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想津市那个叫窑坡渡的地方》
作者:黄非
津市窑坡渡,确实很少去了,也很少提及,它还在吗?它还在,只是面目已全非,但不是颓败,是变故,是围成了新的堤垸,你的老旧记忆都深藏在了那高耸的防洪大堤底下,需要思绪挖掘,在脑海里翻阅那些存储的“图景”
2016年吧,一个周末,特地去闲游了一番。新修的大堤,可谓是高耸气派,过去临河一条房舍,甚至是过去的街道,都作为堤基了。右侧一条街的房舍似乎还在,已是全部民房,还都是新建的,没有了一点“旧”貌,全是新颜,新得让人全然陌生,没有一个熟人!不禁让人感叹,这还是那个我曾经居住过、经常来来去去过、那么熟悉的地方吗?窑坡渡,它还在,还是不在?很难回答了。它确实依然在我眼前。然而,人就是不能“老”,那些已被“新”“压”住了过去的,依旧在脑海里或清晰或模糊的亲切着。
1980年的夏天,我第一看到了人们在洪水中的街道上,不,准确的讲,是“河道”上,划船!人们直接从二楼的窗户口“下”到靠拢来的小船上离开,或者返回来送上采购的生活必需品。再就是1998年大水中……这不禁使我想到我一个老表,原先住在阳由保堤的电排站边上,从小我就走亲戚去过他家多次,现在也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总是记得他爷爷,因为爷爷那时就已经是那样的苍老了,喜欢唠叨。你若问他是唠叨的些什么呢,只要这样一问,我们所有的亲戚们都会会心的一笑,说“五四年涨大水……”从来没有堤垸的窑坡渡,只要有洪水,它就会有水患!窑坡渡,这个饮水而生的地方!就狭义的或者原生态的它来说,它本来就是在澧水边上的、和澧水不可分的。首先是有人来,踩出一条路,伸向河边;还要过河去,于是就有渡口;于是人们就居于山脚、河边;于是就有了聚集,有了街道……这样“逼”得澧水“让”出滩渚……或者“收”回……这种来回往复的“拉锯”式活动,从古到今,一直在澧水流域下游,在洞庭湖滨、澧水河畔,演绎着、循环着。
现在,澧水和津市各自退缩了一点,澧水让土垒堤,津市让出窑坡渡街道,另外修了“跨世纪”公路,人们更多地移在山岭高坡上去了。好是好了,放不下的是故乡、故人、旧事美好的回忆,是那曾经的工业建设的火热!我所怀念和要说的这个“窑坡渡”,就是个消失了的“图景”,常沉睡在厚厚的资料书本里了,沉淀在澧水河边。窑坡渡是民间所说的“津市街上”和“新洲”之间呈现着一片热闹和繁荣之所在,它是有“根”的,扎在一方土地上生长的心灵里,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
我所怀念和要说的这个“窑坡渡”,就是个消失了的“图景”,常沉睡在厚厚的资料书本里了,沉淀在澧水河边。窑坡渡是民间所说的“津市街上”和“新洲”之间呈现着一片热闹和繁荣之所在,它是有“根”的,扎在一方土地上生长的心灵里,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
你一说起它,它就会越来越清晰。在旧时,津市码头、窑坡渡码头、新洲码头,是澧水下游人的三个著名的经济活动点,蜿蜒的澧水把它们串联起来。窑坡渡“夹”在中间,左右逢源——北临澹津故郡(津市老城区古称澹津),南接澧州古城(新洲曾是澧州旧治所),东边隔河的河洲(原孟姜垸)上遍野的芦苇丛,西边山岭漫山枞树。我母亲在世时我问过,她十二三岁走现在的襄阳街山脚到新洲嘉山庙里进香时,山下是有一条小河的(我后来才知道是一条直通窑坡渡的澧水小支,名“香炉河”),沿路都是茫茫芦苇丛,穿行的小道让她恐慌,硬要走到窑坡渡才踏实,才不怕。
我岳父今年也是80多岁了,也说他小时候就是那样,“下午三四点钟,津市人都不敢往哪里走哒!”现在的阳由社区(襄阳街的东侧)有一条笔直的南北排灌沟主渠,似乎是香炉河的残影;后来才修襄阳街到窑坡渡的公路,建了“襄阳街汽车站”(津市南站),通窑坡渡、新洲。
窑坡古渡久矣。此地原系古渡口,由于土质优良,适宜制作砖瓦。且靠湖泊滩地,盛产芦苇、燃料颇丰,是就着山坡建窑烧制砖瓦的好地方。因而土窑林立,故称为“窑坡渡”。曾有“窑坡渡有99口窑”之说,据传,现在的河中心即是古时的老窑!雇工多来源于临澧县柏枝乡以及澧县大堰垱和津市周围的农民。有人说,可从明朝弘治年间的《岳州府志》看到记载:“窑坡渡,在州东三十里,通安乡、桃源。”有网友质疑怎么是《岳州府志》而不是《澧州志》呢,弄错没有?我没条件去查古志书核实,但澧州也是像津市被澧县所辖过一样,“澧州”历史上也曾被“岳州府”行政所辖过的。又有网友贴出《澧纪》载“窑坡渡:州东廿五里津市,路通安乡。”
也有人说故事——过去,津市的窑坡渡原名叫“窑货渡”,有100座窑。先前这里只烧瓷器,不烧砖瓦;烧瓷器又轻松又赚钱;烧砖瓦又累又不赚钱。有一次烧瓷匠和别人说窑货渡烧窑的多是多,毕竟没有100座窑吧。别人就和他打赌,他于是就站在窑顶上去数,数过来数过去只有99座,却忘了数自己脚底下站的这座窑,结果输了。人们罚他不再烧瓷,只能烧砖瓦!从此,这里再没有烧瓷器的窑了。“窑货渡”也就成为“窑坡渡”了。——民间“白话”,听一听,笑一笑,不必“盘经”。
烧制瓷器的原料是高岭土,津市人俗称“金刚泥巴”,据说窑坡渡在明初有窑百余座,产瓷器,也曾被列为贡品呢。这白话故事还是有点“巴边”的,可能是后来高岭土挖完了,人们改烧陶器和砖瓦,于是后来只剩有砖厂了。还有人居然敢说——“1973年修建津市市窑坡渡栈桥码头,因码头而名,故呼为窑坡渡。”——哈哈,显然,祖孙颠倒!这时间,是不是如同其思维一般太嫩了点啊!
