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稹吧 关注:741贴子:3,959
  • 27回复贴,共1

我看元稹与元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最近几个月突然开始关注元稹和他与白居易的友谊。今天闲来无事在各大软件上随便看看历史与古诗词的内容,发现很多人都在说元稹“渣男”,“人品不好”等等,对此我并不赞同。
首先,关于元稹是“渣男”的观点,主要集中在说他为了仕途放弃了初恋崔莺莺,娶了韦丛,并且在妻子韦丛去世之后写下了深情的悼亡诗,却在妻子去世之前与薛涛始乱终弃。但是我认为这个观点站不住脚。崔莺莺的故事来自于元稹写的《莺莺传》,但这是毕竟是小说。可是很多人都认为小说中“张生”的原型是元稹自己,我想说,为什么小说里的主人公的原型一定要是作者呢?要是这样的话,难道罗贯中是《三国演义》的曹操刘备孙权?吴承恩是《西游记》中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很明显不是这样的。而且元稹在小说的结尾还出现了,对这个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没有人会在书里自己骂自己。所以,可能崔莺莺张生的确有原型,但是说张生就是元稹没有确凿证据的。还有,元稹娶韦丛不是“巧婚巧宦”。而韦夏卿主动提出来要把女儿嫁给元稹,而且元稹和韦丛夫妻之间是非常恩爱的。
再来说说元稹与薛涛的事情,这个出自于《云溪友议》,《云溪友议》是一本带有野史性质的小说,历代很多人都批判过这本书。根据《云溪友议》说他们相爱时的时间推测,是薛涛住在成都,此时而元稹在四川三台办案,看看地图就会发现他们相距很远。而且当时元稹是办案,不是旅游,怎么可能有时间、有心情谈恋爱呢。再说了,薛涛比元稹年龄大二十二岁。试问,哪个正常的男人会和一个能当自己母亲的年龄的人谈所谓的“母子恋”?
至于说元稹后来为了当高官而巴结宦官的人,恐怕没有听说过敷水驿事件,元稹因为不肯给后到的宦官让出敷水驿驿站的正厅而挨了一顿打,还因此被贬官。这样一个“孤直”的人怎么可能去巴结宦官呢。
对于元稹这个人,我希望大家多去关注他的政绩和文学成就,而不是那些虚无缥缈的“情史”。说到这个,我想到了我很赞同的他的一句诗“达则济亿兆,穷亦济毫厘。济人无大小,誓不空济私。”
最后,我还想说说元稹与白居易之间的感情,他们之间的感情的确非常感人,相互鼓励,一生未变,“死生契阔者三十载,诗歌唱和者九百章”。但是最后元稹于大和五年暴病逝于武昌官署,只留下白居易一个人“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让人唏嘘不已。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18 10:55回复
    其实,对比一下元稹写给薛涛、刘采春的诗,与写给韦丛的诗、裴淑的诗,真相自明!写给前者二人的,无非就是应景之作,毫无感情可言的!而写给自己妻子的,字里行情无不深情流露,真挚感人!
    以元稹在中唐朝堂、文坛的地位和顶流影响力来说,就如同现代的刘德华!以元稹的爽直的个性,遇粉丝索诗必定是有求必应,不会拒绝的!本来古代向诗人索诗如同今日向明星要签名一样,都是很平常的事!却偏偏被“有心人”以此来构陷、污陷元稹!


    IP属地:广东2楼2023-09-20 11:34
    收起回复
      元稹和薛涛应该是没有交集的,互相没见过。 元氏长庆集原本虽已佚,但白氏长庆集是保存完好的。如果有元稹赠薛涛诗,白居易应当会唱和,但实际上并没有。 白居易有首赠薛涛诗。是在见了张为《主客图》后遥赠的。因为上面有提到薛涛。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7-22 19:18
      回复
        每当看到一些所谓教授才女抨击元稹“渣男”时,都为元稹心痛。多好的一个人,被诋毁成如今这个样子。 青蝇横生,英雄受谤,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4-07-22 1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