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记 铁 匠 铺
谚语云:磨刀不误砍柴功。说的是好的工具就是生产力。今天我们的家庭主妇们,想烹饪出一桌精美的菜肴,好的刀工,是烹饪艺术的第一关。而具备一套好的刀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说到这里,我们广德的居民,都会想起“小南乡”菜刀的好处来。
“小南乡”,是广德人对原梨山乡的昵称。上世纪,“小南乡”人打制的刀具、石磨臭豆腐、竹工艺日用品、竹工艺体育用品、手工三六裱纸,等等。这些传统的手工艺品,曾充斥广德的市场,走进千家万户,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十年前,我有幸结识了张复村打有“伏”字印记的菜刀,便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年总是替亲友和熟人购买几十把“伏”牌菜刀,并乐此不疲,几十年如一日。
“小南乡”菜刀近百年来远近闻名,而张复“陈记铁匠铺”刀具却是“小南乡”刀具的经典之作。“陈记铁匠铺”的大师傅陈忠贤,是个刚过不惑之年的大汉。他的爷爷陈有多是浙江永康人,其祖父辈就以打铁手艺好在当地闻名。一九二四年,陈有多兄弟三人来到广德桃山,甘溪沟等地。第二年,他又搬到了张复村,开起“陈记铁匠铺”;解放后,他的独生子陈士祥继承父业;上世纪七十年代,梨山乡人民公社成立“梨山公社铁业组”,聘请陈士祥为技术指导,十几年时间,他教授了十几个徒弟;改革开放后,“铁业组”解散,他又带领三个儿子从新开起了“陈记铁匠铺”。今年陈士祥已是六十四岁的老人,看着三个儿子一心一意继承他从祖辈那儿传承下来的独门技术,老人脸上常挂着满意的笑容。
陈士祥的大儿子陈忠贤,算起来应该是“陈记铁匠铺”的第五代传人,他和笔者是有二十几年交情的朋友了。他小学还未毕业就跟父亲当起了学徒。像一块采自深山的铁矿石,经过千锤百炼,终于成为一块好钢。他带领二弟陈贤德,三弟陈贤元在全面继承先辈们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二零零零八年,在柏垫镇政府的支持下,“陈记铁匠铺”菜刀申请广德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获得通过。陈贤忠师傅是个性情豁达的人,他毫无保留地介绍了各种刀具的制作工艺流程和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购材料、烧火(第一次煅烧)、建火(第二次煅烧)、打磨等四个主要过程,二十七道工序。首先,是在市场上选购原材料。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刀口的锋利,主要是用在刀口上的钢材质量的好坏。怎样辨别钢材质量的优劣,陈师傅没有学过物理化学知识,但他凭得是经验,眼一看,手一摸,便八九不离十了;其次把选好的材料放在炉灶中高温煅烧,并从烧火的温度和时间上掌握和判断钢、铁的性子(成分)。这就是“程记铁匠铺”传统工艺的核心技术所在。其实质上,刀刃的用料必须是高炭钢,既具有硬度又经久耐磨。所以没有十几年的实践经验,想凭肉眼就能判断钢材的成色是不可能的。陈家兄弟,凭着几代人的努力和传承,个个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再次,就是建火。建火就是把第一次锻打的雏形经过淬火处理后再回炉煅烧。这个过程就像一个好的厨师煎鱼一样,既文不得又武不得,火候必须掌握的恰到好处。此时出炉的胚子经过精心捶打出形后,再一次作淬火处理。这前后两次淬火,也是非常讲究的,处理的好,就能达到不夹灰,不掉口,不卷口;最后,就是打磨了。这个过程就有十几道工序,主要的是双锵双磨。就这样,二十几道工序完成后,一把崭新铮亮,锋利无比的刀具就摆在我们面前了。
铁匠铺的师傅们完成这二十几道工序,使用的工具就有二十几样,主要有炉灶、鼓风机、铁墩子、大锤、小锤、边锤、长钳、短钳、扳手、锉子、铲子等,近年来,他们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还购置了打毛铁用的空气锤,打磨用的沙轮刨光机。他们生产的刀具,除了最出名的菜刀外,还有各种锄头、钉耙、篾刀、弯刀、砍刀、切纸刀十余种。特别是老二陈贤德师傅打制的切纸刀,具有直、薄、快的特点。长江中下游诸省手工造纸业基本上都是使用他打制的切纸刀,真算得上是独门功夫了。
“陈记铁匠铺”的刀具。主要是手工制作,每个师傅每天也只能打制七、八把,全年生产万余把。产品不仅行销江南诸省,曾远销东北和内蒙,还多次被广德人作为礼品馈赠给日本、台湾和东南亚的客人。前几年,他们曾在桃州镇、杭州等地设过门市部,但都因货源不足而撤销。有一次,我同陈贤忠师傅谈心,鼓励他进一步打响牌子,扩大规模,拓展市场,他却一口说不行。我问为什么,他说,他们打铁,干的是力气活,图不得半点懒,耍不得半点奸。当年的“铁业组”,就是求快求多,砸了牌子。而现在的年轻人,没几个愿意干这又累又脏的活。况且,原材料贵,刀具的利润又薄。虽然成品是供不应求,但盲目扩大规模,必然粗制滥造,降低质量,这违反了“陈记铁匠铺”几代人恪守的信条。陈师傅最后很朴实地说:“陈家铁匠铺的牌子不能在我们手上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