在津市人口里,说起窑坡渡这地方,有时说“窑坡渡”,有时又简化为“窑坡”,笔杆子们做公文,都曰“窑坡渡工区”;耍点文的人,也就说“工区”了。是啊,再加上“津市”、“窑坡渡”、“窑坡渡公社”、“窑坡乡”、“金鱼岭街办事处”这些行政色彩带来的时空变换,真叫人一下子难以说清其中变换与纠缠,这不仅仅是借用一个“三角恋爱”可以比喻得体的。
我还是只集中说说“我的窑坡渡”、我的记忆和查找,那个一湾澧水的“窑坡渡街”吧。我记得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窑坡渡仍是只有两公里长,南边的“新洲”、北边的“津市襄阳街”,两边都是在垸子里的,只有窑坡渡哦,是临水而照影,没有堤垸围住的,傍山而倚居,年年要遭受洪水淹没、浸泡。临河的东边街房更是少些,只有一里多;厂房、门面大多在街的西侧。南至二米厂南侧的垸堤,上得堤坡,南边就是郊野田地;北端街口是阳由垸堤的南闸门,洪水期间关闭。从襄阳街来的公共汽车专线只开到三分之二处的丝绸厂前;到二米厂就得坐去新洲的车了,不然就得下车走一截。
临河的东边街房更是少些,只有一里多;厂房、门面大多在街的西侧。南至二米厂南侧的垸堤,上得堤坡,南边就是郊野田地;北端街口是阳由垸堤的南闸门,洪水期间关闭。从襄阳街来的公共汽车专线只开到三分之二处的丝绸厂前;到二米厂就得坐去新洲的车了,不然就得下车走一截。
我三姨妈是二米厂职工,厂里有宿舍,临长山湖南岸,我走得多。从窑坡渡南端二米厂到北端闸门,马路西边,倚着长长山坡建设的厂房很多,大多是往西朝山里延展开去的,不怕水患。过了长山湖湖东水岸边,依次是航道站、印染厂、缫丝厂、绸厂进口(往西进去五百米左侧才是绸厂大门,它对门是绢纺厂大门;街末尾右山坡上是床单厂)、丝厂围墙、湖拖大门口(往西一路上坡,直至一公里远的坡上湖拖子弟中小学;西南边连通床单厂。)、砖厂进口、供销社、邮电所、热电厂大门、两个居民小巷进口(巷底是个“实屁股”,是热电厂围墙,1980年我家曾租住过北巷底一屋。)、玻璃厂、螺钉厂、紧挨闸门的就是造纸厂大门。
街的临河东侧,南头是从砖厂对门的搬运队起,往北是居委会、居民房(两层楼、三层楼的)、蔬菜批发部、栈道码头、八完小、造纸厂宿舍(其东北方向300米傍河堤湾河边水中是供水公司饮用水的取水泵房)、南闸门。闸北内西侧是阳由卫生站、职业中学进口(往西上坡一里,路南是纸厂芦苇堆码场、路北是卢家湖;实为“五中”“职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闸北内东侧是窑坡电影院、皮革机械厂、阳由修配厂。窑坡渡早就是津市的“工业区”了,每天上下班时,公共汽车满足不了要求,滚滚的自行车流,在襄窑路上奔驰!津市大码头轮渡口蜂拥的上班人流,更是铭刻在津市人脑海里的“热闹”场景,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那时,老百姓说起窑坡渡,老头爱说的是“窑坡渡嘀茶馆……”,主妇们要说的是“买嘀河里嘀鱼,便宜!”年轻人眼里的是“绸厂嘀乖致丫头”,小孩子们眼里的是热电厂高耸的烟囱!“到窑坡电影院去看电影!”是大家的同好,也是蛮惬意的事。
窑坡渡原本也是有“标志性建筑物”的,那至少是约有七八十年前了,就是在窑坡渡最北端街口的一座牌坊。曾经亲眼看见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估计就是后来的闸门附近,也即离造纸厂大门前不远。我岳父回忆说,好像是个斜的朝向;我却以为是他那时走在人们随意踩出的小路上,路斜了。有老人撰文回忆说:“上有蟠龙浮雕,中刻“圣旨”二字,柱雕有狮、象、麒麟等物,造型之生动、工艺之精湛,令人称奇。”这也是一座贞节牌坊,《澧州志》载:康熙年间人杨某亡故后,其妻孙氏终身守寡未嫁,抚养公婆及其年幼的小叔子,“延师教读,出所积为奏名成均,娶娣江氏。雍正七年奉旌建坊。”可惜,屹立的石牌坊在文革期间被与“封资修”彻底决裂的人策动,拆毁了。石块是不是被用于修了那闸门呢?不得而知。
