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安是冠军吧 关注:24,086贴子:940,378
  • 20回复贴,共1

昨天看了武汉三镇对浦和红钻的比赛,提一下日本球队中路的推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本球队包括浦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纵向传球推进的时候,接球队员基本不持球,都是一脚直接向侧面拨,而侧面总是有个队友正好站在空当里或跑向这个空当,等待这一脚横拨。这个特点非常明显,说明他们长期就是这么训练推进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不需要中间接应直传的球员吭哧吭哧在密集区背身护球,同时一脚出有突然性,而且两边的空当范围很大,不确定传球路线的话不好防守,传出去后,接球球员往往可以无贴身防守直接在30米区正面发起进攻,选择很多。
国安的比赛里就很少看见这种推进到前场的配合方式,都是直传给前腰或前锋,然后背身护球、强行摆脱,被贴身防得难受得很,没丢球也是再回敲为主,想把球传上去不是分到边上生突硬干,就得靠后场大脚长传了。而日本球队这种配合几乎熟练到条件反射的地步,只要直传,中间就是不停球轻轻一下向侧面横拨,然后一定有一个球员站在侧面的空当里或马上要跑到这个空当里。也就是这种推进必然是至少3个人参与的配合,这就让这种推进显得轻松愉快,防守球员很难抑制。类似的配合也出现在场上很多其它的区域,往往是多人参与的,这是国安跟日本球队差距比较大的地方。最近看了几场日本球队的比赛,他们这种配合方式给我留下比较深的印象。希望国安也能具备这种能力。


IP属地:北京1楼2023-09-21 17:25回复
    没办法,战术意识也要从小培养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9-21 19:37
    收起回复
      2025-07-19 23:24:56
      广告
      现在看国安比赛,都觉得国安中场球员能力欠缺一些,想追求控球,但球上不去,所以总是在后腰和后卫之间来回传来传去,所谓的后场无效控球。即使中场控制住了,中路中场球员有更多机会面向前处理球,如果张稀哲不在场上,其他人也很难通过纵向的直传球把球送到前场球员脚下,所以需要学学日本球队这种三人配合中距离直传推进的方式。昨天亚冠浦和就是大量用这种方式,很轻松地把球送到禁区前球员脚下,武汉想一对一盯人都防不住,第二接应球员提前启动就领先防守球员身位了,如果防守球员注意力全在球上,甚至都注意不到第二接应球员跑向空当。而他快到位时,球传出来,第一接球人不停球直接横拨到空位,马上就形成很大威胁。武汉队在领先后全体回收死守,半场密集得很,但浦和这种向上直传的三人配合很轻松就把球打到禁区前日本球员脚下,在武汉禁区附近反复转来转去,搞得武汉队一直高度紧张,最终被扳平。


