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坊土楼岗位于背头山脚下,现涂坊邮电所背后。土楼岗有古老地方名叫岗头山下。原涂大郎公祠就在岗头山下的土楼场。涂坊地形为鱼翁撒网形,相传土楼岗为一龟岗子。
前次土地革命时期,涂坊是长汀县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土楼岗曾作为红军的操练场及红军哨所。据老红军涂龙琛的回忆,当时红军部队普遍采取"三操两堂"制,即每天出三次操,上两次理论课。出操的主要内容结合练兵、开展射击、刺杀、劈刀、投弹、爬山、跳障碍、过独桥、爬云梯等军体项目。土楼岗也是当时的文化广场。土墙建的红军哨所直至解放初还完整保留。
解放初,政府在那里开宣判大会,对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及反革命分子进行公开宣判,后押到水口坝执行枪决。
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涂坊林业站在那里收购松子、杉子。他们为了更好晒松子、杉子。林业站出资铺了一块沙罗土(类似水泥地板)。七十年代,土楼岗是涂坊民兵训练基地。有时涂坊公社民兵比赛也在那里举行。红坊大队在土楼岗上公映电影,红坊第五生产队还在那里晒谷子。土楼岗上挂有大喇叭,宣传国家法律政策和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到八十年代初,涂坊文化活动转移至竹头园后,人民群众在岗上开垦种农作物至今。



前次土地革命时期,涂坊是长汀县苏维埃政权所在地。土楼岗曾作为红军的操练场及红军哨所。据老红军涂龙琛的回忆,当时红军部队普遍采取"三操两堂"制,即每天出三次操,上两次理论课。出操的主要内容结合练兵、开展射击、刺杀、劈刀、投弹、爬山、跳障碍、过独桥、爬云梯等军体项目。土楼岗也是当时的文化广场。土墙建的红军哨所直至解放初还完整保留。
解放初,政府在那里开宣判大会,对一批罪大恶极的地主恶霸及反革命分子进行公开宣判,后押到水口坝执行枪决。
上世纪六十年代人民公社时期,涂坊林业站在那里收购松子、杉子。他们为了更好晒松子、杉子。林业站出资铺了一块沙罗土(类似水泥地板)。七十年代,土楼岗是涂坊民兵训练基地。有时涂坊公社民兵比赛也在那里举行。红坊大队在土楼岗上公映电影,红坊第五生产队还在那里晒谷子。土楼岗上挂有大喇叭,宣传国家法律政策和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直到八十年代初,涂坊文化活动转移至竹头园后,人民群众在岗上开垦种农作物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