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霍光粉:宣帝对霍光太残忍,连个孩子都不给霍光留。居然一下子杀了数千家无辜人。
我:
其一:武帝也不遑多让,巫蛊案截止逼反太子之前,武帝就已经让江充在长安城杀了数万无辜百姓,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辜。
其二:宣帝杀的这些人都是跟随霍光家族造反的人,根本算不上无辜。相反,宣帝一开始选择了豁免大部分霍光党羽,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杀足数千家霍光党羽。结果换来了河东霍征史纠集霍光余党造反等,霍光党林林总总的反扑才够上了数千家的诛杀量,怪不得宣帝。
其三:霍光自己在昭帝时滥杀反对派,也没有留过任何情面,连想按照法律赦免几个外围涉案者的九卿,都被霍光无情诛杀,刻薄寡恩、杀友求荣,都被霍光玩明白了。
【上官桀、桑弘羊同为武帝指定的辅政大臣,霍光也没想过给他们留后代祭祀】。
延年本大将军霍光吏,首发大奸,有忠节,由是擢为太仆、右曹、给事中。光持刑罚严,延年辅之以宽。治燕王狱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子迁亡,过父故吏侯史吴。后迁捕得,伏法。会赦,侯史吴自出系狱,廷尉王平与少府徐仁杂治反事,皆以为桑迁坐父谋反而侯史吴臧之,非匿反者,乃匿为随者也。即以赦令除吴罪。后侍御史治实,以桑迁通经术,知父谋反而不谏争,与反者身无异;侯史吴故三百石吏,首匿迁,不与庶人匿随从者等,吴不得赦。奏请复治,劾廷尉、少府纵反者。少府徐仁即丞相车千秋女婿也,故千秋数为侯史吴言。恐光不听,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会公车门,议问吴法。议者知大将军指,皆执吴为不道。明日,千秋封上众议,光于是以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外内异言,遂下延尉平、少府仁狱。朝廷皆恐丞相坐之。延年乃奏记光争,以为“吏纵罪人,有常法,今更诋吴为不道,恐于法深。又丞相素无所守持,而为好言于下,尽其素行也。至擅召中二千石,甚无状。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间者民颇言狱深,吏为峻诋,今丞相所议,又狱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众心。群下讙哗,庶人私议,流言四布,延年窃重将军失此名于天下也!”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论弃市——《汉书.杜周传》。
好歹宣帝没有处死那些希望依照赦令赦免藏匿霍光党羽的人的官员吧;好歹宣帝不会因为霍光党羽的故吏出于报恩而藏匿对方被发现之后,将藏匿的故吏也不顾赦令杀掉吧,哪怕按照法律——藏匿的故吏可以得到赦免也在所不惜。合着霍光的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完全是在钓鱼执法吧。
宣帝还特意在准备处理霍光家族谋反案前夕下诏书废除首匿法,就是不想自己赦免外围的信誉也被当成钓鱼执法。
霍光家族案发不久,宣帝又下诏:“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称。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饥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其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于是许多本应该在监狱里死掉而不用被统计的霍光党羽,便得以活到上刑场被处死,又或者被诏书要求统计进了被杀名单。于是数千家出现的原因之一又有了。
我:
其一:武帝也不遑多让,巫蛊案截止逼反太子之前,武帝就已经让江充在长安城杀了数万无辜百姓,这些人才是真正的无辜。
其二:宣帝杀的这些人都是跟随霍光家族造反的人,根本算不上无辜。相反,宣帝一开始选择了豁免大部分霍光党羽,所以一开始并没有杀足数千家霍光党羽。结果换来了河东霍征史纠集霍光余党造反等,霍光党林林总总的反扑才够上了数千家的诛杀量,怪不得宣帝。
其三:霍光自己在昭帝时滥杀反对派,也没有留过任何情面,连想按照法律赦免几个外围涉案者的九卿,都被霍光无情诛杀,刻薄寡恩、杀友求荣,都被霍光玩明白了。
【上官桀、桑弘羊同为武帝指定的辅政大臣,霍光也没想过给他们留后代祭祀】。
延年本大将军霍光吏,首发大奸,有忠节,由是擢为太仆、右曹、给事中。光持刑罚严,延年辅之以宽。治燕王狱时,御史大夫桑弘羊子迁亡,过父故吏侯史吴。后迁捕得,伏法。会赦,侯史吴自出系狱,廷尉王平与少府徐仁杂治反事,皆以为桑迁坐父谋反而侯史吴臧之,非匿反者,乃匿为随者也。即以赦令除吴罪。后侍御史治实,以桑迁通经术,知父谋反而不谏争,与反者身无异;侯史吴故三百石吏,首匿迁,不与庶人匿随从者等,吴不得赦。奏请复治,劾廷尉、少府纵反者。少府徐仁即丞相车千秋女婿也,故千秋数为侯史吴言。恐光不听,千秋即召中二千石、博士会公车门,议问吴法。议者知大将军指,皆执吴为不道。明日,千秋封上众议,光于是以千秋擅召中二千石以下,外内异言,遂下延尉平、少府仁狱。朝廷皆恐丞相坐之。延年乃奏记光争,以为“吏纵罪人,有常法,今更诋吴为不道,恐于法深。又丞相素无所守持,而为好言于下,尽其素行也。至擅召中二千石,甚无状。延年愚,以为丞相久故,及先帝用事,非有大故,不可弃也。间者民颇言狱深,吏为峻诋,今丞相所议,又狱事也,如是以及丞相,恐不合众心。群下讙哗,庶人私议,流言四布,延年窃重将军失此名于天下也!”光以廷尉、少府弄法轻重,皆论弃市——《汉书.杜周传》。
好歹宣帝没有处死那些希望依照赦令赦免藏匿霍光党羽的人的官员吧;好歹宣帝不会因为霍光党羽的故吏出于报恩而藏匿对方被发现之后,将藏匿的故吏也不顾赦令杀掉吧,哪怕按照法律——藏匿的故吏可以得到赦免也在所不惜。合着霍光的其吏为“桀等所诖误,未发觉在吏者,除其罪”完全是在钓鱼执法吧。
宣帝还特意在准备处理霍光家族谋反案前夕下诏书废除首匿法,就是不想自己赦免外围的信誉也被当成钓鱼执法。
霍光家族案发不久,宣帝又下诏:“令甲,死者不可生,刑者不可息。此先帝之所重,而吏未称。今系者或以掠辜若饥寒瘐死狱中,何用心逆人道也!朕甚痛之。其令郡国岁上系囚以掠笞若瘐死者所坐名、县、爵、里,丞相、御史课殿最以闻。”
估计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于是许多本应该在监狱里死掉而不用被统计的霍光党羽,便得以活到上刑场被处死,又或者被诏书要求统计进了被杀名单。于是数千家出现的原因之一又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