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书说到重农学派认为价值是由生物过程创造的,工业不创造价值,因为1平方米牛皮只能生产1平方米的衣服、裤子、或者鞋子,1斤米只能煮1斤米的饭。种子和牛就不一样,一粒种子可以种出千千万万的种子,一头母牛可以生出10头、百头牛。种子和牛不仅能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还能生产出远远超越自身价值的价值,这个价值有人把它叫“剩余价值”。
资本可以分为生物资本和非生物资本,生物资本能创造价值,非生物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劳动价值论是典型的生物资本创造价值论,劳动力属于生物资本创造价值,机器设备属于非生物资本,转移价值。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性,人的生物属性是使用价值的来源,人的社会属性是非使用价值的来源。人是价值的来源,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重农学派认为农业创造价值,因为农业使用的是生物资本。农业的养殖、种植都是生物过程,种棉花、花生、水稻是生物过程,一颗棉花种子、花生、水稻不仅能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还能生产远远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这个价值叫“剩余价值”,无论有没有资本家,棉花种子、花生、水稻都能生产“剩余价值”。重农学派还认为,非生物资本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皮鞋的价值由牛皮转移而来,衣服的价值由棉花转移而来,机器设备的机器由各种矿产价值转移而来。
古典经济学否定重农学派的观点,认为生物资本、非生物资本都创造价值。经营生物资本的农业创造价值,经营非生物资本的工业同样创造价值。
有一个人继承重农学派生物资本创造价值、非生物资本转移价值的观点,这个人把资本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指非生物资本,可变资本指生物资本。这样资本就由生物资本、非生物资本转换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物资本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就变成了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工人提供劳动力,工人具有生物属性,工人的生物属性是劳动力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原因。所有生物资本,从植物到动物都有创造剩余价值的特点,价值=C+V+M了。劳动力由于具有生物属性,是一种特殊商品,特殊到不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还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其实,所有生物资本都能生产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
市面上的经济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都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学,因为它们研究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封建社会时期的经济运行模式。现在所有的经济学家(除我之外)研究的经济学仍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学,因为他们还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早就不存在的经济运行模式。微观经济学有个假设,自由竞争假设。为什么要自由竞争假设?因为封建社会存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自由竞争,所以,微观经济学需要自由竞争假设。
政治经济学研究封建经济运行模式反映在商品的定义上。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生产)在前,交换在后,这个是封建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资本主义的商品是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企业没有生物属性,不具有消费能力,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商品。
总结:种子、母牛、劳动力都能创造超过自己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
资本可以分为生物资本和非生物资本,生物资本能创造价值,非生物资本不能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劳动价值论是典型的生物资本创造价值论,劳动力属于生物资本创造价值,机器设备属于非生物资本,转移价值。人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性,人的生物属性是使用价值的来源,人的社会属性是非使用价值的来源。人是价值的来源,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
重农学派认为农业创造价值,因为农业使用的是生物资本。农业的养殖、种植都是生物过程,种棉花、花生、水稻是生物过程,一颗棉花种子、花生、水稻不仅能生产出自身的价值,还能生产远远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这个价值叫“剩余价值”,无论有没有资本家,棉花种子、花生、水稻都能生产“剩余价值”。重农学派还认为,非生物资本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皮鞋的价值由牛皮转移而来,衣服的价值由棉花转移而来,机器设备的机器由各种矿产价值转移而来。
古典经济学否定重农学派的观点,认为生物资本、非生物资本都创造价值。经营生物资本的农业创造价值,经营非生物资本的工业同样创造价值。
有一个人继承重农学派生物资本创造价值、非生物资本转移价值的观点,这个人把资本分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指非生物资本,可变资本指生物资本。这样资本就由生物资本、非生物资本转换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生物资本创造的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就变成了劳动力创造“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
工人提供劳动力,工人具有生物属性,工人的生物属性是劳动力创造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原因。所有生物资本,从植物到动物都有创造剩余价值的特点,价值=C+V+M了。劳动力由于具有生物属性,是一种特殊商品,特殊到不仅能生产出自身价值,还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其实,所有生物资本都能生产超过自身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
市面上的经济学,无论是微观经济学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都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学,因为它们研究的经济运行模式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封建社会时期的经济运行模式。现在所有的经济学家(除我之外)研究的经济学仍然是封建社会的经济学,因为他们还是研究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这种早就不存在的经济运行模式。微观经济学有个假设,自由竞争假设。为什么要自由竞争假设?因为封建社会存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社会不存在自由竞争,所以,微观经济学需要自由竞争假设。
政治经济学研究封建经济运行模式反映在商品的定义上。什么是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劳动(生产)在前,交换在后,这个是封建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不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行模式。资本主义的商品是所有生产出来的产品,因为企业没有生物属性,不具有消费能力,企业生产的产品全部是商品。
总结:种子、母牛、劳动力都能创造超过自己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