基础与源泉。管理者应掌握以下方面的知识:
(1) 政治和法律
(2) 经济学和管理学
(3) 心理学和社会学
(4) 工程技术等
3、 实际能力
能力是管理者把各种管理理论与业务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具体管理、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有:
(1)、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执行一项特定的任务所必须的那些能力
(2)人际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与人共事、激励或指导组织中个类员工的嫩离。
(3)概念技能
人际技能是指一种洞察既定环境复杂程度的能力和减少这种复杂性的嫩力。
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对三种技能的要求不同,一般,高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概念技能,基层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技术技能,三个层次的管理者都需要人际技能。
二、管理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 通过教育获得管理知识和技能
2、 通过实践提高管理能力
其方法是:
(1) 管理工作扩大化
(2) 管理工作丰富化
(3) 设立副职和助理
(4) 案例讨论会与管理研讨会
(5) 敏感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