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Lucy died for?
露西害怕在她死去之后,岁月年复一年地流逝,她可以得到什么?是其他人的怜惜和哀念?不是的,到目前为止,露西和周围人除了保罗的互动是很少真切过的。她现在也不屑这些。我想是因为她羞于展示真实面貌,也不奢求换取他人的真心了。而最爱的保罗是她在世上最难舍弃的人,她肚里怀着他的孩子正是保罗的情感筹码。那她是否要鼓起勇气,带着这份情感筹码和脸上虚假的面具与保罗共同生活下去,还是任由“讨厌真实的自己”、“会伤害保罗和孩子”心里的声音驱使,去放弃一些她值得留恋的东西,甚至是她的生命?
保罗是在旧货拍卖会里认识的露西,她小他八九岁,纯真友好且迷人。您不要以为,我即将在这里对他们相识相爱的过程展开长篇叙述。我只想说,露西在保罗最初认识的样子与后来表现出的情感创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怪脾气太不一样了。于是保罗不确定他是否还能继续去深爱“变了的露西”——抑或真实的露西。正所谓苏格兰童话中,皇后与珍妮这两个角色是反映在露西身上的一对矛盾,让保罗失望了,他的不知所措和假装无视矛盾,也导致露西更大的失望和绝望。
露西年轻时在头发下纹的那几条蛇不能保护她逃离任何一种情绪,她不能保证在接下来的一生中都戴着保罗喜爱的面具从容地享受食物和性爱。我想露西她本人明白,拒绝自己的真实面貌,也就无法地对生命产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尽管早晨醒来时看见窗帘渗入的暖阳,知道这即将又是美丽的一天,这也无关紧要了。于是,露西没能等到呆头鹅丈夫进一步去接受她,就爬上了那棵苹果树,优雅地在树杈间保持平衡,张开双臂,她放开了一切,然后坠落了。
当保罗无数次试图勾勒出露西从树上坠落的画面时,他可以take all the details back,就是不能看见露西仰望天空、把头微微偏向一边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也许这就是保罗与露西沟通的鸿沟所在——他们双方都在充满爱情自觉的情况下,羞赧又笨拙地佯装自己不关心或不去谈论某些该谈的事情,这不啻浪费着他们的精神能量和深层的愉悦。说真的,只要露西泰然自若,对保罗秉持着勇气和敏锐的眼光,那么属于她的正确位置将会一直维持下去。
而世界并非我们所计划的那样完美运行。露西是做不到了,她为了某个更重要的理由,放弃了保罗,孩子和她自己。在开头提及了露西坦然面对死亡,那么她会不会害怕对保罗造成巨大伤害,会不会害怕永远得不到保罗的宽恕和谅解?会的,她只担心保罗,但是她知道,他一定会撑过去的。于是露西设计了一个谜题让保罗破解,再将狗狗罗丽留给他。破解的过程,和保罗心灵治愈的过程,就是整本书的主体内容。
当然,保罗不愧为露西托付爱情的人,他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露西在生前由衷的心愿终究还是被保罗完成了——记住露西为保罗带来的美好记忆。原文是这样的:
——保罗:
某日清晨,发现自己脸上竟带着微笑。
我记得我的妻子身穿白纱的样子。
我记得她在婚礼上走向我,双手抱着一束鲜红色的花。
我记得她生气不理我的时候,身体僵硬得有如一块石头。
我记得她睡觉时的呼吸声。
我记得双手抱住她的感觉。
我努力记住她原本的样子,而不是那个为了安抚我的悲伤而被我建构出来的形象。
我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
记住她的原本样子,就是我能送给我们彼此的最佳礼物。
读完这本书,我也是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人对目前伴侣的态度,和他未来与该伴侣有关或无关的人生是息息相关的。在与伴侣携手共进的道路上,肯定有某种物质比维持双方良好的礼貌、时下风行的浪漫模式,看似美好的现状更为重要一些。如果你真的想好好爱他,不妨帮他除下面具,端视他的汗毛,面部肌肉,在他的脸颊上亲吻一口,以示你的爱。而不是像书中的男主人公保罗一样,顺服了露西,让她戴着笑脸盈盈的珍妮佛面具和他做爱,直至高潮,彷佛背叛了最爱的人,也背叛了自己。
露西害怕在她死去之后,岁月年复一年地流逝,她可以得到什么?是其他人的怜惜和哀念?不是的,到目前为止,露西和周围人除了保罗的互动是很少真切过的。她现在也不屑这些。我想是因为她羞于展示真实面貌,也不奢求换取他人的真心了。而最爱的保罗是她在世上最难舍弃的人,她肚里怀着他的孩子正是保罗的情感筹码。那她是否要鼓起勇气,带着这份情感筹码和脸上虚假的面具与保罗共同生活下去,还是任由“讨厌真实的自己”、“会伤害保罗和孩子”心里的声音驱使,去放弃一些她值得留恋的东西,甚至是她的生命?
