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吧 关注:47贴子:301
  • 4回复贴,共1

南怀瑾《庄子》讲记 高士严子陵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和谐


IP属地:江西1楼2010-08-17 10:58回复
    这里特别强调一点,庄子讲入世的“大宗师”的思想,为了说明“是役人之役,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提出东汉时的严子陵来加以发挥。严子陵的少年同学、汉光武刘秀当了皇帝,他不同意也不反对,研究历史就要在这些地方着眼。我们知道,汉光武刘秀的好处比汉高祖刘邦多。伏汉将军马援,开始是反对刘秀的将领,有次因某件事,作为代表来看汉光武;当时汉光武统一了中国,只有山西和四川没有统一。马援与刘秀一见面,两人谈得很投机。马援回到陕西,老板隗嚣问他:刘秀与他的祖先刘邦相比怎么样?马援讲:刘邦豁达大度,气魄很够,人很豪爽。这一点两人不相上下,很难比。不过有几点不同:第一点,刘邦不喜欢读书、喜欢骂人,刘秀喜欢读书、不喜欢骂人,而且学问很好,很有辩才;第二点,刘邦爱喝酒,刘秀不喜欢喝酒。隗嚣说:照你这么讲,刘秀看来比汉高祖还要高明啊。马援本来要讲刘秀比汉高祖还要高明;做人家的部下,只有这么讲。所以马援之所以是马援,多会讲话!了不起!刘秀的好处很多,历代帝王都杀戮功臣,汉高祖就杀戮过很多功臣。但刘秀在一统天下以后,没有杀戮过一个功臣。但是严子陵为什么还有许多不同意他的地方?自有他的道理。严子陵也许是一个在当时局势中,不做第二人想的人物。但是他也深知刘秀不简单,这个位置已属于刘秀的,他就悠游方外,再也不想钻进圈套了。因此他就反披羊裘,垂钓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上。从这里可以看出,严子陵好象得了庄子的秘诀一样,所以他不姓严姓庄,应叫庄子陵。历史就是人生,把历史读通了,我们才懂得怎么做人。不要弄得象现在大学的史学系一样,自己好象比历史还高明,然后去分析历史、批判历史,结果你不是历史,你是书呆子。现在研究历史同我们过去不同,我们过去研究历史,是使自己懂得如何做人做事;现在不然,现在是比历史都还要高。所以研究严子陵,要懂得研究历史的困难。
         刘秀作了皇帝之后,唯独怀念这位同学,下命令在天下查访,希望他来见一面。有人报告,在浙江桐庐的富春江上,有一个反穿皮袍垂钓的人。现在街上最时髦的是把皮袍反过来穿,在汉朝却是很怪的,皮袍应该穿在里面的。古代穿皮袍是有学问的,官人与百姓穿皮袍是有区别的,官人不敢把穿的皮袍露出来,外面要套一层粗布,表示谦虚。虽然是做假,但这假的后面有中国文化,痛恶你奢侈,拿富贵来骄人。但皮袍多贵啊,相当于现在好几千美元,又要用粗布盖住,又要表示里面有皮袍,那就把皮袍边上的毛,露出来一点点。老百姓却不敢这样,皮袍要短一点,盖在里面不能露出来。过去有功名、有地位的人才可以穿长袍,所以读书人有了功名回乡叫绅士。绅,就是衣服前面、后面都快要盖拢脚了。老百姓冬天穿皮袍,不能超过膝盖以下。这都是文化的故事,不讲的话,我们死后你们不知道了,都认为千古以来皮袍是反着穿的,那就不是中国文化了。反穿皮袍这事一上报,汉光武一想,这一定是严子陵。就把他接到京城里,但严子陵还是不愿意做官。汉光武说,你不要以为我当了皇帝,如今见面还是同学,今夜还是像当年同学时一样,睡在一起,好聊聊天。严子陵还是那样坏睡相,腿压在皇帝的肚子上,似乎又目无天子,所以有太史公发现“客星犯帝座”的说法。总算刘秀确有大度,没有强迫他做官,终于放他还山,仍然让他过着悠游自在,乐于江上垂钓的生涯。
         历史上称赞严子陵高的很,但到了清朝有人就说他不高了,有两种相反的论调。因此相传后世有一位上京考功名的秀才,经过严子陵的钓台,就题了一首诗:“君为名利隐,我为名利来;羞见先生面,夜半过钓台。”这真是:“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场”的对比写照。但相反的,后人有对他做极其求全的批评,有人说严子陵一点都不值钱,这些隐士是假的。怎么讲呢?“一袭羊裘便有心,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波茫茫何处寻?”他是说严子陵反穿羊裘去钓鱼,分明是故意沽名钓誉,要等汉光武来找他,因此为求成名的手段。如果真想逃名避世,当时只着一般渔人所穿的蓑衣斗笠去钓鱼,谁又知道富春江上多了一位渔人便是严子陵呢?那么,当皇帝的同学刘秀,岂不是也无办法找到你了吗?因此他批评严子陵是有意弄噱头、求虚名,而非真隐的人物。
    


