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族吧 关注:32,570贴子:258,668

论家世重要还是文凭重要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喂熊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9-06 14:58回复
    现在网上流行一个话,叫「穷人家孩子成熟的晚」,不懂人情世故,不懂社会艰难,所以很难适应社会,很多人都对此深深认可。
    说实在的,能吹着空调,喝着可乐,轻松的刷手机看到这种信息认可这类观点的人,其实都不属于「穷人」。
    真正的穷人,从小就操心生计,就补贴家用,就各种营生买卖都干,真正体会过贫寒食不果腹的感觉,ta根本就没有这种奢侈来所谓的体会人生,只会想着抓住一切的机会往上爬,特别的重视一份简单的小的机会,不论是读书,还是工作。
    真正成熟晚的人,恰恰是那种不太穷,家境可以支撑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社会对外界的一切都从不接触毫无经验又总觉得自己是大学生有一定优越感的人。
    但这类人的家境又不太富,只能支撑他们读书,不能支撑他们毕业了找份好工作,需要靠自己独立来应对成年人的各种难题,从小到大都没有过任何独立的经验,当然就无所适从,难以适应,继而感慨穷人家孩子成熟晚了。
    因为家境的不太富裕,同时又不太贫穷,撑不死饿不着,从小到大娇生惯养,基本物质比如吃饱穿暖彻底满足了,没有过真正体会到极度贫寒和食不果腹的艰辛,更没有体会过独自承担家庭重负的艰难。
    所依他们对于改变自己,改变现状,跃升发展,自然也就停留在表面而已,并没有发自内心的渴望和动力。
    这部分人想要的并不是成功,因为成功很累,很艰辛,而这种艰辛他们从小到大都没体会过,不用担心吃不饱饭,只需要装装样子努力读书家长就让他们随便去了。
    他们想要的,其实是成功所带来的轻松,光鲜,荣耀。
    在读书的时候,我不需要操心生活,不需要关心社会,不需要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不需要搞清楚人情世故,不需要勾心斗角阴谋诡计,不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重负,更不需要担心身边人的强势,高压。
    我甚至学习成绩都不太好,只是中等偏上,考个普通本科而已。
    但因为考上了,所以家里人都为了喝彩,夸赞。
    现在我毕业了,有没有一种办法,让我延续之前的老路,继续不需要关心社会,操心吃喝,处理复杂人际关系,不用面对压力和强势,就可以让我继续之前读书时候的轻松,无忧无虑,并且获得考上以后别人对我的称赞和表扬呢?
    当然所有的小镇做题家和自认为是穷人的网友,都不会认为自己之前读书时代是「轻松」,他们只会觉得自己过的无比充实,踏实,认真,极度的「努力」。
    只是这种努力能不能不要换,可不可以像以前一样,不操心吃喝,不担心未来,不关心社会,不处理人际关系,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9-06 14:58
    收起回复
      2025-07-03 04:54:45
      广告
      不面对强势高压,按时有生活费,每天吃饱喝足,无忧无虑,按部就班工作一下,就跟上学时候一样,然后就可以得到我想要的一切了,成功,富有,轻松,体面,尊重,光鲜,钱和女人,或者说事业和爱情。
      可不可以呢?
