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吧 关注:22,816贴子:586,616
  • 13回复贴,共1

东风闺门旦赵贞玉代表剧目《双莲记》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双莲记》是1985年由邯郸市春蕾豫剧团,根据黄梅戏同名剧目《双莲记》(1981年)由陈志广进行改编的大型历史剧,反应南宋末年,以安庆保卫战为背景,用悲剧的形式讴歌了爱国者,鞭挞了卖国派。该剧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宋将夏琦及双莲与元帅范文虎在大敌当前战与降的矛盾,一条是金莲与夏琦将军之间的爱情发展,两条线索互相作用,交叉发展,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IP属地:湖北1楼2023-09-10 09:08回复
    全剧共八场戏,分别是:第一场赏莲,第二场惊变,第三场解围,第四场逼女,第五场探监,第六场闹府,第七场救夫,第八场殉难。舞美陈志广,唱腔设计王建民(板胡),音乐王书魁(扬琴),赵贞玉演金莲,李素芹演银莲,陈小霞演夏琦,程如海演范文虎,刘凤君演元帅夫人。


    IP属地:湖北2楼2023-09-10 09:09
    回复
      《双莲记》的故事情节:剧情缘起于花园赏莲,在园中初会,巧妙地把爱情足迹由墙垣之内引向沙场。然后是夏琦小孤山被困,银莲带兵接应夏琦,冲出重围。元军大兵压境,由元帅范文虎带兵把守,范文虎为了自保不思御敌,这时太师贾似道又派师爷程秋禾表明投降意图,正合他意,降敌不仅免受刀兵之苦,自己又可以确保荣华富贵。但是作为大宋的爱国将领夏琦,坚决要守住南宋的国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驱除元军,保住边关。范文虎为了献城投敌,囚禁了主战派大将夏琦,导致金莲探监,剧情发展到第一个高潮,两人之间的误会、言情、明志,一步步把人物引向感情的巅峰。闹府一场,主要表现银莲与父亲范文虎之间的矛盾,紧张之中插入闹剧,不仅深化了人物性格,也充满了生活情趣。但是金莲本是一个深受封建礼教深刻的闺门秀女,在从父从夫的抉择上顾虑重重,不能一下子斩断伦理之情。这时银莲劝姐姐,这样的一个跌宕,令人信服,完成了金莲内心上的转变。从战与投降上的态度上夏琦跟范文虎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随着剧情的发展金莲一步步看清父亲罪恶的本质,在亲情和正义面前,她依然选择了正义和救夫保家卫国的道路。后边剧情突变,范文虎假意让夏琦跟金莲结婚,在大婚之夜欲要用毒酒害死夏琦,毒计被金莲识破,这场戏转的出人意料,令人惊叹。金莲和银莲设法把夏琦从窗户放走,夏琦逃出军营,前去投奔天竺山刘源将军搬兵救安庆于危难。范文虎并不善罢甘休,夏琦刚一出城就被范文虎派人放暗箭射死,一个爱国将士,没有死在沙场,而死在了宋军之手。范文虎为了绝金莲的念想,直接告诉她夏琦已经被暗箭射死,挥手把夏琦的斗篷扔给了金莲,金莲看到她亲自跟夏琦绣上莲花的战袍,不胜悲伤,丈夫已死,国家将亡,父亲强迫她嫁给元朝皇帝,金莲不堪凌辱,抱着夏琦的斗篷跳湖而死,她用死来确保自身的清白。银莲在面对父亲的无耻叛变并导致国家灭亡,亲人因父亲一个个死去,银莲誓死决不投降,拔出佩剑自刎身亡,银莲用死来表明自己的贞洁。降将看到金莲、银莲为国殉葬,激起了他们心中的羞惭,把投降背叛南宋的范文虎杀掉,结束了范文虎卑鄙、奸诈、肮脏的一生。作品的悲剧性让人悲愤,发人深省。整部剧目反应了一种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没有国就没有家,充满着正义感。


