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行动
1944 年 1 月 1 日,第 8 中队解散,利根号和筑摩号与重巡洋舰熊野号和重巡洋舰铃谷号一起被调往第 7 中队(西村昌次中将)。宝信乡运输队于 1 月 2 日从港口启航,1 月 4 日前往卡维恩。在利根,真由澄大尉与陆军方协商,批量运送步枪,这项工作只用了第 5 中队大约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 1 月 5 日,戊二号运输队返回港口。
1 月 25 日,利根被编入敷岛部队,2 月 1 日,驶往驻扎地;2 月 3 日,进入帕劳;2 月 16 日,离开帕劳。向新加坡进发,于 2 月 21 日抵达林加停泊。利根和筑摩加入西南地区舰队司令部(总司令高须史朗海军少将),于 27 日从林加诺多卡出航。迁至苏门答腊岛东南的邦加码头,在重巡洋舰青叶号上召开了印度洋地区贸易破坏行动会议。
944 年 3 月 2 日,第 7 中队(利根号和筑摩号)从邦加军港起航。三艘重巡洋舰(青叶号、利根号、筑摩号)、两艘轻巡洋舰(大井号、鬼怒号)和数艘驱逐舰(敷波号、浦波号、天雾号)参与了 "萨 "号行动(でサ号作戦に従事する)。 行动目标是捕获盟军商船,以弥补日本船只以及物资的不足。 在以 "青叶 "号为中心、"利根 "号为右翼、"筑摩 "号为左翼的水平队形进行侦察时,她于 3 月 9 日上午 11:30 遇到了英国武装商船 "比哈尔 "号(Bihar)。为了抓住这艘船,利根伪装成一艘美国巡洋舰靠近。 在比哈尔号武装射程外 9000 米处,她升起旗帜,命令比哈尔号停船,但比哈尔号在发出求救信号的同时试图逃跑,利根放弃了抓捕比哈尔号,一炮将其击沉。115 名幸存者在沉没地点获救(根据战报,有 104或 129名幸存者)。 3 月 15 日,利根进入巴达维亚。该行动部队的唯一战绩是击沉 "比哈尔 "号。指挥 "萨"行动的西南地区舰队下令处死战俘,舰长真由澄晴男将 35 名战俘送往巴达维亚,但 "萨 "行动结束后,约 80 名战俘的处理陷入困境。 3 月 18 日,离开爪哇的巴达维亚(雅加达),绕道驶往新加坡,3月19日,发生了比哈尔事件,战俘在船上全部遭到屠杀
3 月 25 日,第七中队指挥官由海军少将白石万龙接任。 利根号驻扎在林加(Linga)和陶伊陶伊(Taui Taui)。她隶属于一支特混舰队,参加了马里亚纳海战(1944 年 6 月)。在战斗中,利根号所属的先锋部队向小泽特混舰队主力的攻击队误射,利根号也误射。6 月 24 日,她返回内陆。弹射出去的利根号侦察机辗转各地,于 7 月中旬返回母舰。
7 月 8 日,从内陆起航运送陆军部队。7 月 14 日凌晨 3 时左右,驱逐舰 "五月雨"号在恶劣天气中掉队,并报告失踪。随后,"五月雨"号被出海搜寻的利根发现,并带回舰队。
10 月,第 7 中队参加了捷一作战。10 月 22 日,该中队离开文莱;10 月 23 日上午,栗田舰队在巴拉望岛附近遭到两艘美国潜艇(镖鱼和鲮鱼)的攻击,两艘重巡洋舰(爱宕和摩耶)被击沉,但利根号安然无恙
10 月 24 日,在锡布延海,栗田舰队遭到美国特混舰队(第 38 特混舰队)飞机的攻击,第 1 游骑兵大队和第 2 中队(第 3 中队金刚、榛名、第 7 中队熊野、铃谷、筑摩、利根、第 10 中队矢矧、浦風、浜風、矶風、雪風、野分、清霜)遭到攻击。利根号以旗舰(第 3 中队指挥官金刚号)为中心组成环形编队 。利根号位于中心(金刚号)斜左侧 2 公里处,旗舰位于圆心。 在一系列战斗中,武藏号被击沉,三艘受损的战舰(妙高号、滨风号和清霜号)离开了舰队。 战斗中,真由澄大尉向第二中队(第三中队)司令部提出 "有必要掩护武藏 "的意见,并奉命为武藏提供掩护。在 "利根 "号在掩护 "武藏 "号时一枚炸弹击中但未爆炸,小型炸弹造成的损失有限。一枚炸弹也击中了在利根进行武藏掩护的清霜,导致速度下降。日落后,真由澄(利根大尉)多次表达了返回原中队的意见,并被栗田局长命令返回第二中队。
莱特岛战役后,栗田舰队撤往文莱 。利根号接受了岛风号驱逐舰上的摩耶幸存者,并返回港口。由于受损,据说其航速被限制在 20 节。利根号与隼鹰号航空母舰、号轻型巡洋舰以及第 30 驱逐舰中队(夕月号和卯月号)会合前往马尼拉执行运输任务。11月10日,隼鹰运输中队在马尼拉接替了木曾号和驱逐时雨号,前往内陆。与隼鹰中队分开后,利根号于 11 月 17 日返回舞鹤。在舞鹤海军兵工厂,她修复了受损部件并加装了机枪。由于只剩下两艘重巡洋舰(利根号和熊野号),第七中队于 11 月 21 日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