    IP属地:江西2楼2010-08-17 10:59
    回复
      如果照这种严格的要求隐士、高士、处士的标准来讲,凡是被历史文献所记载,为人世所知的人物,乃至神仙传记或佛门中的高僧,也都是一无是处的。相同的,宋朝的大诗人陆放翁便说过:“志士栖山恨不深,人知已自负初心。不需更说严光辈,直自巢由错到今。”陆放翁对隐士思想推崇得很高。道家的思想,真正要做个高人隐士,是不应该在这个世上的;还要在这十一层楼讲《庄子》,那都是为了赚钱的问题,决不是高士。被一般人知道是隐士就错了,像严子陵一样,都辜负了自己开始的存心,那你们又何必批评严子陵作假呢?巢由是黄帝时代的隐士,尧舜请他当皇帝他不干。像类似这一类的事情还很多。所以,从这些事就可以看出,中国人、中国文化的思想对隐士思想推崇得不得了。这是代表文化精神的一个招牌,甚至于说,我们历史上已经出名的高人隐士,都受文化史的批评。在好的一面讲,这个文化思想是非常特殊的。所以我们要了解,道家思想形成了隐士学派,隐士学派在中国三千年,二十五史上占了非常重要的位置。而他们在国家时势危急时,拨乱反正、救世救人时,就出现了;等到天下一太平,许多人连名都不留就走了。就是合于老子的“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中国文化的另一面。青年同学研究中国文化,对这个问题要密切注意一下。过去一百多年来,所有的著作好象没有提到这一面,甚至于说忽略了它,乃至于不了解它。对于这一段庄子说隐士,我们加了许多的的闲话,做了一个说明。现在再看庄子的申述。
      真人的境界
           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
           上古时代得道的真人,代表我们老祖宗的,够得上称为“大宗师”的人,有了出世的修养成就,然后再做入世的事业,所谓能够救世救人,庄子称他们为真人、至人。这些真人外表的作为,非常讲仁义,为仁义而为之,可以牺牲自我,却不结党、不用私,是天下为公的。所以,做了就做了,不希望你来恭维我,力所当为、义所当为的事,做完了不需要别人知道。庄子这里不提仁只讲义,这个义不是义气,是讲爱人的发挥。儒家孟子解释义:“义者,宜也。”中庸之道,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就是宜。举例来讲,火烧起来了,我赶快挑水灭火,水不够再去挑;万一挑累了就算了,听其天命,反正我尽力了,这就是“宜”,做到恰到好处就算了。墨子对义的解释带一点侠气:“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义也。”“天下有难,摩顶放踵,以利天下”,自己牺牲了在所不惜,这是墨家的思想。庄子这里讲的“义”是近于墨家的义,不是儒家的义。“若不足而不承;”得了道的人作人处世,永远没有自满,觉得自己好象永远不够。“而不承”,不接受什么,也不想什么东西属于自己,只有拿出来的。中国历史上,很多道家的人物出来因应时势,拨乱反正以后,“功成、名遂、身退”,一个个都溜走了。为什么呢?他们都很谦虚:“我德性不够啊,天下国家你搞就好了嘛。”是永远都不满足自己的。
           “与乎其觚而不坚也,”道家做人都是内方外圆的,虽然对人都很和蔼,无可无不可,但是他没有成见,不坚持自己的意见。所以才能“张乎其虚而不华也”,像花一样张开,自己内在空空洞洞,无主观、无成见,没有虚华,不宣传,永远是虚怀若谷。这是做人的态度。
           邴邴乎其似喜乎,崔乎其不得已乎!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厉乎其似世乎!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
           真人对于人生是乐观的。“崔乎”就是巍巍、高大之意,他虽然站在最高的位置,也有很高的成就,但不是为欲望驱使去做的,是为了天下,“不得已而为之”,是“不得已”去做的。真人虽然对社会贡献了一切,态度是理所当然的。没有一点觉得,我帮助了你,你要谢谢我,没有这回事。“与乎止我德也;”“与”就是同你共同做了事,到了相当的程度就停止了,因为不能再帮助下去了。在历史上有许多了不起的人,因为不懂这个原理,最后都杀头抄家了。为什么?因为功高震主。功劳太大、道德太高、学问太好,到某个时候赶快要溜,不溜不行。道家的人到了某个阶段就走了,恰到好处。天下事不能圆的,太满了要爆的。
      