      IP属地:湖北3楼2023-09-10 09:10
      回复
        该剧的成功之处在于:一,金莲和银莲人物的心路历程变化复杂而又真实,给人物心理的表演带来了难度,但是也使人物变得生动形象,富有人情味。金莲的扮演者赵贞玉,银莲的扮演者李素芹,积累了二十年的舞台经验,把握人物的性格命运较为贴切,出色地塑造了两位将门少女,一文一武,一静一动,一含一露;二,剧情的曲折变化,文场与武场的交错,充分地展现了不同角色的唱念做打,动静、文武结合,使剧目富于内在的韵律;三,爱国主义情怀激荡着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示着不同人物的忠奸善恶,赋予人物以高尚和卑鄙的灵魂,两种选择,对比鲜明,增加了戏剧性;四,悲剧的震撼力,彻达观众的内心灵魂深处。该剧的悲剧是分两方面的,个人的悲剧表现在金莲、银莲、夏琦、范夫人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为之鸣不平,范文虎的死是死有余骨,令人痛恨,表现了一种家庭的悲剧;同时更重要的是剧情展示了一种国家和社会沉沦倾覆的大悲剧。南宋朝政在太师贾似道的把持下,在师爷程秋禾的推波助澜下,边关元帅范文虎一众国家文武重臣为个人荣华富贵,不顾国家安危,因保全自己,卖国求荣,开城投敌,直接导致南宋王朝的快速灭亡。因南宋政权的不抵抗加速了国家灭亡,大宋子民在战乱中九死一生,整个国家处于在政治的风雨飘摇之中,岌岌可危,充满着悲凉气氛;五,剧作以夏琦、金莲、银莲代表的南宋主战派爱国战将不屈不挠的奋战精神,鼓舞人心,但失败了,他们无畏的英雄气概,爱国爱民,保家卫国的精神,虽败犹荣,跟范文虎为代表的求和派卖国求荣的软骨头形象形成尖锐的对比,使剧目充满着正义性,同时在夏琦和金莲身上还闪烁着为了百姓免遭战乱对和平的渴望,增加了剧情的悲壮感。


        IP属地:湖北4楼2023-09-10 09:11
        回复
          《双莲记》的悲剧性:一,历史性的悲剧。安庆的失守,不是战败,而是内部投降派迫害主战派得手后,把城双手奉献给了元军,这是对腐朽的南宋政权的极大的历史性的讽刺,也因此南宋政权走向了毁灭,沉重的悲凉气氛笼罩全剧;
          二,结局的悲剧性。在殉难一场,夏琦被范文虎派人射死,金莲听到此消息,在父亲威逼下嫁于元朝皇帝,不堪受辱投湖殉难,银莲看到爹爹如此出卖国家出卖灵魂自刎而亡,范文虎最终因为可耻的行为激怒下属把他杀死,结局是家破国亡,令人揪心;三,金莲与银莲的死,代表着一种气节,一种正义的捍卫,尊严的捍卫;四,国破家亡,国家与家庭的悲剧是一致性的;五,夏琦的悲剧是南宋政权时代的悲剧,南宋的政权掌控在奸臣贾似道之手,皇权旁落,贾似道为了苟且残喘,宁肯卖国求荣,作为国家大臣自私自利,品德败坏,毫无底限,爱国英雄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中,只能是死无葬身之地的悲剧式的英雄;六,范文虎的卖国求荣,不惜女儿女婿、夫人的身家性命,充分暴露了他的自私、冷酷和残暴,毫无人性,他的悲剧尤其值得反思。


          IP属地:湖北5楼2023-09-10 09:12
          回复
            该剧最能引起受众同情,打动受众的是它的百姓视点,创作者通过爱国将领夏琦,还有熟读兵书的金莲,他们为抗元而战,为国家安危而战,为了南宋黎民免受战争之苦而战,一种胸怀苍生的悲悯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使该剧的悲剧性具有了审美的普遍性。