      IP属地:北京3楼2023-09-21 20:37
      回复
        昨天浦和也一直在高位逼抢,主流联赛高位逼抢已成常态,几个人之间快速的磳拨一脚出球日本球队这方面打得很熟练,相对而言国安在这方面还是有不少问题的,经常在对方逼抢面前出现失误或者盲目出球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21 21:12
        回复
          J联赛球队现在还处于打套路的阶段。所谓打套路就是临场比赛时,球员根据场上瞬息万变的动态,临时起意发起的小范围传跑配合。基础套路可以说是现代足球衡量职业球员职业程度的标杆,日本足球过去通过下沉很多年的金字塔发展方式,收获的回报就是现在整个日本足球环境下,本土球员整体职业水平提升到的高度。日本球员的足球基本功和对于足球理解,已经发展到了很成熟的阶段,在不考虑竞技强度高度的纵向对比情况下,横向对比日本本土足球体系,已经和欧洲接轨。PS:球员实力多高 和 球员对足球的理解有多深,这是两件平行不冲突的层面。
          一般实际踢比赛的时候,基础套路熟练的好处是,比赛中球员可以根据场上形势自行完成判断和决策。不会因为临场比赛形势和赛前预估不同,导致自己场上发懵。同时,因为一支地方俱乐部球队的人员结构,一定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所以当基础套路和对足球的理解整体都达到一定高度,这支球队就会很容易踢出体系,至于说体系锐度,那主要靠球员个人实力才带动集体来提高。一支球队的基础套路熟练,就可以无形中弥补一部分替补和主力参差不齐的情况。而如果只练习基础套路,还是有弊端。坏处就是对于每个位置球员的人选相对轮廓清晰具体,对于人选有固定要求,某个关键位置换了人选,整体套路的熟练度和实施效果会直接打折扣。
          所以现代足球这项职业运动发展到今天,存在技战术一说。技战术值得就是球队要树立的发展方向和宗旨,没有具体的轮廓,但所有的一切都是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去努力实现。比如说过去的全攻全守和442两翼齐飞,这些都是技战术方式,没有真正具体的套路,球场上11个人通过相同的技战术策略、纪律、执行力,再结合常规基础套路去实现技战术目的。像2010年以后的所谓传控足球,其实是指的技战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既不是技战术本身,也不是基础套路,荼毒中国足球大环境和部分欧洲第三足球地区很多年。
          国安现在通过这么多年 “自残”的管理运作行为,人员结构趋于退市企业的管理层。本土球员因为大环境导致基本功下降到了很低的水准,同时对于足球理论的理解也因为各种不同高度和维度足球概念的穿插,混乱到了无法缕清的程度。现在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时间能给国安慢慢梳理,毕竟中超大环境已经糟糕的随时都有可能有球队撑不住。
          国安的球员现在要恢复自己作为职业球员的自信,要努力表现出职业球员职业的一面。边路套边传中能完成打门,或者中路打肋部完成第三人后插上,再或者局部快速二打一完成撕扯空间,如果国安能把最简单的基础套路真正踢熟练,那么赛季末很大概率可以进亚冠,毕竟多个位置具备个体实力相对突出的球员。这里有个建议,就是简单的事情不一定能简单的做出来,靠说我想国安的球员都能对比赛套路说出个一二三,但靠嘴说没用,一切全看实际表现。这不仅是作为球员,作为有个普通人,为人处事也是要靠实际表现才能说服别人。
          另外是关于拾起过去帕切科带来的技术流足球,这方面对于当下的国安来说其实可以发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先重新把职业足球比赛职业的一面表现出来,主动的表现出来。这样俱乐部和主教练也会看到信心的球员的积极性。第二个阶段是把技术流足球精细化。日本J1联赛本土球员,现在大概有70%可以在无主教练情况下随机完成中路渗透和边中结合,而且完成度很高,不是随机灵光一现耍出来的内种。这个是因为中路渗透和边中结合就是基础套路,日本球员现在对基础的东西吃的很透掌握的扎实。国安球员现在并不扎实,也吃的不透。通过简单传跑的连贯性就能看出来,这个需要主动性、勇敢地、积极的去尝试,不要珍惜体能,不要畏惧尝试。在发现自己能熟练踢出基础套路的情况下,再进行第二阶段的精细化,辅助技战术层面的东西。


          IP属地:北京5楼2023-09-21 22:43
          回复
            想起了多年前大学里踢球,各个班夏季标题,有一个班突然在场上喊:三角短传,三角短传,那球没几下就导到对方门前了。
            有意识地打配合和野鸡闷头钻是两个足球。


            IP属地:北京6楼2023-09-22 17:39
            回复
              也可能是错觉,我觉得上一场踢杭州就有点往这个思路上靠


              IP属地:陕西7楼2023-09-22 18:41
              回复
                如果三镇5加1外援在场上,比分会怎么样了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9-22 20:54
                回复
                  2025-07-19 23:18:56
                  广告
                  你说的随便一横拨,就有人需要几个条件:
                  其中,国安不可能有的条件;
                  1/意识的一致性;
                  2/体力的一致性。
                  另外,日本球员的这种打法,也是球员同质化的一种因地制宜。
                  我们也可以打出随便一拨的配合,但基本上是围攻后的落阵地;推进中这样打基本上超纲了。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10-26 00:15
                  回复
                    国内球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持球的时候,很少有人会主动跑空位去接应。
                    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持球球员很难及时的把球分到空位,跑位接应的球员会消耗大量的体力无功而返。另一个是队员跑位接应,如果球传不出来被断掉,则接应球员会丢失防守位置容易被打反击。
                    这个意识和从小的持球训练以及习惯养成有关系。
                    不过好的一点是,现在的年轻球员,包括国安青训的小球员,甚至一些社会俱乐部的青训教练,特别是外教,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训练年轻球员,传出球以后不要站在原地看戏,要第一时间往空位接应点跑位。
                    疫情最后一年,国安大量使用青年球员的时候,已经很明显的看到,国安的小球员的踢球习惯是,传完球以后很少有人站在原地,而是传-跑-接-再传-再跑-再接这样一个套路。传完就跑接应位置。和那些年长球员的踢球习惯明显不同。
                    所以这是个好现象。不是说想打这种套路就能打,这个需要从小训练养成球员的习惯。这么踢球的球员多了,套路自然就会打出来。
                    结果又回到我一贯的观点,青训不要由那些退役球员和体育老师来带,他们自己的踢球习惯和方法就有问题。需要外教或者经过严格训练秉承国外青训大纲的专业训练员来带,按正确的方法养成小球员的踢球习惯。


                    IP属地:北京11楼2023-10-31 18:41
                    回复
                      如老肖所说,这球不就是这么发起的么


                      IP属地:北京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3-11-29 2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