      所以你看,面对成功这件事,大部分人的态度,都是共通的:
      回到过去,或者留在过去,永远不要改变,改变对我来说太痛苦了。
      用一个时髦话来说,叫「永远停留在舒适区」,但却又能让我得到想要的一切。
      为什么我没有用舒适圈这个词,
      这是因为对于互联网「假穷人」来说,自认为自己成熟晚是因为家境差,衣食无忧不关心外界的任何东西只是读书就可以了的人属于穷人。
      他们的读书岁月,他们的过去,的确很舒适。
      但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他们的过去,就不舒适了,完全不属于舒适圈。
      比如每天早上起床就得切50斤猪草的人,
      比如遭受过校园霸凌的人,
      比如大学期间就要自付生活费的人,
      比如每天要走10里以上山路去上学却连鞋子都买不起的人,
      比如每顿饭只能以土豆充饥米饭都吃不上的人,
      比如从小到大在自己的家乡就格格不入没有任何人可以理解自己的人,
      比如从小就饱受富人亲戚同学的白眼和炫耀的人。
      这样的人,他们的过去就完全不舒适,反而充满了苦难和挫折磨难。
      这样的人,一旦得到了可以改变命运的机会,就会无比的珍惜,并且表现的非常优秀。
      而自认为自己成熟晚的假穷人,和各种小镇做题家,他们的过去是无忧无虑,按时有人打生活费吃喝无忧甚至可以谈恋爱玩游戏的。
      他们自然不会想着珍惜现在,改变自身,
      他们一辈子的格格不入,难以适应的根源,其实就在于一点:
      希望可以回到过去,回到自己擅长的那段岁月。
      但过去无法回到,自己擅长的事情永远无法重来。
      所以这种格格不入,难以适应,就只能持续一辈子了。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9-06 14:59
      回复
        转自微信公众号恶魔奶爸的年轻人已经不可能赚到大钱了是不是该安心躺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9-06 14:59
        收起回复
          硬要选的话家世重要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9-07 14:45
          回复
            都不重要,基因最重要,废物父母生废物孩子,只要父母基因优秀,家里再怎么穷,再怎么受打击,低谷都有希望有出头之日。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9-17 06:40
            收起回复
              家世吧


              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9-17 16:52
              回复
                文凭是国家给予没有家世的孩子,一个可以与有家世的孩子掰手腕的机会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3-09-21 17:24
                收起回复
                  2025-07-03 04:48:45
                  广告
                  身强与身弱。身强则心性格局能力就好。有家世运气环境风水宝地的加持那就更如虎添翼了。要是把握住天时地利人和那就直接一飞冲天了。事在人为,人的际遇与成就往往都是各方因素综合后的结果。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3-09-23 08:19
                  回复
                    能看完贴子再说话嘛!你这文凭真水,还动不动就问候别人母亲,心理素质实在是太差,缺少大风大浪的历练。心性,格局,能力,家世,运气,环境,天时,地利,人和,过去几十年和古今中外能成功的,这些因素占比比较大。而活到老学到老终身学习是必要的,读书混个文凭不是必要,它只是历史的特殊情况。有数据表明,当代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已经达到2.2亿了,但在中国,是不可能有这么多的优质岗位提供给他们的。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社会竞争的激烈,已经无法靠死读书混个文凭就可以找到个好工作了。社会上混得好的,很多都是有硬实力的人。大部分人是分不清死读书混文凭和终身学习终身进步这两件事的区别的,例如说你。这也代表了大学扩招后大学文凭的含金量的极速下降。偏执极端,没有教养,喜欢从一个极端跳到另外一个极端,不会综合各种因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很多为了扩招而增设的没有技术含量的文科专业出来的水货,往往都具有这个特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9-25 10:37
                    回复
                      监狱中的鄙视链,原来是这样。
                      曾有人当着我的面说,只有英雄的子女才值得帮助,罪犯的子女谁管他们的死活?
                      不普通人类实录(我在监狱当志愿者)
                      我是一名监狱帮教的志愿者,除了协助监狱对人进行思想教育之外,更重要的工作是帮扶服刑人员家属和帮助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
                      我见过27岁就已经坐牢12次的惯偷,也见过出狱后被寺庙收容的花臂大哥,笑眯眯的朝我双手合十,说:随喜赞叹。
                      在接触了越来越多的服刑人员之后,我意识到,监狱里的犯人其实也分三六九等。
                      顶层的是学历高、有文化的人,他们可能进行了职务犯罪或者经济犯罪。这些人在监狱里最沉默、最疏离,也是狱警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们入狱前后的落差巨大,想不开轻生的几率也最高。
                      我见过在我面前痛哭流涕的前任银行行长,他跟我说他的孩子恨他,自从他入狱之后,子女的每一封信都极尽的讽刺和咒骂。
                      也曾见过一位曾在政府担任要职的经济罪犯,祖上还是老红军,入狱之后他便再也不愿和家人联系。交谈时,他小心翼翼的问我能不能替他给家里打个电话。
                      在鄙视链第二层的是暴力犯罪。
                      这类人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在狱中也依旧飞扬跋扈,喜欢炫耀自己曾经的暴力行径。说实话,强奸犯并不会像美剧里演的那样受到所有人的鄙视。
                      相反其他犯人还会跟他开玩笑说:是不是你没有把人服务好,所以才被告了?
