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吧 关注:38,750贴子:3,265,763

回复:转载一篇文章分享给大家,另祝大家中秋节快乐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怎样才能完成生命数据的安全、完整和存续这三件大事呢?老子说要合于天伦才可以完成这三件事,怎么才能合于天伦呢,是通过积德。道家说的积德,跟市井流俗所谓的积德,完全不一样。要怎么才能积德呢?道养育万物,人不离道,不脱不离,知常不妄,啬而不施,惟道是从,这便是积德。


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3-09-29 20:29
回复
    庄子说的比较具体一些,庄子说真人之善,在于循天之理,怎么循天之理呢?静而与阴同德,动而与阳同波。庄子又说:纯素之道,唯神是守;守而勿失,与神为一;一之精通,谓之天伦。故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纯也者,谓其不亏其神也。能体纯素,谓之真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9-29 20:29
    回复
      2025-07-28 12:12: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反过来,如果不合天伦,那在道家看来就是不善。不合天伦就会妄施妄为,就会迷信世界上存在着一种人为制定的可以趋吉避凶的善恶规范。人人都去追求这种自作高明的东西,天下皆以美之为美,斯恶矣。这样的行为不仅不会带来吉利,反而会导致灾祸,因为不知常,妄作凶。


      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3-09-29 20:30
      回复
        一个人,生下来就是合于天伦的,怎么后来就不合了呢,这是因为,人在长大的过程中,被妖言惑众的人贩子诱拐了出去,出离了大道。人,怎么才能让人贩子诱拐不了自己呢,老子说,要明白四达。一个人,明白四达了,任何妖妄之说,都不会祸乱他的心神。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这就是明白四达。


        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3-09-29 20:31
        回复
          道家的善,总结下来,可以用三句话来简单概括:知常不妄,明白四达,纯素之守。而实际上,能做到这样的人是很少的。在老子看来,天下之人,已经不可避免的越来越失离于天道,失去天道之善,那么人们又该遵循什么样的善恶规范呢?接下来,我们来讲儒家人道之善。


          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3-09-29 20:32
          回复
            二、儒家,华夷之辨,人伦之善
            荀子说庄子,敝于天而不知人。这句话背后的深意是什么呢,它意味着,华夏文明,从天人相合,走向了天人相离,从天道之治,走向了人道之治。人已经大规模的出离了天道,那么再用天道之理来把他们带回天道秩序中,可能已经不现实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3-09-29 20:32
            回复
              怎么办呢,荀子提出,要以人道治人道,需要搁置天之天,而开人之天。这就是化性起伪。给人们再重造一个天,这个天,就是人间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天子以礼仪治天下,礼仪,便是人道秩序,便是人伦纲常,也就是善恶的判准和锚定


              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3-09-29 20:33
              回复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是不是善的,就看他是不是遵守礼仪。遵守礼仪的,就是善的,就是君子。不遵守礼仪的,就是恶的,就是小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3-09-29 20:33
                回复
                  2025-07-28 12:06: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儒家礼仪的核心是仁义。为什么儒家要推崇仁呢,这是以人伦效仿天伦,所推导出来的。宇宙里,有且只有一个天,那么以人伦效仿天伦,就很容易的可以推理出来,人道之天,也只有一个天,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天地之大德曰生,那么作为人道之天的君主,也应该效法天地,有生生之德


                  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3-09-29 20:34
                  回复
                    天像母亲那样生育并慈爱的养育万物,那么天子也应该像母亲那样,像疼爱自己的孩子那样,疼爱百姓,这就是仁。孟子说,仁者爱人,一句话就把仁的精神说透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3-09-29 20:34
                    回复
                      同时,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命而自均,因为天地从不会偏爱哪一个更多些,也不会偏爱哪一个更少些。儒家以人伦效仿天伦,也把天道之德体现在了人道之德里,认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子应该效法天地那样,让天下为公而不能为偏私,否则就是不道。儒家的天下为公,就是从道家的天道为均推导出来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3-09-29 20:37
                      回复
                        天道下降为人道,天伦下降为人伦,天运下降为礼运。道家天运之玄同,就是天下玄同,万物复归于自然。儒家之礼运之大同,便是要使中国天子统一天下,让地球人都遵守华夏礼仪,最终实现天下为公。


                        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3-09-29 20:38
                        回复
                          有了仁,人伦纲常的礼仪就制定出来了。遵循并捍卫这一套人伦秩序,合于人伦者,为义,不合于人伦者,为不义,不义之人,在儒家看来,便是禽兽不如的人


                          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09-29 20:38
                          回复
                            中国之人,遵守中国之礼仪,为君子;中国之人,不遵守中国之礼仪的,为小人。对于外国之人,孔子认为,他们连天都不尊,连中国天子也不尊,更不懂礼仪,所以孔子认为,这样的人,都是不开化的夷狄。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3-09-29 20:39
                            回复
                              2025-07-28 12:00:49
                              广告
                              不感兴趣
                              开通SVIP免广告
                              荀子说,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二心。诗经里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为什么中国文化里会有这样的思想呢?我们从天无二日就可以把这一切都推导出来。老子说,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万物有不出自于天地的吗,没有,所以没有例外


                              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3-09-29 20: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