窑坡渡地域丘岗之上多古墓,其地域内的明道东晋古墓,墓中出土的铜伎俑,曾在香港展出。著名文史专家林河先生曾撰文《五千年来古黔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变迁》,说:“处于古黔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津市,出土了商代的青铜觚和青铜爵,青铜器上缠裹了丝织物,而不是麻布,似说明当时的丝绸已经多到可以作外包装之用的程度了”、“津市东晋墓中出土一件制作精巧的铜幻人俑,东晋的胡服幻人出土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反映。”——津市的出土文物,呈现出古代津市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地位!其次是古大同寺东侧的华阳王府陵墓。另有明弘治《岳州府志》载:“镇国将军墓在州东三十里窑坡头”,明隆庆《岳州府志》载:“镇国将军廓然子墓窑坡渡;辅国将军一庵子墓窑坡渡”。还有悼康王申鍷、镇国将军朱宣封、辅国将军明心的陵墓,出土的《明诰封镇国将军昭明公之墓志铭》保存完好,存于市博物馆中。最不起眼的是南宋贡士蒲绅的墓了,墓陋碑残,仅85字。1979年发掘后,碑丢失,仅存照片,铭文如下:“宋故阆中贡士蒲公讳绅,夫曾祖叔献,朝议大夫,京卿秘阁,开国南部;祖,传之,不仕;考,祖锡,承直郎,佥判逢州;妣,惠氏;继赵氏。世居宝峰镇。贡士惠出也,生于嘉泰癸亥;翌春秋。淳祐丙年贡于□□纪寓荆澧,辛亥六月十三日。”蒲绅四十五岁才中举,终身未仕,虽一介书生,但阆中蒲家蒲绅四十五岁才中举,终身未仕,虽一介书生,但阆中蒲家却是巴蜀望族。曾祖蒲叔献,字勉道,举进士,在庆元五年(1199),曾举一家之力,集匠百余,刻《太平御览》1000卷。并为之作序。1928年,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傅增湘和著名版本学家张元济到日本访问,见到早已亡佚的南宋蜀地蒲叔献刻本《太平御览》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惊呼稀世珍宝!这个姓蒲的,为世界文化做了大贡献!他们家族在元大德丁未年(1307)再次复兴,蒲登辰继承蒲家传统,发起刻印澧州教授王执中编写的《针灸资生经》,“与卫生之家共之,……越十月书成”,再次造福一方,延及国人。
我心生联想,远古武陵山脉西来,在窑坡渡这里掬八百里洞庭湖西北岸的浪花,而繁衍生息在此的先民,更是居之久已,种族之根,深深扎入土地。我通过微信咨询白衣镇(窑坡渡西南边直线距离约十五公里)的熟人,他是白衣“土著”,肯定地回答我说:“蒲山村没有蒲姓人。”还帮我问询了迁居长沙的更长者,也是这样回答,并说地名估计是因地生长蒲草而来。——我呢,脑海里就长起草来,无端的、仍是止不住地胡思蒲松龄乱想聊斋鬼怪,最后一笑了之。然而,我在网络上东看西看,竟有“捡漏”——《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年第03期上有唐鹤亭、周书望、皮纯炎的《洞庭湖畔探宝库》的中医手记,其中一则说:“……唐惠民,男,36岁,住澧县毛里湖,1941年8月,由津市夜归,行至窑坡渡,忽见石碑,心疑为崇,返家后狂呼詈骂,不避亲疏,诸医多作狂治,终无效验。旋延澄候诊治,视六脉沉数,间有弦象,舌厚无苔,身不热,口不渴,但詈骂之势,则理直气壮,有旁若无人之概。澄候曰:此胆气独盛之证,当疏大柴胡汤。重与两剂,其病越日复发,复与两剂,越二日又发,连进六剂,每服药后,仅能多愈一日,直至七日后,始不复发,随以饮食调养,俟其精气来复。……”言之凿凿,非聊斋之语。科学研究不敢妄议,迷信玄学敬而远之。仅录于此。需补充说明的是,当时日寇发我中华,兵荒马乱,民生凋敝,莫不人心惶惶啊!顺便也说一桩听来的轶事:津市旧时有个很出名的“镇大(镇大油行。售卖外国煤油。)”,老板张思泉,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病死的,有的说寿60岁,有的说66岁;死后停柩厝置在窑坡渡附近的八仙(方)庙(?)里两个多月,大做斋醮,“用从长沙买回来的冰块“冰”起嘀!”据说“上山”(出殡)当天,送葬的队伍有里把路长,有的还说的多些,
