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吧 关注:214,149贴子:1,435,650
  • 55回复贴,共1

关于安史之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偶然在网上看到一些文章,有的人自作聪明的把这一历史事件归咎于唐太宗,认为唐太宗在处置东突厥难民一事上采纳了温彦博的主张,导致了后来安史之乱的发生。我个人觉得这种观点荒谬之极。任何一项政策,都是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出发来制定。初唐时期,唐太宗领导能力强,本着人道主义的施政理念,根本就没有必要实行雷霆政策,后来长达一百年的社会安定,也证明温彦博的主张并没有不妥之处。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完全就是李隆基的骄傲自满和麻痹大意造成的,这件事不仅不能说明温彦博的主张错了,相反,正是因为国家太安定了,才导致唐玄宗懒政,对国家控制力减弱,爆发内乱。再说了,如果祖先的政策已经不能适用于当时社会,作为君主,应该及时评估、判断,随时调整,而不是固守旧制。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14 02:17回复
    安史之乱跟唐太宗完全无关。唐太宗最终把突厥人外迁出去了。唐太宗短暂内迁突厥人,但是后来唐太宗把突厥人外迁出去了。(某人喷唐太宗内迁胡人,然而事实唐太宗只是把服从唐朝统治的胡人内迁到东汉造成的早就遍地胡人的地方里的一部分,其实刘秀东汉内迁胡人的数量和深入程度远比唐朝内迁胡人严重的多。)
    何况,最关键的是,安史之乱跟内迁胡人无关。唐朝平叛军和安史叛军双方都是既有汉人也有胡人,都是汉人军队为主力,双方的精锐军也是大部分是汉人、少量是胡人。而且安史叛军内部还发生屠胡,其中的汉人军队和高句丽军队(自从被唐朝内迁高句丽人就被同化的跟华夏人一样)屠灭了大量胡人,“令城中杀胡者重赏,于是羯胡尽殪”。
    安史之乱纯粹是唐玄宗过度宠信安禄山、给了安禄山军权加财权加人事任免权的、以及唐玄宗破坏了唐朝定期换节度使的制度导致安禄山能把幽州唐军收买成为自己军队造成的。 在唐玄宗后期之前,唐朝的制度是定期换节度使,使得节度使无法收买其藩镇军队,没有能力发动安史之乱之乱这种规模的叛乱。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河北的百姓和军队都非常忠于唐廷。 唐玄宗前期、中期,河北的百姓和军队都非常忠于唐廷。唐玄宗末期,安史收买了河北军队,但是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河北军队跟着安史造反,但是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叛军南下离开河北时,河北大部分百姓纷纷攻占河北大部分地区,归于唐朝,反对叛军,
    《资治通鉴》:“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其附禄山者,惟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鄴六郡而已。”
    安史之乱其实是安史收买河北军队(包括收买河北的汉人军队)后,联合河北门阀发动的反唐、反平民,被安史叛军屠的最狠的就是河北平民百姓,
    “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馀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
    “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9-14 11:48
    收起回复
      2025-07-12 20:47:26
      广告
      安史之乱跟唐太宗完全无关。唐太宗最终把突厥人外迁出去了。唐太宗短暂内迁突厥人,但是后来唐太宗把突厥人外迁出去了。(某人喷唐太宗内迁胡人,然而事实唐太宗只是把服从唐朝统治的胡人内迁到东汉造成的早就遍地胡人的地方里的一部分,其实刘秀东汉内迁胡人的数量和深入程度远比唐朝内迁胡人严重的多。)
      何况,最关键的是,安史之乱跟内迁胡人无关。唐朝平叛军和安史叛军双方都是既有汉人也有胡人,都是汉人军队为主力,双方的精锐军也是大部分是汉人、少量是胡人。而且安史叛军内部还发生屠胡,其中的汉人军队和高句丽军队(自从被唐朝内迁高句丽人就被同化的跟华夏人一样)屠灭了大量胡人,“令城中杀胡者重赏,于是羯胡尽殪”。
      安史之乱纯粹是唐玄宗过度宠信安禄山、给了安禄山军权加财权加人事任免权的、以及唐玄宗破坏了唐朝定期换节度使的制度导致安禄山能把幽州唐军收买成为自己军队造成的。 在唐玄宗后期之前,唐朝的制度是定期换节度使,使得节度使无法收买其藩镇军队,没有能力发动安史之乱之乱这种规模的叛乱。
      唐太宗唐高宗时期,河北的百姓和军队都非常忠于唐廷。 唐玄宗前期、中期,河北的百姓和军队都非常忠于唐廷。唐玄宗末期,安史收买了河北军队,但是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河北军队跟着安史造反,但是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叛军南下离开河北时,河北大部分百姓纷纷攻占河北大部分地区,归于唐朝,反对叛军,
