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张力吧 关注:378贴子:2,863

回复:颈椎不好怎么办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7、 注意双下肢有无肿胀, 如肿胀为深静脉血栓出血, 不要在活动, 要稍抬高患肢, 并请医生检查。
8、 如活动后肢体肿胀, 有青紫色, 则有可能有肌腱裂伤或骨折出现, 要停止活动, 并请医生检查。


16楼2023-08-30 10:49
回复
    9、 盖被时, 足下要放一软枕, 使得关节保持90°, 不要用被压足部, 防止造成足下垂。
    1 0、 病人的体位一般为侧卧、 仰卧位, 如果骶尾骨部有压疮, 也可俯卧位。 当然, 病人病情稳定后也可采用坐位。 任何体位的变换, 必须经医生护士指导过遵照执行。 一般说头颈、 胸、 腰部不应有扭动,各种体位均应有软垫支持, 并且保护骨突出部, 应使姿势稳定。


    17楼2023-08-30 10:49
    回复
      2025-07-19 19:57:41
      广告
      后提到中医调理方面。传统中医认为,“足少阴肾经”是人体内部与足部相连结构最为密切地区之一,并且与全身其他器官密切相关。因此,在中医调理方面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式来刺激“足少阴肾经”,促进全身气血留行并达到治愈效果。


      18楼2023-08-30 10:50
      回复
        最后提到就医建议方面。如果以上措施都不能有效改善你的情况,则需要考虑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进行诊断和治疗。此外,在前往医院之前需要注意收集好自己相关资料并告知医生自己所有情况及用药情况等信息以便更好地开出治愈方案。


        19楼2023-08-30 10:50
        回复
          总之,针对“双脚醒目”这个话题我们从多个角度介绍了其原因分析以及预防措施,并提供了多种实用方法帮助大家缓解相关问题。如果您正在遭遇类似困扰,请务必根据以上内容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善!


          20楼2023-08-30 10:50
          回复
            如自己判断疑似肌张力高最好去医院儿科或康复科做全面检查。 如有
            必要(特别是出生时脑部缺氧婴儿), 做脑部核磁共振检查, 看看脑部是
            否异常。


            21楼2023-08-31 11:05
            回复
              宝宝肌张力高危害大, 轻的导致肌肉生长不均匀, 重的导致走路姿势
              异常, 如内八字或 X 腿, 甚至撅屁股走路。 所以, 肌张力异常的应早发现
              早干预早治疗。 通常宝宝 3 个月 应能体检发现, 4 个月 以内的治疗成为早
              期干预, 一般治疗效果好, 好转迅速, 能彻底治愈, 不影响以后运动发展。
              最晚应在一岁半以前予以纠正治疗


              22楼2023-08-31 11:05
              回复
                治疗方法: 主要以按摩和康复训练为
                主, 辅助以游泳治疗、 电疗等。 如脑部受损明显应针灸或打脑活素针治疗。
                家庭护理: 天天坚持婴儿被动按摩操, 上举、 平举和胸前交叉双臂练
                习、 双腿轮流蹬车轮式练习、 手握脚踝转动脚和腿脚面贴小腿练习。


                23楼2023-08-31 11:06
                回复
                  2025-07-19 19:51:41
                  广告
                  注意
                  应拿捏力度, 动作要轻柔, 切勿用力过度伤到婴儿骨头。 可以在练习的同
                  时放舒缓轻音乐, 帮助婴儿放松。 常给婴儿洗澡和游泳有很强的肌张力的
                  发育过程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屈肌张力增高, 随着月龄增长肌张力逐渐减低
                  转为正常。


                  24楼2023-08-31 11:06
                  回复
                    所以一些不太严重的痉挛性脑瘫, 在 6 个月 以内肌张力增高并
                    不明显, 有时
                    造成诊断困难。 但一些严重的痉挛型脑瘫患儿仍可在 6 个月 以内表现
                    出肌张力增高。
                    痉挛性脑瘫肌张力增高表现为"折刀式", 但需注意在检查时如反复连
                    续多次屈伸肢体, 则"折刀"的感觉逐渐不太明显。 手足徐动型在 l 岁以内
                    往往无肌张力增高, 随着年龄的增加
                    而表现出来, 常呈"齿轮状"或"铅管状"。


                    25楼2023-08-31 11:06
                    回复
                      强直型表现为"铅管状"肌张力
                      增高。 共济失调型肌张力不增高, 肌张力低下型则表现为肌张力低下, 关
                      节活动范围增加, 但腱反射活跃或亢进。 检查肌张力时要注意, 一些
                      年龄较大病程较长的患儿, 由于关节挛缩, 以致关节活动受限, 不要误认
                      是肌张力增高。


                      26楼2023-08-31 11:07
                      回复
                        三、 姿势异常
                        脑瘫患儿异常姿势多种多样, 与肌张力异常及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关。
                        1。俯卧位 由于紧张性迷路反射延缓消失, 婴儿时期(3~4 个月以后)
                        表现为俯卧位时屈肌张力明显增高, 四肢屈曲, 臀部高于头部; 或不能抬
                        头, 双上肢不能支撑躯干, 肩部着床, 臀部高举; 或上肢内旋、 屈曲, 两
                        手握拳, 下肢伸直, 内收内旋, 足尖朝内; 也可表现为一侧异常, 一侧上
                        肢肘关节屈曲、 腕关节屈曲, 图中所示为左侧受累。


                        27楼2023-08-31 11:07
                        回复
                          3。 由仰卧位 牵拉成坐位小儿仰卧位, 检查者握住小儿双手, 缓缓从
                          仰卧位拉成坐位, 观察在牵拉过程中姿势的变化。 正常小儿 4~5 个月 时
                          头即不再明显后垂, 两上肢能主动屈曲。 3~4 个月 以后的脑瘫小儿可表现
                          为躯干拉起, 但头后垂; 一侧下肢伸直, 足跖屈; 双下肢均伸直伴足跖屈;
                          一侧上肢正常, 呈屈肘动作, 另一侧伸直; 牵拉时不经坐的过程直接成为
                          直立姿势; 头极度后垂, 脊柱背屈。


                          29楼2023-08-31 11:08
                          回复
                            4。 直立位 正常 3~4 个月的小儿当扶其腋下呈直立悬空位时, 表现
                            为双下肢屈曲, 6 个月 扶成直立位时, 下肢能支持体重。 脑瘫小儿直立悬
                            空位时往往两下肢内旋、 伸直、 足尖下垂, 两下肢由于内收肌张力增高表
                            现为两腿交叉呈剪刀状。 脑瘫小儿直立位时, 头、 脊柱、
                            足跟往往不能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 髋腰部侧弯; 或表现为两大腿内
                            旋, 膝半屈, 下肢呈 X 形, 足尖着地。


                            30楼2023-08-31 11:08
                            回复
                              2025-07-19 19:45:41
                              广告
                              当其大量凋亡必然产生轴突脱髓鞘改变, 进而
                              影响残余神经功能, 使神经组织进一步恶化。 而脊髓有效组织的完整
                              性是脊髓功能存在的组织学基础


                              31楼2023-09-02 11:4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