      IP属地:江西3楼2010-08-17 11:00
      回复

             “厉乎其似世乎,”他处世的态度很庄严、很庄重,一切的做法作为很严厉。“似世乎”,跟着一般世俗的走。他不是为自己,是为了世俗的需要而这样做。得道的人处世,还远不止有这样的修养,每个条件他都具备。“敖乎其未可制也;”“敖”等于是很傲慢。傲慢到什么程度呢?你看不出傲慢,是绝对的谦虚。在傲慢与谦虚之间到什么程度呢?“天子不能臣,诸侯不能友”,所以永远不出来,永远不担任任何名义的。“其未可制也”,他不属于哪一个范围。
             “连乎其似好闭也,”虽然如此,他做人处处有一个范围。表面上看起来很固执,其实不是固执。一个人为人处世自己没有一个范围,超过了一个范围,结果当然是非常不好。因此得了道的人,他自然懂得人生、懂得处世。“悗乎忘其言也。”形容他是个个佩服、信仰,也忘记了他的语言,因为他的理论已经深入人心,大家已经作到了。因此道家的人既不著书又不立说,等于佛说“不可说不可说”,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过,庄子写了那么多,老子也写了五千言;看来似乎只有释迦牟尼佛高明一点,自己没有动手写过一个字,都是弟子们写的。老子、庄子都逃不了责任,白居易就笑老子:“言者不知知者默,此语吾闻于老君;若言老君是知者,如何自著五千文。”
             在讲下一段之前,先提一个历史的经验与理论。中国历史上光辉的时代,在汉代的“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这三者在文治武功上都了不起,值得钦佩。宋、元、明都没有什么值得特别可提的。但是在这些光辉的时代,起真正指导作用的是道家思想,尤其是老庄。所谓“文景时代,好用黄老”,是用黄老思想来做政治的指导。那么在中国这三五千年的历史中,究竟是哪一家的思想做指导,使天下得太平、时代起光辉的呢?这个问题不是研究过去的历史,而是二十一世纪的历史要我们如何开展,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问题。青年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不要因为读《庄子》而研究古书,这个古书何必研究它呢?所谓“温故而知新”,我们要知道未来,这是一个思想上的启发,非常重要!我们向青年同学们提出历史上一个非常关键之处,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有两点。第一点,刚才讲的“文景之治”,在文化哲学史上都是讲以黄老、以道家思想作政治思想的主题。实际上不是这样,是八个字:“内用黄老,外示儒术”。黄老是放到口袋里用的,外面标榜的招牌是孔孟的儒家思想。这八个字就是我们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历史上的大秘密。那么它的重点在哪里?我们要知道一个传统,在中国过去当皇帝比现在困难呦,一辈子好坏,最后给你一个谥号做定评。如历史上的好皇帝,谥号“宣”的没有几个,如周宣王、汉宣帝、唐宣帝、明宣帝只有几个,凡是死后谥号是“宣帝”、“文帝”的,都了不起。当然不希望将来再有如“献帝”,把国家都献了给人家的;“哀帝”那就太悲哀了,值得哭得;“殇帝”,短命死了的。所以一看帝王的谥号,就知道那个时代了,这是读中国历史要懂的。
             上一次讲到,《大宗师》提出来,得道的人“内圣之学”证得了,就是所谓的真人。上面描述“真人”修养的境界和成就,下面描述“真人”内圣之后,是否入世起用?换句话说,得道以后是否要修道?这个修道就是道的用,也就是入世的关系。
        


