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学吧 关注:7贴子:271
  • 0回复贴,共1

理解货币的两个维度:历史与现实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货币是最容易张冠李戴的财富,为什么?因为商品货币、信用货币和银行债务货币虽然都是货币,但它们的区别非常大,根本就不是一回事。黄金、银行开的黄金存条和银行债务能是一回事吗?肯定不是一回事。把商品货币当成银行债务货币,把银行债务货币当成商品货币,即使是今天,这样的行为仍然在不断重复上演。就是因为混淆不同历史时期的货币,金融专业人士为此争论不休,结果呢?到现在也没有真正理解货币。现在是银行债务货币的年代,可还是有人认为现在的货币是商品货币,银行债务货币只是商品货币的“价值符号”,不理解银行债务货币和商品货币具有同等价值。
一、货币的历史维度。人有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货币有商品货币、信用货币和银行债务货币。商品货币的来源是生产,商品货币受生产技术水平的约束。由于商品货币受生产、技术水平的限制,有些人直到今天,还在幻想恢复金本位,这是缺乏理解货币演化历史的表现。
与商品货币不同,信用货币是银行开出的商品货币存条。公众将商品货币存入银行,银行给存户开出存条,这张存条是早期的银行券,也是信用货币。“货币乘数”是1两黄金可以开10两黄金的存条,具体操作如下。甲将1两黄金存入银行,银行给甲开1两黄金存条,银行将黄金借给乙,乙将黄金存入银行,银行给乙开1两黄金存条,如此这般,这般如此,1两黄金能开出10两、甚至100两黄金的黄金存条。这个过程,教科书叫“货币创造”,也叫“货币乘数”。现在的教科书、实际操作还是这么叫的。如果知道货币的演化历史,就不再会有“存款”、“贷款”、“存款准备金”这些过时、事实上不存在的概念了。
商品货币的存条基础虽然还是商品货币,但受商品货币的约束很小了。1两黄金能打100两黄金的存条,黄金只占黄金存条的1%。由于商品货币存条远远大于商品货币,当商品货币的存条持有者集中取钱时,银行就有可能倒闭。挤兑导致银行倒闭指的是信用货币,不是商品货币,更不是现在的银行债务货币,银行债务货币不是因为挤兑而倒闭。
银行债务货币与商品货币、信用货币不同,银行债务货币是银行购买创造的货币。我们现在经济体系里的货币全部是银行债务货币。企业能生产商品,但不能购买创造债务货币,银行能购买创造债务货币,但没有责任生产商品,有责任生产商品的企业不能生产货币,有权力生产货币的银行没有责任生产商品,这是经济问题的症结。
二、货币的现实维度。现实中不存在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只存在银行债务货币。专业人士用商品货币的概念(存款、贷款、存款准备金)、信用货币的产生程序(存款创造贷款、贷款创造存款)分析银行债务货币,结论当然是南辕北辙。银行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一般只有一家,商业银行具有多家。中央银行创造凭证货币(纸币)和记账货币(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只创造存款货币。
银行债务货币是怎么创造的?是银行购买、无中生有创造出来的。比如,银行聘你做工作人员,银行给你发工资时,银行创造债务货币。银行给你发工资时,借记你的银行存款,贷记银行的吸收存款,你的银行存款和吸收存款是银行的债务,你的债权和银行的债务。购买创造债务货币是现代货币的产生方式,理解了吗?
银行债务货币怎么运动?银行债务货币以交换、借贷的方式运动。甲用100元换入5斤猪肉,100元银行债务从甲运动到商户手上。我借你100元银行债务,你100元银行债务运动到我手上,同时,你和我之间产生信用关系-借和还的关系。
银行债务货币是如何储蓄的?没有冲销银行债权(所谓的贷款)的银行债务都以“储蓄”或者“存款”的方式存在,这些存款是银行债务,不是存款。


IP属地:北京1楼2023-10-16 10:15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