顺便也说一桩听来的轶事:津市旧时有个很出名的“镇大(镇大油行。售卖外国煤油。)”,老板张思泉,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病死的,有的说寿60岁,有的说66岁;死后停柩厝置在窑坡渡附近的八仙(方)庙(?)里两个多月,大做斋醮,“用从长沙买回来的冰块“冰”起嘀!”据说“上山”(出殡)当天,送葬的队伍有里把路长,有的还说的多些,五六里路长,总之蛮大的排场,沿途松柏铺地,见人“发孝”(即“发送孝布”),是“白竹布”一段,轰动一时一方。事后张家结算,花费高达银圆2万多元,有的说是6万余大洋!津市百姓们都说“镇大”和“贺胡子”(贺龙)有交情。
现在,津市建有“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红色纪念馆及旅游景点;一些本地老人就在茶馆里叽叽喳喳说一些民间掌故。遥想浮想无边际,瞎编乱造可恶害人,惟信史实详记。1951年,国家“二五”时期,津市市人民委员会会同省人委选厂规划工作组,根据市区北岸地面标高低、易受水害,而南岸地势较高、依山傍水、交通方便等情况,决定以南岸窑坡渡为中心规划津市工业——举全力,工业兴市!1951年2月,津市郊窑坡乡率先土地改革。1953年建“螺钉厂”(津市螺钉厂)1956年建“砖厂”(津市建新砖瓦厂)。1958年9月14日,津市建郊区人民公社——是确立窑坡渡为“津市城区”。设立“窑坡渡供销社”。建成“热电厂”(津市电厂)。建成“造纸厂”(津市造纸厂)。1958年建立“缫丝厂”(津市缫丝厂);1963年建立“印染厂”(津市丝绸印染厂);1974年建“绢麻”(津市绢麻纺织厂);1976年建“绸厂”(津市丝绸厂);1985年成立“丝绸总厂”(津市丝绸总厂)。1959年,津市第一辆公共汽车经襄窑公路通窑坡渡。1960年2月,市内首营襄阳街至窑坡渡公共汽车。196?年,建立“八完小”(津市市市立八完小)。1966年建“玻璃厂”(津市玻璃厂)。1970年建床单厂(津市床单厂)。1973年建窑坡渡栈桥码头。1973年建立“水厂”(津市金鱼岭自来水厂),1975年建“湖拖”(湖南拖拉机制造厂)。1975年建“皮革配件厂”(建华皮革配件厂)。1979年恢复津市市窑坡渡乡。1980年建立“电影院”(窑坡电影院)。——窑坡渡就是津市人在豪情满怀之时迈开步履之地!津市工业确实发展过,窑坡渡确实腾飞过,飞得那么高,似一阵疾风般迅猛和快捷,出人意料地吹那么远,最后消散了!没有乘上第二阵、第三阵这样的风,也是令津市人扼腕长叹!细想,患是澧水,败也是澧水;再加上1989年在窑坡渡西侧修了“跨世纪”公路,津市澧水大桥通车,路已改,绕开了,朝向东的窑坡渡仿佛突然听到“向后转”的口令,一下子陡地“车转身”,没站稳,倒下了!不热不闹,成了现在这般冷清,渐渐淡出……尽管后来在新的、广义的窑坡渡,又有了新的“火热”——1987年,在城区金鱼岭发现了30万年前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为津市的历史形成及演变提供了考证。
2000年窑坡渡街道纳入金鱼岭办事处所辖;第五次人口普查,阳由乡17008人,窑坡渡乡5614人。2002年12月撤销阳由乡、窑坡渡乡,将其分别划入三洲驿、汪家桥、襄阳街、金鱼岭4个街道。2019年窑坡渡“千吨码头”(津市窑坡渡港区嘉山作业区)竣工。然而窑坡渡旧街终究是“老”了,就像“虎爪山文化遗址”这种挖掘、这种打造,又是一个新的时代风潮了,飞起来的是它的涅槃……
2023年5月10日
特别说明:本文通过网络查找参阅了津市文史、津市志、津市市工业志,以及“澧有兰津”、“津市融媒”公众号和“津市吧”等的相关资料。同时也感谢很多朋友在微信中提供的亲历信息。
(本文转自黄道师微信《三嗲茶馆》)
作者:黄非
津市窑坡渡,确实很少去了,也很少提及,它还在吗?它还在,只是面目已全非,但不是颓败,是变故,是围成了新的堤垸,你的老旧记忆都深藏在了那高耸的防洪大堤底下,需要思绪挖掘,在脑海里翻阅那些存储的“图景”
2016年吧,一个周末,特地去闲游了一番。新修的大堤,可谓是高耸气派,过去临河一条房舍,甚至是过去的街道,都作为堤基了。右侧一条街的房舍似乎还在,已是全部民房,还都是新建的,没有了一点“旧”貌,全是新颜,新得让人全然陌生,没有一个熟人!不禁让人感叹,这还是那个我曾经居住过、经常来来去去过、那么熟悉的地方吗?窑坡渡,它还在,还是不在?很难回答了。它确实依然在我眼前。然而,人就是不能“老”,那些已被“新”“压”住了过去的,依旧在脑海里或清晰或模糊的亲切着。