        IP属地:江西4楼2010-08-17 11:00
        回复

          丙吉问牛
               过了两三年,汉宣帝忍不住了,就把丙吉提起来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这时丙吉已经很老了,丙吉也不喜欢,你让我当宰相就当宰相吧。有个副宰相叫肖望之,才气很高、很精明,他看不起丙吉的老老实实,有些政事就自己作主。丙吉对政事都不管,既然你想抓权,就让你抓权嘛。丙吉有一天到中央开会,街上有人打架打死人了,他看了看就走了;但看见一位老伯牵了一头老牛,当时是夏天,老牛呼吸困难直喘气,丙吉就停下来问牵牛人,多久没有下雨了?气象怎么样?有人就奇怪了,为何见到人死了不问,却关心牛。丙吉讲,人死了是大事,会有人管的;牛有病了,一般人不会注意这种小事的。其实牛是顺应阴阳的,因为不下雨,牛受不了直喘气,丙吉就估计到今年农作物的收成了,就了解到国家大事了。在农业社会中,粮食是最重要的,丙吉由牛的问题判断到气象,由气象联想到全国粮食收成,想到了老百姓的前途命运。这就是“丙吉问牛”。这其中的道理,一方面可以说,丙吉明大体,管理国家大政,小事有专人管;另一方面,副宰相爱管事,就让他去管吧,何必两人争权呢?自己年纪也大了,只要把自己培养的皇帝辅佐好,就行了。这就是丙吉的高明之处,所以丙吉不是糊涂,是第一等高明人。在太平盛世,做人做到如此,才是庄子所谓道家。由丙吉人生的故事,我们知道,第一,作了好事一生不言恩,这是做人的难处,第二,丙吉同宋朝的宰相吕端一样,中国有一个名对子,“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一个人聪明绝顶,对小事的地方假装糊涂,是第一等聪明人。吕端是真糊涂吗?当时是天下太平,他乐得当个太平宰相而已,丙吉也是这样。丙吉个人的修养,其它的长处应该很多,据我的看法是如此。但历史上对他个人的好处记载并不多,我们只看到有个“丙吉问牛”,他始终是一个很平白的人,都看不出他道德的好,可见他的道德更高。大家如果对历史不深入研究,是读不懂的。所以我经常说,历史上汉朝有一个丙吉,五代有一个冯道,都是菩萨中人。拿王安石的话讲,都是“如来”再来,佛的化身。
          王霸杂用
               但是汉宣帝对自己与许皇后所生的太子,很不满意,觉得太子太老实了,道德是好,但气派不够,几次想把太子废掉。汉宣帝一想到废太子,就想到那把故剑、就想到许皇后,患难之妻又死得不明不白,就不忍废太子,这就是后来的汉元帝。我们讲《庄子》为什么讲这个故事呢?汉宣帝的太子、后来的汉元帝就喜欢研究儒学,他对父亲在政治上的做法很有意见,就对父亲讲,管理国家是不是可以放宽一点?能不能多用一点讲仁义道德的读书人?汉宣帝听了大发脾气,骂儿子不懂事,将来当了皇帝怎么能治理好天下国家。但他这一发脾气,却把历代帝王政治上的秘密都揭穿了,他答复儿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就是儒家、道家、法家杂用,王道与霸道并举,决不偏向哪一方的思想,如果有偏向,天下事就做不通了。古代帝王制度,在家族立场上是父子、夫妻,在公事立场上是君臣,那是很严重的事了。所以汉宣帝非常不高兴,看见儿子出去以后直皱眉头,说:汉家天下,将来在他手里就会下去了。这话果然也不错。在中国文化思想上,儒家拼命讲王道,也是走不通的,也就是孔子讲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刑。”实际上,历代帝王所用的秘诀,大原则、大政治思想就是《庄子》这一段。这是了解中国文化,中国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的关键。这些秘密,帝王们尽管用,可用不可讲,讲了就不能当帝王,只能当教书匠了。
               《大宗师》这一段,有两方面作用,一是用于个人修养修道,一方面用于做人处事。这就是“大宗师”可以入世、可以出世,不限于入世也不限于出世。只有得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为他是身入世而心解脱。人如果不得道,就做不了自己生命的主宰,就会被外界环境、物理世界所支配。得道的人能支配自己的生命,才有资格入世,成大功、立大业。不过成功以后,都是走的老子的路线:“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这是道家的思想,一切成功不必在我,帮助别人成功后,自己偷偷溜走了。
               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
               庄子的文字很优美的。这一段说明世界上的事都有正反两方面,有喜欢的一面,就有不喜欢的一面,没有办法两全其美。那么,这两方面就各有一个偏见,这个偏见的产生就多了起来。庄子提出真正的“一”,事实上,如果分析起来、演绎起来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面是“与天为徒”,“天”指天道,不是代表宗教性的天,也不是自然科学的天;“徒”不是做徒弟,是指像做朋友合在一起一样与天道相合。
          


          IP属地:江西9楼2010-08-17 11:0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