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乎上有位袁黑,坚持认为永定门之战满桂被歼是因为“袁崇焕间谍”向后金出卖了情报。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5628721
现反驳如下:
1、《文文肃公日记》卷一,崇祯二年: “十二月十六日。雪止。闻今日四帅出师。又闻申甫兵溃于芦沟桥。十七日。五鼓即闻炮声不绝。心甚惊疑。俄而贺战胜者相属以路几悚。虏只骑不还矣。城中人气回。贵贱皆欣欣快舞。十八日。往朝中。犹以为胜负相当也。午后始知其确。满桂、孙祖寿皆被杀。未曾杀一虏。而我师歼焉。为之短气。为之心战。然而士大夫怡堂如故。即小民亦皆帖然。此不可解。晤钱中堂。明日复欲出矣。迷人不悟。可叹。可叹。过孟长。后刘念臺京兆出城掩骼。云三万余尸而百姓不与焉。”
根据文震孟的记述,“四帅出师”是在十二月十六日。
十二月十五日黑云龙驻防齐化门外,与十六日移驻永定门外是不矛盾的。
2、“袁崇焕军间谍提供的情报”有些可疑。
袁崇焕十二月一日下狱,初三日,祖大寿“东溃”。
当时,京城军民对辽镇兵是很怀疑的,甚至可以说敌视。
锦衣卫满城抓捕“袁崇焕奸细”,甚至闹出七名“奸细”从诏狱里不翼而飞的大乌龙……
而满桂等四总兵出城的人数和具体部署,都应该是军事机密。
以我的军事常识,他们不可能不派斥候肃清周边,放任不明身份的人员刺探军情……
那么问题来了——“袁崇焕军间谍”是怎么躲过内外清肃,得到满桂军的内部消息,并且传递给后金的?
合理推测:后金大概率捕获明军斥候,审讯得到上述情报。
至于“袁崇焕军”,可能是胡乱招供,也可能误传误报,甚至可能是什么人掺杂进去的私货。
读史主要看基本情况,大事很难作假;至于细节,很多未必真实……
3、刚刚查了《满文老档》,原文如下:
天聪三年十二月“十六日,大军自良乡县起行,趋北京城。时沈(申甫)副将率兵六千,迎战於浑河芦沟桥。固遣右翼五旗兵进击,不移时,击败之,擒拿官一员,所获马匹甲胄,取其善者,?其劣者。大军行至距北京二十里外,见有明兵一营。命左翼五旗兵进击,不移时,又败之。是晚营於北京城西南隅。遣副将阿山、游击图鲁什,往视环城敌兵。阿山、图鲁什回告:我等执人讯之,供称北京城永定门南二里外,有满桂、墨云龙及麻登云、孙祖寿四总兵官领马步兵四万、结栅木、四面排列枪炮十重等语。我兵不可惮劳我等十旗行营兵列阵,呼喊齐进。阵斩明总兵官满桂、孙祖寿、副将、参将、游击三十馀人等,千总、把总无数。生擒总兵官黑云龙、麻登云及参将一人。明兵发枪炮如雨雪,我军进击无一死者,岂非天佑乎? ”
在此请问——你从哪里看出“我等执人讯之”是“袁崇焕军间谍”?
读史必须尊重原文原意,不得私自篡改歪曲。
你这种是严重犯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