1980年的夏天,我第一看到了人们在洪水中的街道上,不,准确的讲,是“河道”上,划船!人们直接从二楼的窗户口“下”到靠拢来的小船上离开,或者返回来送上采购的生活必需品。再就是1998年大水中……这不禁使我想到我一个老表,原先住在阳由保堤的电排站边上,从小我就走亲戚去过他家多次,现在也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总是记得他爷爷,因为爷爷那时就已经是那样的苍老了,喜欢唠叨。你若问他是唠叨的些什么呢,只要这样一问,我们所有的亲戚们都会会心的一笑,说“五四年涨大水……”从来没有堤垸的窑坡渡,只要有洪水,它就会有水患!窑坡渡,这个饮水而生的地方!就狭义的或者原生态的它来说,它本来就是在澧水边上的、和澧水不可分的。首先是有人来,踩出一条路,伸向河边;还要过河去,于是就有渡口;于是人们就居于山脚、河边;于是就有了聚集,有了街道……这样“逼”得澧水“让”出滩渚……或者“收”回……这种来回往复的“拉锯”式活动,从古到今,一直在澧水流域下游,在洞庭湖滨、澧水河畔,演绎着、循环着。
现在,澧水和津市各自退缩了一点,澧水让土垒堤,津市让出窑坡渡街道,另外修了“跨世纪”公路,人们更多地移在山岭高坡上去了。好是好了,放不下的是故乡、故人、旧事美好的回忆,是那曾经的工业建设的火热!我所怀念和要说的这个“窑坡渡”,就是个消失了的“图景”,常沉睡在厚厚的资料书本里了,沉淀在澧水河边。窑坡渡是民间所说的“津市街上”和“新洲”之间呈现着一片热闹和繁荣之所在,它是有“根”的,扎在一方土地上生长的心灵里,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
我所怀念和要说的这个“窑坡渡”,就是个消失了的“图景”,常沉睡在厚厚的资料书本里了,沉淀在澧水河边。窑坡渡是民间所说的“津市街上”和“新洲”之间呈现着一片热闹和繁荣之所在,它是有“根”的,扎在一方土地上生长的心灵里,而不仅仅是一个行政区划概念。
你一说起它,它就会越来越清晰。在旧时,津市码头、窑坡渡码头、新洲码头,是澧水下游人的三个著名的经济活动点,蜿蜒的澧水把它们串联起来。窑坡渡“夹”在中间,左右逢源——北临澹津故郡(津市老城区古称澹津),南接澧州古城(新洲曾是澧州旧治所),东边隔河的河洲(原孟姜垸)上遍野的芦苇丛,西边山岭漫山枞树。我母亲在世时我问过,她十二三岁走现在的襄阳街山脚到新洲嘉山庙里进香时,山下是有一条小河的(我后来才知道是一条直通窑坡渡的澧水小支,名“香炉河”),沿路都是茫茫芦苇丛,穿行的小道让她恐慌,硬要走到窑坡渡才踏实,才不怕。
我岳父今年也是80多岁了,也说他小时候就是那样,“下午三四点钟,津市人都不敢往哪里走哒!”现在的阳由社区(襄阳街的东侧)有一条笔直的南北排灌沟主渠,似乎是香炉河的残影;后来才修襄阳街到窑坡渡的公路,建了“襄阳街汽车站”(津市南站),通窑坡渡、新洲。
窑坡古渡久矣。此地原系古渡口,由于土质优良,适宜制作砖瓦。且靠湖泊滩地,盛产芦苇、燃料颇丰,是就着山坡建窑烧制砖瓦的好地方。因而土窑林立,故称为“窑坡渡”。曾有“窑坡渡有99口窑”之说,据传,现在的河中心即是古时的老窑!雇工多来源于临澧县柏枝乡以及澧县大堰垱和津市周围的农民。有人说,可从明朝弘治年间的《岳州府志》看到记载:“窑坡渡,在州东三十里,通安乡、桃源。”有网友质疑怎么是《岳州府志》而不是《澧州志》呢,弄错没有?我没条件去查古志书核实,但澧州也是像津市被澧县所辖过一样,“澧州”历史上也曾被“岳州府”行政所辖过的。又有网友贴出《澧纪》载“窑坡渡:州东廿五里津市,路通安乡。”
也有人说故事——过去,津市的窑坡渡原名叫“窑货渡”,有100座窑。先前这里只烧瓷器,不烧砖瓦;烧瓷器又轻松又赚钱;烧砖瓦又累又不赚钱。有一次烧瓷匠和别人说窑货渡烧窑的多是多,毕竟没有100座窑吧。别人就和他打赌,他于是就站在窑顶上去数,数过来数过去只有99座,却忘了数自己脚底下站的这座窑,结果输了。人们罚他不再烧瓷,只能烧砖瓦!从此,这里再没有烧瓷器的窑了。“窑货渡”也就成为“窑坡渡”了。——民间“白话”,听一听,笑一笑,不必“盘经”。
烧制瓷器的原料是高岭土,津市人俗称“金刚泥巴”,据说窑坡渡在明初有窑百余座,产瓷器,也曾被列为贡品呢。这白话故事还是有点“巴边”的,可能是后来高岭土挖完了,人们改烧陶器和砖瓦,于是后来只剩有砖厂了。还有人居然敢说——“1973年修建津市市窑坡渡栈桥码头,因码头而名,故呼为窑坡渡。”——哈哈,显然,祖孙颠倒!这时间,是不是如同其思维一般太嫩了点啊!