                      在我看来,监狱仿佛就是一个极端浓缩的男权社会,慕强,崇拜权力和暴力,物化女性。
                      大奸大恶的人在里面受到敬仰,反而是小偷小摸的人会处在鄙视恋的底端,就好像是你怎么才这么点能耐。
                      还有一位犯人是老年犯,他们的故事是我不愿意最不忍心去了解的。
                      我接触过一位身患癌症的老人,是一名退休教师,她的儿子40多岁,一旧在家啃老,还欠下了高额的网贷。她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只能去偷盗。
                      还有一位是我在女子监狱里遇到的奶奶。她被丈夫家暴多年,一直不敢离婚。疫情期间,家里没有经济来源,年过60的她被丈夫逼迫去卖银,一次十块。
                      每次听到这种故事,我都会深刻的理解什么叫生活所迫。也许真的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改变自己的生活。
                      犯人在监狱里待久了,性格就会发生畸变,逐渐形成一种监狱人格。除了屈从,卑微,敏感的一面之外,监狱人格的另一个面相就是极端的自负。
                      我见过很多服刑人员,他们因为和社会脱节太久,信息闭塞而逐渐变得异想天开,好高骛远。比如初中学历的犯人拉着我们大谈出去之后准备如何投资风口进行创业,年入百万。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3-09-25 11:10
                      回复
                        正是这群少年犯,让我见识到了人性中纯粹的恶。
                        我曾经做过一名15罪男孩的司法陪护,他的罪名是带头轮女干了一个比他年纪更小的女孩。
                        当我问他有没有想过这件事会对女孩带来多大的伤害时,他头也不抬的反问我:是不爽吗?是我没让她满足吗?
                        那些暴力犯罪的少年们,面对我们时大多态度恶劣毫无悔意,唯独讲起他们的犯罪经过时,细致入微,滔滔不绝,甚至热血沸腾,个个都觉得自己是港片里的古惑仔。我从他们兴奋的目光背后,看到了一种杀人只为练练胆的无知的残忍。
                        监狱外,谎话连篇的人。
                        除了监狱里的犯人,监狱外的服刑人员家属其实也一直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因为往往一个家庭中只要有人犯罪入狱,社会就会用教导无方的罪,绑架服刑人员的父母,长辈。对以血脉相承的逻辑,打压着他们的子女。让他们在被迫承受的异样眼光的同时,还要对抗无尽的自我怀疑和深深的羞耻。也因为如此,在接触服刑人员家属的过程中,我听过的谎话不计其数。
                        最常见的就是在被走访时,家属会因为羞于承认而谎报了家人罪行。比如把贩毒说成肇事逃逸,把轮女干说成喝酒打架,就是害怕我们志愿者在听了那些罪名之后转头就走。其实这些谎话都很容易拆穿,我们只是不愿去破坏那脆弱的体面,但另一种谎就不能容忍了。
                        之前有一犯人的妻子跟我哭诉,自己的两个儿子在学校被老师歧视,甚至被教导主任殴打,还跟我看了视频。我当时听完义愤填膺,直到当地教育局亲自出面解释,我才知道事情的真相,原来那一家人根本就是三代恶霸。
                        爷爷从前就是村里的老村霸,村里面要修路办厂都需向他交保护费。孩子的爸爸也是扫黑除恶期间被抓的涉恶人员,两个孩子才上初中就已经成了校霸,勒索欺压同学,勾结校外闲散人员在校门口收保护费。
                        那个视频其实是校领导出面在驱赶那些小混混,加上有些高年级同学帮着老师一起才发生了我在视频里看到的那一幕。
                        这种拿我们的善良当枪使的人也不是个例。我还走访过一个奶奶,她的儿子因为诈骗进了监狱,她一个人带着孙子生活。她住着自己名下三万一平的公寓,却谎称这是她租的,沟通时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我们给她捐款。我们走后啊,她竟然还以我们的名义去要挟居委会给她加更多的福利和关注。
                        还有的人,一次走访后就赖上我们。有一位服刑人员的妻子,在接受了我们机构的一次捐款之后,依旧以各种理由问我要钱。甚至有一次她直接站在菜场的摊位前给我打电话,让我给她转买菜的钱。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3-09-25 11:11
                        回复
                          遇到这样的人确实令人又愤怒又心寒,但依旧有更多的家庭是值得我去帮助的。
                          监狱外,离群索居的人。
                          最开始接触那些服刑人员子女时,看他们生活条件困难,我主要是为他们捐赠物资。后来我遇到一个男孩,他因为父亲入狱而遭受校园霸凌。我见到他时,他被同学打到鼻梁骨折,整个鼻子歪向一边。和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因为羞于启齿家里的情况,一直瞒着没有报警。