      《资治通鉴》:“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其附禄山者,惟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鄴六郡而已。”
      原先的常识,现在变成冷知识了,冷知识:安史之乱时,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反对安史叛军。安史之乱是安史收买河北军队(包括收买河北汉人军队)后联合河北某些门阀(例如大门阀崔家等等)发动的反唐、反平民,被安史叛军屠的最狠的就是河北平民百姓。安史叛军屠河北大部分地区的百姓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因为叛军家属几乎都在幽州城里,不在河北大部分地区。(最近又有个东汉吹先来挑事黑唐。)其实古代募兵制导致兵民分离(军队脱离群众),看史料记载来自募兵的东汉军队屠老百姓非常狠(刘秀的军队“屠城三百”,古文字典指出“屠城”的意思就是屠杀城里的人包括屠老百姓。)
      安史之乱其实是安史收买河北军队(包括收买河北的汉人军队)后,联合河北门阀发动的反唐、反平民,被安史叛军屠的最狠的就是河北平民百姓,
      “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馀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
      “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9-14 12:03
      收起回复
        原先的常识,现在变成冷知识了,冷知识:安史之乱时,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反对安史叛军。安史之乱是安史收买河北军队(包括收买河北汉人军队)后联合河北某些门阀(例如崔氏大门阀等等)发动的反唐、反平民,被安史叛军屠的最狠的就是河北平民百姓,
        安史叛军屠幽州城以外的河北大部分地区的平民百姓时丝毫没有心理负担,因为叛军家属几乎都在幽州城里,不在河北大部分地区。(最近又有个东汉吹先来挑事黑唐。)其实古代募兵制导致兵民分离(军队脱离群众),看史料记载来自募兵的东汉军队屠老百姓非常狠(刘秀的军队“屠城三百”,古文字典指出“屠城”的意思就是屠杀城里的人包括屠老百姓。)
        唐太宗时期和唐高宗时期,河北的百姓和军队都非常忠于唐廷。 唐玄宗前期、中期,河北的百姓和军队都非常忠于唐廷。唐玄宗末期,安史收买了河北军队,但是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
        安史之乱时,河北军队跟着安史造反,但是河北大部分平民百姓忠于唐朝,叛军南下离开河北时,河北大部分百姓纷纷攻占河北大部分地区,归于唐朝,反对叛军,
        《资治通鉴》:“于是河北诸郡响应,凡十七郡皆归朝廷。……其附禄山者,惟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鄴六郡而已。”
        安史之乱其实是安史收买河北军队(包括收买河北的汉人军队)后,联合河北门阀发动的反唐、反平民,被安史叛军屠的最狠的就是河北平民百姓,
        “吾与公等事燕,下河北百五十馀城,发人冢墓,焚人室庐,掠人玉帛,壮者死锋刃,弱者填沟壑。”
        “思明兵所向,纵其下椎剽……举河北悉入贼,生人赀产扫地,壮赍负,老婴则杀之,杀人以为戏。”
        安史之乱跟唐太宗完全无关。唐太宗最终把突厥人外迁出去了。唐太宗短暂内迁突厥人,但是后来唐太宗把突厥人外迁出去了。(某人喷唐太宗内迁胡人,然而事实唐太宗只是把服从唐朝统治的胡人内迁到东汉造成的早就遍地胡人的地方里的一部分,其实刘秀东汉内迁胡人的数量和深入程度远比唐朝内迁胡人严重的多。)
        何况,最关键的是,安史之乱跟内迁胡人无关。唐朝平叛军和安史叛军双方都是既有汉人也有胡人,都是汉人军队为主力,双方的精锐军也是大部分是汉人、少量是胡人。而且安史叛军内部还发生屠胡,其中的汉人军队和高句丽军队(自从被唐朝内迁高句丽人就被同化的跟华夏人一样)屠灭了大量胡人,“令城中杀胡者重赏,于是羯胡尽殪”。
        安史之乱纯粹是唐玄宗过度宠信安禄山、给了安禄山军权加财权加人事任免权的、以及唐玄宗破坏了唐朝定期换节度使的制度导致安禄山能把幽州唐军收买成为自己军队造成的。 在唐玄宗后期之前,唐朝的制度是定期换节度使,使得节度使无法收买其藩镇军队,没有能力发动安史之乱之乱这种规模的叛乱。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14 12:05
        收起回复
          怪前人没有什么意思,条件环境都不同,外部情形也不同


          5楼2023-09-14 12: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