在津市人口里,说起窑坡渡这地方,有时说“窑坡渡”,有时又简化为“窑坡”,笔杆子们做公文,都曰“窑坡渡工区”;耍点文的人,也就说“工区”了。是啊,再加上“津市”、“窑坡渡”、“窑坡渡公社”、“窑坡乡”、“金鱼岭街办事处”这些行政色彩带来的时空变换,真叫人一下子难以说清其中变换与纠缠,这不仅仅是借用一个“三角恋爱”可以比喻得体的。
我还是只集中说说“我的窑坡渡”、我的记忆和查找,那个一湾澧水的“窑坡渡街”吧。我记得的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时,窑坡渡仍是只有两公里长,南边的“新洲”、北边的“津市襄阳街”,两边都是在垸子里的,只有窑坡渡哦,是临水而照影,没有堤垸围住的,傍山而倚居,年年要遭受洪水淹没、浸泡。临河的东边街房更是少些,只有一里多;厂房、门面大多在街的西侧。南至二米厂南侧的垸堤,上得堤坡,南边就是郊野田地;北端街口是阳由垸堤的南闸门,洪水期间关闭。从襄阳街来的公共汽车专线只开到三分之二处的丝绸厂前;到二米厂就得坐去新洲的车了,不然就得下车走一截。
临河的东边街房更是少些,只有一里多;厂房、门面大多在街的西侧。南至二米厂南侧的垸堤,上得堤坡,南边就是郊野田地;北端街口是阳由垸堤的南闸门,洪水期间关闭。从襄阳街来的公共汽车专线只开到三分之二处的丝绸厂前;到二米厂就得坐去新洲的车了,不然就得下车走一截。
我三姨妈是二米厂职工,厂里有宿舍,临长山湖南岸,我走得多。从窑坡渡南端二米厂到北端闸门,马路西边,倚着长长山坡建设的厂房很多,大多是往西朝山里延展开去的,不怕水患。过了长山湖湖东水岸边,依次是航道站、印染厂、缫丝厂、绸厂进口(往西进去五百米左侧才是绸厂大门,它对门是绢纺厂大门;街末尾右山坡上是床单厂)、丝厂围墙、湖拖大门口(往西一路上坡,直至一公里远的坡上湖拖子弟中小学;西南边连通床单厂。)、砖厂进口、供销社、邮电所、热电厂大门、两个居民小巷进口(巷底是个“实屁股”,是热电厂围墙,1980年我家曾租住过北巷底一屋。)、玻璃厂、螺钉厂、紧挨闸门的就是造纸厂大门。
街的临河东侧,南头是从砖厂对门的搬运队起,往北是居委会、居民房(两层楼、三层楼的)、蔬菜批发部、栈道码头、八完小、造纸厂宿舍(其东北方向300米傍河堤湾河边水中是供水公司饮用水的取水泵房)、南闸门。闸北内西侧是阳由卫生站、职业中学进口(往西上坡一里,路南是纸厂芦苇堆码场、路北是卢家湖;实为“五中”“职中”一套人马两块牌子。)闸北内东侧是窑坡电影院、皮革机械厂、阳由修配厂。窑坡渡早就是津市的“工业区”了,每天上下班时,公共汽车满足不了要求,滚滚的自行车流,在襄窑路上奔驰!津市大码头轮渡口蜂拥的上班人流,更是铭刻在津市人脑海里的“热闹”场景,至今让人津津乐道。
那时,老百姓说起窑坡渡,老头爱说的是“窑坡渡嘀茶馆……”,主妇们要说的是“买嘀河里嘀鱼,便宜!”年轻人眼里的是“绸厂嘀乖致丫头”,小孩子们眼里的是热电厂高耸的烟囱!“到窑坡电影院去看电影!”是大家的同好,也是蛮惬意的事。
窑坡渡原本也是有“标志性建筑物”的,那至少是约有七八十年前了,就是在窑坡渡最北端街口的一座牌坊。曾经亲眼看见的人现在已经不多了,估计就是后来的闸门附近,也即离造纸厂大门前不远。我岳父回忆说,好像是个斜的朝向;我却以为是他那时走在人们随意踩出的小路上,路斜了。有老人撰文回忆说:“上有蟠龙浮雕,中刻“圣旨”二字,柱雕有狮、象、麒麟等物,造型之生动、工艺之精湛,令人称奇。”这也是一座贞节牌坊,《澧州志》载:康熙年间人杨某亡故后,其妻孙氏终身守寡未嫁,抚养公婆及其年幼的小叔子,“延师教读,出所积为奏名成均,娶娣江氏。雍正七年奉旌建坊。”可惜,屹立的石牌坊在文革期间被与“封资修”彻底决裂的人策动,拆毁了。石块是不是被用于修了那闸门呢?不得而知。