                          那时候我才慢慢意识到,比起经济援助,司法方面的援助,才是服刑人员家庭更需要。
                          很多家庭在家人犯罪入狱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像这样,躲起来,因为害怕周围人的闲言碎语。
                          见过太多这样的家庭,在亲人出事后的很长时间都处于一种应激的状态,焦虑、敏感、高度紧张。
                          之前有一位父亲跟我说,自从他的儿子进去之后,他每次出席社交聚会都会压力很大。别人寒暄时问一句你儿子最近在干嘛都会让他草木皆兵。
                          那位父亲曾经是一名立过很多功的军人,退役之后也有体面的工作和社会地位,却因为儿子涉毒入狱,顶不住心理压力,和妻子搬家,换手机号,动辄不见任何人。
                          曾有人当着我的面说,只有英雄的子女才值得帮助,罪犯的子女谁管他们的死活?但在我看来,他们只是一群不得不自我流放的离群索居人。他们向外界发出的求助信号往往比常人更加微弱,所以更需要有人来做这些信号的放大器和接收器。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9-25 11:11
                          回复
                            从地域上分析。
                            西北地区因为人口扩张和历史原因,自然环境已经被破坏得很严重,不太适合宜居,是中国经济最差的地方。华北地区例如说以农业为主有着一亿总人口的河南地区,历年都是分数高竞争烈但录取低的地方。
                            而东北地区因为历史和自然原因人口不断外流,高考门槛低但高等教育质量也差。
                            小镇做题家小镇做题家,说的是只有在华中和西南这两个靠近沿海发达地区的人,才有可能就近进城打工,获得在家乡获取不到的高收入和开明眼界,才有资本和远见送娃去读书。高考改变命运的人普遍出在这个群体中。
                            而以上海江苏浙江为主和福建广东为主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一二线城市众多,人民生活水平优越,文教水平发达。普通人不用挤高考也能有个收入还过得去的工作,有钱人多以从商从政出国为目标。
                            在一二线城市里,文凭对人的影响没法达到到一考定终身的地步,所以综上所述,从地域原因来看,投胎到哪家世好不好依然比文凭重要。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9-25 14:39
                            回复
                              2025-07-03 04:42:45
                              广告
                              决策秘密
                              跟你们说个决策的秘密真相,其实决策也是二八原则。就是你这辈子80%的财富收益,其实都取决于你做了20%正确决策。
                              例如你找对了工作,跟对了人,买对了房。人生就是不断在决策的过程,每天都在决策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找什么样的工作,结交什么样的朋友。
                              但大部分人其实分不清决策的优先级。把大部分的经历放在吃喝玩乐这种无关痛痒的决策上面。但对人生真正有影响的创业、找工作、结婚这重大决策又非常的草率。
                              比如有人卖房去创业,小白下重仓,想一出是一出。
                              那你知道为什么大佬都是不拘小节的吗?因为那80%无关痛痒的决策,想怎么样都无所谓。只有碰到那20%关键的决策,你才能够看到他拿出来的真正水平。以上这这些高阶的心法谋略,如果带给你思考了,给我点个赞,因为其实真正能从底层杀出来的人,一定能够切身体会到我到底在说什么。
                              文凭只是个敲门砖,而且也只是培养打工人的地方。只教谋生技能和不教成功和做人的本领。而成功是个人心性,格局,能力,家世,环境,运气,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原因因素的综合体。而除去不可控的运气天赋等因素,其他都依赖于家庭教育。孟母三迁的典故和三字经里面讲的子不教,父之过,教不学,师之惰,昔贤母,善教子,孟断机,岳刺字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除天赋异禀者,大凡成才之人都脱离不了家庭教育和物质支持。即使运气不好流年不利,有家庭支撑和没家庭支撑的人也是天差地别。而且小孩一无所知,其人生道路多赖父母给他做决定,而人的人生道路往往是由决策而不是努力和文凭决定的,所以说好的父母能让你一飞冲天,差的父母能让你半生坎坷。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3-09-25 14: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