            IP属地:湖北6楼2023-09-10 09:12
            回复
              这部戏曲成功之处在于金莲、银莲、夏琦、范文虎四个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曲折跌宕的剧情中,充分地展示人物内心深处的矛盾,自我矛盾和人物之间矛盾的双向交织,矛盾环环相扣,最终成为正义和邪恶之间的斗争。


              IP属地:湖北7楼2023-09-10 09:12
              回复
                首先是金莲。她美丽善良、知书达理、通读兵书,机智沉着,在面对父亲让她劝说夏琦投敌时,表面上的内心波澜一面是亲情,一面是丈夫,这样构成了自我内心上的矛盾;当面对夏琦时,她内心是支持夏琦抗元的,但是夏琦对她有误解,反过来造成她心理上的压力;金莲与父亲之间在对待夏琦的态度上,和对待元军的态度上构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三组矛盾,从人物关系上的矛盾到自我内心上的矛盾,致使金莲的思想包袱非常沉重,在演员把握塑造人物上,准确定位这种心理思想,同时注意分寸的把握。金莲就显得悲情、大义、形象而生动,她的内心世界显得非常复杂和压抑。


                IP属地:湖北8楼2023-09-10 09:12
                回复
                  二,银莲人物的塑造。银莲年纪小,性情直爽,武艺超群,明辨是非,又天真漫烂。她的个性嫉恶如仇,在是与非面前,容不得半点沙子,在大是大非面前,首先克服了亲情的束缚,站在国家与正义的一面,随着剧情的发展,银莲逐渐地成熟起来,银莲个性十分鲜明。


                  IP属地:湖北9楼2023-09-10 09:13
                  回复
                    三,夏琦的人物形象塑造。陈小霞塑造的夏琦的人物形象,光彩照人,跟剧作增添了几分色彩。夏琦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善于排兵布阵,他忠于国家,爱护百姓,为国家为百姓宁肯牺牲个人的生命在所不惜。夏琦面对元帅的叛变投敌坚决予以反对,构成了上下级之间的矛盾,在于家庭构成了翁婿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夏琦是南宋军民中是爱国主战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爱国、牺牲精神令人钦佩。


                    IP属地:湖北10楼2023-09-10 09:13
                    回复
                      四,范文虎的人物形象的塑造,有着他的复杂性。作为父亲面对女儿时,流露出作为父亲的慈爱,在大义面前流露出他的卑鄙、歹毒的个性,在下属面前流露出他的残忍、欺骗、奸诈的个性,在太师贾似道师爷程秋禾面前流露出他的奴颜婢膝、同流合污的个性,在面对强元时流露出他卖国求荣厚颜无耻的个性。范文虎也是有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家庭、亲情与个人安危、荣华富贵面前,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保全自我暴露了他无耻卖国的嘴脸。


                      IP属地:湖北11楼2023-09-10 09:13
                      回复
                        剧目为双莲记,既是在赏莲时看到的真实的畸形莲花——金莲与银莲,又是指她们姐妹二人自此改名为金莲、银莲,再一个是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姐妹二人的品性,所以双莲是有三重含义的。


                        IP属地:湖北12楼2023-09-10 09:13
                        回复
                          太师贾似道的作用。贾似道虽然在剧中没有出现,但是他是全剧中影响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他代表着南宋政权的一种态度,投敌卖国的一种态度思想,国家在这样人物的权力笼罩下,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种悲剧色彩中。


                          IP属地:湖北13楼2023-09-10 09:13
                          回复
                            该剧多次演出结束后,观众沉浸在的剧情中坐着良久而不忍离去,剧情把观众给深深地吸引住了。豫剧《双莲记》演出后,得到了豫北、河北省观众的好评,同年在河南音像社进行全剧录制。后来桑振君又对金莲的唱腔进行把关梳理,增加了很多桑派的东西,河南电台后来又进行了录音,金莲银莲的唱腔均有赵贞玉完成。在赵贞玉退出舞台后,陈小霞保留了该剧的上演,扮演里边的金莲,网上有她主演的全剧视频。


                            IP属地:湖北14楼2023-09-10 09: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