窑坡渡地域丘岗之上多古墓,其地域内的明道东晋古墓,墓中出土的铜伎俑,曾在香港展出。著名文史专家林河先生曾撰文《五千年来古黔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变迁》,说:“处于古黔中‘海上丝绸之路’的津市,出土了商代的青铜觚和青铜爵,青铜器上缠裹了丝织物,而不是麻布,似说明当时的丝绸已经多到可以作外包装之用的程度了”、“津市东晋墓中出土一件制作精巧的铜幻人俑,东晋的胡服幻人出土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城市,应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反映。”——津市的出土文物,呈现出古代津市在古代丝绸之路的地位!其次是古大同寺东侧的华阳王府陵墓。另有明弘治《岳州府志》载:“镇国将军墓在州东三十里窑坡头”,明隆庆《岳州府志》载:“镇国将军廓然子墓窑坡渡;辅国将军一庵子墓窑坡渡”。还有悼康王申鍷、镇国将军朱宣封、辅国将军明心的陵墓,出土的《明诰封镇国将军昭明公之墓志铭》保存完好,存于市博物馆中。最不起眼的是南宋贡士蒲绅的墓了,墓陋碑残,仅85字。1979年发掘后,碑丢失,仅存照片,铭文如下:“宋故阆中贡士蒲公讳绅,夫曾祖叔献,朝议大夫,京卿秘阁,开国南部;祖,传之,不仕;考,祖锡,承直郎,佥判逢州;妣,惠氏;继赵氏。世居宝峰镇。贡士惠出也,生于嘉泰癸亥;翌春秋。淳祐丙年贡于□□纪寓荆澧,辛亥六月十三日。”蒲绅四十五岁才中举,终身未仕,虽一介书生,但阆中蒲家蒲绅四十五岁才中举,终身未仕,虽一介书生,但阆中蒲家却是巴蜀望族。曾祖蒲叔献,字勉道,举进士,在庆元五年(1199),曾举一家之力,集匠百余,刻《太平御览》1000卷。并为之作序。1928年,著名教育家、故宫博物院图书馆馆长傅增湘和著名版本学家张元济到日本访问,见到早已亡佚的南宋蜀地蒲叔献刻本《太平御览》时,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惊呼稀世珍宝!这个姓蒲的,为世界文化做了大贡献!他们家族在元大德丁未年(1307)再次复兴,蒲登辰继承蒲家传统,发起刻印澧州教授王执中编写的《针灸资生经》,“与卫生之家共之,……越十月书成”,再次造福一方,延及国人。
我心生联想,远古武陵山脉西来,在窑坡渡这里掬八百里洞庭湖西北岸的浪花,而繁衍生息在此的先民,更是居之久已,种族之根,深深扎入土地。我通过微信咨询白衣镇(窑坡渡西南边直线距离约十五公里)的熟人,他是白衣“土著”,肯定地回答我说:“蒲山村没有蒲姓人。”还帮我问询了迁居长沙的更长者,也是这样回答,并说地名估计是因地生长蒲草而来。——我呢,脑海里就长起草来,无端的、仍是止不住地胡思蒲松龄乱想聊斋鬼怪,最后一笑了之。然而,我在网络上东看西看,竟有“捡漏”——《实用中医内科》杂志1989年第03期上有唐鹤亭、周书望、皮纯炎的《洞庭湖畔探宝库》的中医手记,其中一则说:“……唐惠民,男,36岁,住澧县毛里湖,1941年8月,由津市夜归,行至窑坡渡,忽见石碑,心疑为崇,返家后狂呼詈骂,不避亲疏,诸医多作狂治,终无效验。旋延澄候诊治,视六脉沉数,间有弦象,舌厚无苔,身不热,口不渴,但詈骂之势,则理直气壮,有旁若无人之概。澄候曰:此胆气独盛之证,当疏大柴胡汤。重与两剂,其病越日复发,复与两剂,越二日又发,连进六剂,每服药后,仅能多愈一日,直至七日后,始不复发,随以饮食调养,俟其精气来复。……”言之凿凿,非聊斋之语。科学研究不敢妄议,迷信玄学敬而远之。仅录于此。需补充说明的是,当时日寇发我中华,兵荒马乱,民生凋敝,莫不人心惶惶啊!顺便也说一桩听来的轶事:津市旧时有个很出名的“镇大(镇大油行。售卖外国煤油。)”,老板张思泉,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病死的,有的说寿60岁,有的说66岁;死后停柩厝置在窑坡渡附近的八仙(方)庙(?)里两个多月,大做斋醮,“用从长沙买回来的冰块“冰”起嘀!”据说“上山”(出殡)当天,送葬的队伍有里把路长,有的还说的多些,
