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吧 关注:17,574贴子:181,924

回复:探春成长之路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然后就是众人皆知的部门经理(平儿)开完大会(在临时CEO贾探春处被接连怼)回部门开小会(出门传饭时警告那些婆子门不要作妖,当心被修理)的故事。平儿真心实意地帮助探春树立威信(宝钗:我才是太太的心头好)众人也因吴新登家的被羞得满脸通红,探春就算仪态全无也不给赵姨娘添钱等诸事领教了青年未出阁小姐的厉害。正巧宝玉屋里的秋纹来问工资何时下发的小事,被平儿拦了下来。作者虽然未写探春如何拿宝玉作禁筏子的,但从平儿经常叮嘱袭人和宝玉对黛玉的吐槽来看,怡红院这段时间也不怎么好过。需要上头(探春)盖戳生效的那些要人要钱的事全被PASS掉了。
探春:凡爷们儿BALA BALA BALA。
宝玉:我……
探春:你也是爷们儿。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9楼2023-10-20 13:17
回复
    宝钗饭至,平儿又进来服侍。宝钗面南,探春面西,李纨面东……宝钗还真不把自己当客人。
    大家吃了饭,宝钗还杵在那。探春内心OS:你这么喜欢跟我们在一起,那就把你拉上跟我们一起搞一票大的。反正事后大家一起同意的,王夫人也说不出什么来。→_→然后宝钗就被探春等人架着参与了大观园改革。当然,探春的官方说法是:“我有一件大事,早要和你奶奶商议,如今可巧想起来。你吃了饭快来。宝姑娘也在这里,咱们四个人商议了,再细细问你奶奶可行可止。”而且是对平儿说的,意思是只要凤姐同意了,这事就行。宝姑娘也在这里——这里刚好有个垫背的。宝玉啊,跟你老妹学着点,看看人家对王夫人派来的监工是怎么操作的。五十六回以后议事厅可就没有宝钗什么事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0楼2023-10-20 14:46
    回复
      这些媳妇们都悄悄的议论说:“大家省事罢,别安着没良心的主意。连吴大娘才都讨了没意思,咱们又是什么有脸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3-10-21 07:47
      回复
        平儿回去复命,凤姐很诧异:就叫你去传一句话,怎么去了辣么久。凤姐因问为何去了这一日,平儿将议事厅的见闻讲给凤姐听。
        凤姐儿笑道:“好,好,好,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只可惜他命薄,没托生在太太肚里。”
        亏得她没托生在太太肚里,不然又是一个贾元春。贾元春那些骚操作,说几天几夜也说不完呢。光看那些太监经常去国公府打秋风就知道贾元春干的都是些什么破事了,估计连赵姨娘都不如。赵姨娘再怎样还给贾政生了俩孩纸,政老爷每日歇息都会找赵姨娘伺候。贾元春这个国公府嫡长女入宫做的贵妃娘娘得混成怎样才让宫里的奴才们趾高气昂地进国公府打秋风啊。按探春的猫狗论,贾元春在宫里的日子连猫狗都不如,猫狗都能踩她几脚。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3-10-21 07:56
        回复
          又插一个题外话,这是作者写盐科林老爷教女的故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因探花林老爷将黛玉假充养子,所以黛玉才情,红楼书中无出其右。
          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凤姐的杀伐决断,红楼书中亦无出其右。
          →_→如果群钗之中有人综合黛凤二人的才情与杀伐决断,是不是可以推论她也是府里假充男儿教养。并且贾府男子家学里那教书先生水平并不咋滴,按当时社会风俗,给女孩纸们请的私塾先生并不会比教男孩纸们的要强。所以作者多次强调迎惜二人懒于做湿。但是某只的做湿兴致勃勃,曾广发英雄贴。给宝玉发的请帖一句一典,连感冒都能整个采薪之患。洒家手里没个搜索引擎没法读。重点是她给每个人都发过英雄贴,里面的内容铁定都不一样。因为宝玉收到那封英雄贴写了自己生病,宝玉前去探望,又派人送荔枝,送颜公真迹……其他人应该会有别的举动……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3楼2023-10-21 22:31
          回复
            既然当儿子养,首先就要培养她男儿志向,其次会给她男儿的自由。最后会培养男儿的能力。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7楼2023-10-22 17:28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8楼2023-10-22 17:42
              回复
                接上,王熙凤BALA BALA BALA地把自家小辈们和亲戚们都点了一遍,发现这个家,只有探春能堪大用。再给平儿定调:“如今他既有这主意,正该和他协同,大家做个膀臂,我也不孤不独了。”三姑娘说怎么做,平儿怎么执行就对了。别跟其他人(主要是宝钗)整那些有的没的。李纨那边不知道,反正探春主攻,平儿打好辅助就行了。平儿的执行力超强的,又是宝钗的天敌,单单平儿一个就够宝钗喝上一壶了。宝姐姐天天变着法地贬谪凤姐,搁哪都称呼凤姐为凤丫头,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比凤姐大呢。结果跟凤姐的交手机会都没有。就像鹰酱想在东北亚跟兔子干,结果跟它中门对狙的是北棒……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9楼2023-10-22 18:10
                回复
                  五十五回应该算得上是给探春单独立传的一回,刻画出了一个坚刚不可夺其志的贾探春。紧接着贾探春三试平儿,因为凤姐派平儿来传话,或许有与探春合作之意,也或许想摇控指挥议事厅的运作。如果想合作,就拿出态度,奉探春为主。想摇控指挥,就可劲儿分辨,如果这样,哪凉快哪呆去。平儿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帮忙洗脸,传饭,训斥不听话的婆子们,忙得不亦乐乎。当探春说出某某项目浪费钱财时也不替凤姐分辩,只说凤姐也想到了,但是因为某某原因,所以没办成。探凤合作的桥梁算是搭成了。五十六回自然是要搞一票大的了,没见著名的对方辩手薛宝钗已经就位了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3楼2023-10-24 13:11
                  回复
                    因为五十六回非常重要,作者借探钗二人让两种儒家思想的激烈交锋和碰撞。所以先普及一下儒学的发展,总结一下就是越发越奴性。