保罗是在旧货拍卖会里认识的露西,她小他八九岁,纯真友好且迷人。您不要以为,我即将在这里对他们相识相爱的过程展开长篇叙述。我只想说,露西在保罗最初认识的样子与后来表现出的情感创伤、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古怪脾气太不一样了。于是保罗不确定他是否还能继续去深爱“变了的露西”——抑或真实的露西。正所谓苏格兰童话中,皇后与珍妮这两个角色是反映在露西身上的一对矛盾,让保罗失望了,他的不知所措和假装无视矛盾,也导致露西更大的失望和绝望。
露西年轻时在头发下纹的那几条蛇不能保护她逃离任何一种情绪,她不能保证在接下来的一生中都戴着保罗喜爱的面具从容地享受食物和性爱。我想露西她本人明白,拒绝自己的真实面貌,也就无法地对生命产生自然而然的体会。尽管早晨醒来时看见窗帘渗入的暖阳,知道这即将又是美丽的一天,这也无关紧要了。于是,露西没能等到呆头鹅丈夫进一步去接受她,就爬上了那棵苹果树,优雅地在树杈间保持平衡,张开双臂,她放开了一切,然后坠落了。
当保罗无数次试图勾勒出露西从树上坠落的画面时,他可以take all the details back,就是不能看见露西仰望天空、把头微微偏向一边的脸是什么样子的。也许这就是保罗与露西沟通的鸿沟所在——他们双方都在充满爱情自觉的情况下,羞赧又笨拙地佯装自己不关心或不去谈论某些该谈的事情,这不啻浪费着他们的精神能量和深层的愉悦。说真的,只要露西泰然自若,对保罗秉持着勇气和敏锐的眼光,那么属于她的正确位置将会一直维持下去。
而世界并非我们所计划的那样完美运行。露西是做不到了,她为了某个更重要的理由,放弃了保罗,孩子和她自己。在开头提及了露西坦然面对死亡,那么她会不会害怕对保罗造成巨大伤害,会不会害怕永远得不到保罗的宽恕和谅解?会的,她只担心保罗,但是她知道,他一定会撑过去的。于是露西设计了一个谜题让保罗破解,再将狗狗罗丽留给他。破解的过程,和保罗心灵治愈的过程,就是整本书的主体内容。
当然,保罗不愧为露西托付爱情的人,他没有辜负她的期望,露西在生前由衷的心愿终究还是被保罗完成了——记住露西为保罗带来的美好记忆。原文是这样的:
——保罗:
某日清晨,发现自己脸上竟带着微笑。
我记得我的妻子身穿白纱的样子。
我记得她在婚礼上走向我,双手抱着一束鲜红色的花。
我记得她生气不理我的时候,身体僵硬得有如一块石头。
我记得她睡觉时的呼吸声。
我记得双手抱住她的感觉。
我努力记住她原本的样子,而不是那个为了安抚我的悲伤而被我建构出来的形象。
我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
记住她的原本样子,就是我能送给我们彼此的最佳礼物。
读完这本书,我也是越来越有这样的体会:
一个人对目前伴侣的态度,和他未来与该伴侣有关或无关的人生是息息相关的。在与伴侣携手共进的道路上,肯定有某种物质比维持双方良好的礼貌、时下风行的浪漫模式,看似美好的现状更为重要一些。如果你真的想好好爱他,不妨帮他除下面具,端视他的汗毛,面部肌肉,在他的脸颊上亲吻一口,以示你的爱。而不是像书中的男主人公保罗一样,顺服了露西,让她戴着笑脸盈盈的珍妮佛面具和他做爱,直至高潮,彷佛背叛了最爱的人,也背叛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