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郭敬明的妈妈在银行工作,因为多给客户一百元,而被罚了赔偿,并且额外扣了一百块工资。他说,妈妈为此流了两个晚上的眼泪,那个时候她的月工资只有一百二十块。
在他大概七岁的时候,爸爸买了人生里第一件有牌子的衬衣。花了不小的一笔钱,“但是爸爸笑得很开心,他站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着镜子里气宇轩昂的自己。”这些事情,让他意识到,“这些都是和钱有关系的,钱带来开心和伤心。”
现在,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有着多种身份,偶像作家、公司老板、杂志主编……让人惊讶的是,每一样他都做得非同一般,并且在这些身份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然而,大家看到的多是他风光和时尚的一面,常常忽略其背后的努力和艰辛。中国作家首富郭敬明在接受了《怀尧访谈录》独家专访时,袒露内心世界,表达从未表达的观点,对于一些和他有关的热点话题也首次作出回应。
“他比新闻联播的影响力还大” 吴怀尧:今年除了主编杂志,你还推出了被媒体视为转型之作的《小时代》,借用Web1.0的信息概念,以自己主编的《最小说》为阵地,采用连载方式拉近了与年轻读者的距离,并为今后每年一部的序列做了伏笔。相比之前的作品,这次你想突破什么?
郭敬明:每一本书我都想去做新鲜的东西,每一本书我都想要不一样的感觉,这一本我是希望给别人跨媒体的阅读感觉。
吴怀尧:能否解释下,什么是跨媒体的阅读感觉?
郭敬明:比如读者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脑海里全部是电视剧的节奏和画面。我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按照电视剧的节奏来写,我甚至会把配乐都描写出来。每一集是固定的容量,固定的时间长度,跟现实生活中的时间是同步的。所以大家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看小说像看电视剧一样。我觉得大家之所以能这么讲,就证明我的尝试是成功的,听到这样的反馈还是很开心的。
吴怀尧:我曾经问过你,在和朋友相处时,最看中他们的什么品质,你说“努力和勤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竭尽全力”,由人及己,说说你自己的理想。
郭敬明:关于写作的理想,我大部分都完成了:成为一个作家,出版自己的书,受到读者的喜爱。这些我大部分都做到了,可能没有做到的就是拿一个茅盾文学奖,我觉得那太遥远。另外一个方面,我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作家的同时是一个优秀的出版人。我的公司成立两年了,明年就是第三年,在这期间,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最小说》的不断变化以及明年的大改版。如果谈到真正的理想,我希望在青春文学,或者是青春文化、青少年文化这一块,涉足的领域会越来越多,而不是郭敬明编了一本杂志而已。
吴怀尧:在作家和商人中间,你更偏向于哪种角色?
郭敬明:作家和商人我没有完全把它们对立起来,当书籍还摆在书店里贩卖,当书本背后依然标注着定价,作品就依然还是一种商品,商品只有被购买了,才具有价值。否则,标榜得再厉害的作品,失去了购买力,就什么都不是。当然你可以认为精英文化永远都是小众的东西。但是,能被小众购买,也是价值。对我自己而言,成为一个优秀商人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小时候就对金融、文化产业链很有兴趣,当我自己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时候,就希望我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到更大,让别人认为郭敬明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优秀的商人。
吴怀尧:我想听听你对作家的定义?
郭敬明:我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广泛意义上讲,出版了作品就是作家,但是如果狭义一点,我觉得真正优秀的作家,不应该只是昙花一现,他应该是有持久的影响力。
在他大概七岁的时候,爸爸买了人生里第一件有牌子的衬衣。花了不小的一笔钱,“但是爸爸笑得很开心,他站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着镜子里气宇轩昂的自己。”这些事情,让他意识到,“这些都是和钱有关系的,钱带来开心和伤心。”
现在,这位年仅25岁的年轻人有着多种身份,偶像作家、公司老板、杂志主编……让人惊讶的是,每一样他都做得非同一般,并且在这些身份之间,切换自如,游刃有余。然而,大家看到的多是他风光和时尚的一面,常常忽略其背后的努力和艰辛。中国作家首富郭敬明在接受了《怀尧访谈录》独家专访时,袒露内心世界,表达从未表达的观点,对于一些和他有关的热点话题也首次作出回应。
“他比新闻联播的影响力还大” 吴怀尧:今年除了主编杂志,你还推出了被媒体视为转型之作的《小时代》,借用Web1.0的信息概念,以自己主编的《最小说》为阵地,采用连载方式拉近了与年轻读者的距离,并为今后每年一部的序列做了伏笔。相比之前的作品,这次你想突破什么?
郭敬明:每一本书我都想去做新鲜的东西,每一本书我都想要不一样的感觉,这一本我是希望给别人跨媒体的阅读感觉。
吴怀尧:能否解释下,什么是跨媒体的阅读感觉?
郭敬明:比如读者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脑海里全部是电视剧的节奏和画面。我在描写的时候,也是按照电视剧的节奏来写,我甚至会把配乐都描写出来。每一集是固定的容量,固定的时间长度,跟现实生活中的时间是同步的。所以大家才会有这么强烈的感觉,看小说像看电视剧一样。我觉得大家之所以能这么讲,就证明我的尝试是成功的,听到这样的反馈还是很开心的。
吴怀尧:我曾经问过你,在和朋友相处时,最看中他们的什么品质,你说“努力和勤奋,为了自己的理想而竭尽全力”,由人及己,说说你自己的理想。
郭敬明:关于写作的理想,我大部分都完成了:成为一个作家,出版自己的书,受到读者的喜爱。这些我大部分都做到了,可能没有做到的就是拿一个茅盾文学奖,我觉得那太遥远。另外一个方面,我在经营自己的公司,我希望自己是一个作家的同时是一个优秀的出版人。我的公司成立两年了,明年就是第三年,在这期间,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包括《最小说》的不断变化以及明年的大改版。如果谈到真正的理想,我希望在青春文学,或者是青春文化、青少年文化这一块,涉足的领域会越来越多,而不是郭敬明编了一本杂志而已。
吴怀尧:在作家和商人中间,你更偏向于哪种角色?
郭敬明:作家和商人我没有完全把它们对立起来,当书籍还摆在书店里贩卖,当书本背后依然标注着定价,作品就依然还是一种商品,商品只有被购买了,才具有价值。否则,标榜得再厉害的作品,失去了购买力,就什么都不是。当然你可以认为精英文化永远都是小众的东西。但是,能被小众购买,也是价值。对我自己而言,成为一个优秀商人也是我从小的一个梦想。我小时候就对金融、文化产业链很有兴趣,当我自己可以从事相关行业的时候,就希望我在这个领域可以做到更大,让别人认为郭敬明不仅仅是一个优秀的作家,同时还是一个优秀的出版人,优秀的商人。
吴怀尧:我想听听你对作家的定义?
郭敬明:我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广泛意义上讲,出版了作品就是作家,但是如果狭义一点,我觉得真正优秀的作家,不应该只是昙花一现,他应该是有持久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