                    孔孟二圣的儒家学说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很不受待见,因为孔子认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大家都要恪守自己的职责,君王要有君王的样子,臣子要有臣子的样子,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在当时那些以窃国为生的诸侯看来,简直就是大逆不道。远不如法家兵家纵横家来得实惠。
                    秦朝因为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家,没几年就GG了。刘邦一看,这还了得,法家就在名义是凉凉了。到了刘野猪之时,儒生为了迎合圣意,就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改为了三纲五常,臭名昭著的三纲由此开始。
                    到了明清时期,儒家更是发展到了遗臭万年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起于两宋,说存天理灭人欲。原本是用来约束君王和五品以上的士大夫的。但是宽以律己,严以律人是人所共性。因为孟子提出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亲,朱八八把他吃冷猪肉的福利都给他扣了。可以想见,程朱理学到了明清统治者手里发展成了什么样子,那是妥妥滴灭绝人性。红楼梦成书之时正是程朱理学灭绝人性集大成之时。作者可没少借宝玉之口可劲骂程朱理学。但是宝玉那厮,仅是嘴炮打得飞起,仅此而矣。真要在实际操作上把程朱理学摁在地板上反复摩擦的,还得我家三姑娘亲自出马。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4楼2023-10-25 08:47
                    回复
                      又四书中的大学讲“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达到完善的理解。
                      诚意:使其意念发于精诚,不欺人,也不自欺。
                      正心:使人心归向于正;公正无私之心。
                      作者对只考四书的科举很不屑,认为就这?那些人只读四书就可以治国平天下了?他们连格物致知都做不到,怎么能用那些人去治国平天下,不是闹着玩吗?看看贾琏贾蓉,直接拿钱捐个官就行了。看看凤姐,还要找个私人秘书登帐点名查书的人,一封信递出去就收三千两银子回来。那些读书人如贾雨村那样的,看看他判的是什么案子……或是只有林老爷能真正达到治国的高度,但是…老婆死了就开启托孤模式,再提到姑苏林老爷的时候,已经病重挂掉了,而那些像贾雨村那样的人渣却官运亨通,做到了大司马。真是一个“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的社会。正是如此,作者才让贾宝玉疯狂输出,大骂国贼禄鬼。才建立世外桃源的大观园,让那些干净美好的事物不至于过早被浊世污染破坏掉。
                      居住在大观园的公子小姐们人均学霸,格物只是起步,有人甚至已经达到了修身齐家。如果不是女儿身被锁了上限,或能治国平天下。这正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虽然作者在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时说的这句话但是齐家先修身,凤姐被PASS掉了。洒家知道这个挺戳肺管子的,但是呢,凤姐因为没啥文化,她的权力来源又是依附于贾母王夫人,导致她只能是一个优秀的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战术和战略的区别在于战术出了问题还可以找补回来。战略失败就是大方向失败,除了改弦更张,不然会死得很难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5楼2023-10-25 12:54
                      回复
                        如果将儒家八目格物……平天下看作修为的八重。贾氏宗祖贾源贾演已经修到了第八重:平天下。林如海修到了第七重:治国。贾探春因为性别锁了上限,所以修到第六重齐家。修到第五重的是贾政和林黛玉,贾宝玉修到第三重诚意。薛宝钗和贾雨村都在第一重:格物。前四重是可以任意选择修行的。比如平儿虽然没有格物致知,但诚意正心是有的。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6楼2023-10-25 14:24
                        回复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道理,达到完善的理解是儒家树立三观的过程,如果这个过程歪了会产生出PUA达人。比如曾氏哲学(国藩)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红楼梦中薛宝钗强力开脱王夫人(金钏跳井),平儿被混双后劝平儿的那些话……感觉薛宝钗就是行走的PUA。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7楼2023-10-25 17:49
                          回复
                            虽然洒家日常埋汰宝二呆那个文死谏,武死战的谬论。但是真正按照宝二呆那番谬论来行事的,大观园诸人中仅薛宝钗一人。平儿作为凤姐的陪房丫头,贾琏的通房丫头,按古人的话来讲,琏凤二人是菌,平儿是臣。那日平儿被混双了一回,宝玉想着“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犹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因此,他见平儿无故被混双时替琏凤二人赔不是,又亲自替平儿理妆。
                            反观宝钗“你是个明白人,素日凤丫头何等待你,今儿不过他多吃一口酒。他可不拿你出气,难道倒拿别人出气不成?别人又笑话他吃醉了。你只管这会子委曲,素日你的好处,岂不都是假的了?”
                            平儿被无故受打时,拉她进园子抚慰的人是李纨,贾母让琥珀传话,叫凤姐明日给平儿陪不是,而且第二日,琏凤二人均亲自向平儿赔不是。按宝钗的说法,你爷你奶奶打你是看得起你,你当叩谢才是。哪有什么不是可赔。我还真巴不得以后贾政夫妇和宝玉对她进行混三,然后宝姐姐再挨个叩谢混三之恩。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8楼2023-10-26 08:42
                            回复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0楼2023-10-26 14:4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