顺便也说一桩听来的轶事:津市旧时有个很出名的“镇大(镇大油行。售卖外国煤油。)”,老板张思泉,是民国二十年(1931年)八月病死的,有的说寿60岁,有的说66岁;死后停柩厝置在窑坡渡附近的八仙(方)庙(?)里两个多月,大做斋醮,“用从长沙买回来的冰块“冰”起嘀!”据说“上山”(出殡)当天,送葬的队伍有里把路长,有的还说的多些,五六里路长,总之蛮大的排场,沿途松柏铺地,见人“发孝”(即“发送孝布”),是“白竹布”一段,轰动一时一方。事后张家结算,花费高达银圆2万多元,有的说是6万余大洋!津市百姓们都说“镇大”和“贺胡子”(贺龙)有交情。
现在,津市建有“红二军团指挥部旧址”红色纪念馆及旅游景点;一些本地老人就在茶馆里叽叽喳喳说一些民间掌故。遥想浮想无边际,瞎编乱造可恶害人,惟信史实详记。1951年,国家“二五”时期,津市市人民委员会会同省人委选厂规划工作组,根据市区北岸地面标高低、易受水害,而南岸地势较高、依山傍水、交通方便等情况,决定以南岸窑坡渡为中心规划津市工业——举全力,工业兴市!1951年2月,津市郊窑坡乡率先土地改革。1953年建“螺钉厂”(津市螺钉厂)1956年建“砖厂”(津市建新砖瓦厂)。1958年9月14日,津市建郊区人民公社——是确立窑坡渡为“津市城区”。设立“窑坡渡供销社”。建成“热电厂”(津市电厂)。建成“造纸厂”(津市造纸厂)。1958年建立“缫丝厂”(津市缫丝厂);1963年建立“印染厂”(津市丝绸印染厂);1974年建“绢麻”(津市绢麻纺织厂);1976年建“绸厂”(津市丝绸厂);1985年成立“丝绸总厂”(津市丝绸总厂)。1959年,津市第一辆公共汽车经襄窑公路通窑坡渡。1960年2月,市内首营襄阳街至窑坡渡公共汽车。196?年,建立“八完小”(津市市市立八完小)。1966年建“玻璃厂”(津市玻璃厂)。1970年建床单厂(津市床单厂)。1973年建窑坡渡栈桥码头。1973年建立“水厂”(津市金鱼岭自来水厂),1975年建“湖拖”(湖南拖拉机制造厂)。1975年建“皮革配件厂”(建华皮革配件厂)。1979年恢复津市市窑坡渡乡。1980年建立“电影院”(窑坡电影院)。——窑坡渡就是津市人在豪情满怀之时迈开步履之地!津市工业确实发展过,窑坡渡确实腾飞过,飞得那么高,似一阵疾风般迅猛和快捷,出人意料地吹那么远,最后消散了!没有乘上第二阵、第三阵这样的风,也是令津市人扼腕长叹!细想,患是澧水,败也是澧水;再加上1989年在窑坡渡西侧修了“跨世纪”公路,津市澧水大桥通车,路已改,绕开了,朝向东的窑坡渡仿佛突然听到“向后转”的口令,一下子陡地“车转身”,没站稳,倒下了!不热不闹,成了现在这般冷清,渐渐淡出……尽管后来在新的、广义的窑坡渡,又有了新的“火热”——1987年,在城区金鱼岭发现了30万年前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为津市的历史形成及演变提供了考证。
2000年窑坡渡街道纳入金鱼岭办事处所辖;第五次人口普查,阳由乡17008人,窑坡渡乡5614人。2002年12月撤销阳由乡、窑坡渡乡,将其分别划入三洲驿、汪家桥、襄阳街、金鱼岭4个街道。2019年窑坡渡“千吨码头”(津市窑坡渡港区嘉山作业区)竣工。然而窑坡渡旧街终究是“老”了,就像“虎爪山文化遗址”这种挖掘、这种打造,又是一个新的时代风潮了,飞起来的是它的涅槃……
2023年5月10日
特别说明:本文通过网络查找参阅了津市文史、津市志、津市市工业志,以及“澧有兰津”、“津市融媒”公众号和“津市吧”等的相关资料。同时也感谢很多朋友在微信中提供的亲历信息。
(本文转自黄道师微信《三嗲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