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缅语吧 关注:187贴子:1,992
  • 16回复贴,共1

收集表示“明”、“白”之意的同原詞ing...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漢語:
“明”:mrang
“白”:brak
英語:
bright、blank
法語:
blanc、brilliant


1楼2010-08-09 22:05回复
    我只知道mrang在缅文里是马的意思


    IP属地:广东2楼2010-08-09 22:24
    回复
      另外藏文的黑nag倒和“涅”是同源的。


      IP属地:广东3楼2010-08-09 22:31
      收起回复
        回复:2楼
        上古“mrang”和“mrag”一定有滑音。
        不知藏文裏“mrang”的詞源來自什麼語系,我聽說上古華夏語“馬”的發音來自印歐語系,與英語的“mare”同源。


        4楼2010-08-10 17:56
        回复
          最早养马的是什么民族?


          IP属地:广东5楼2010-08-10 22:05
          回复
            吐火罗笑而不语。
            A5
            突厥。


            IP属地:海南6楼2011-12-14 16:19
            回复
              谁来研究下“犬”这个词,据说也是超语系同源词


              7楼2012-01-31 21:43
              收起回复
                以前看过这个词的文章,据说语源来自印欧语。


                8楼2012-02-01 08:48
                收起回复
                  英 canine, 法chien, 德 Hund, 汉 犬, 白kuan, 古宗 khyi,


                  9楼2012-04-09 11:09
                  回复
                    看不懂,呵呵。


                    IP属地:四川10楼2013-01-30 13:16
                    回复
                      Swadesh 100核心词中有“白色”(white),但不包括“明白、聪明、光亮、显著”之类的派生词。
                      藏文颜色类基本形容词:
                      dmar_po 红色 (可能由me“火”、'bar_ba“燃烧”所派生)
                      ser_po 黄色 (该词无疑由gser“黄金”所派生,嘉绒语“黄色”即是ksər_po)
                      dkar_po 白色 (该词可能由kha_ba“雪”所派生)
                      sngon_po 蓝色、青色 (词根:sngo“青菜”)
                      ljang khu 绿色 (本义:“苗秧”)
                      nag po 黑色 (本义:“黑、黑暗”)
                      藏语这些颜色词大多与汉语不同源,可见汉藏分化时汉藏对颜色的认知方式是不一致的。其中藏语“黑色”是取自本义,其他均由某些相关自然物派生而来。
                      值得注意的是,藏缅语其他颜色词表现的形式是五花八门没有定式,但“黑色、黑暗”却高度一致地表现为同源形*nag (nak),且许多藏缅语民族崇尚黑色、民族名亦是“黑”义,如:弥药羌、纳西族、怒族、彝族、哈尼族、基诺族、纳木义、木雅,就连汉族也被藏民称作“rgya_nag”(“黑夏”,黑色的外族人),孔夫子亦认为“夏人尚黑、殷(商)人尚白”,可能表征了原始藏缅语民族是一个崇尚黑的民族集团。
                      专家认为,藏文nag与汉语【涅】同源。汉语【涅】是指黑色淤泥(通泥)或黑色矾石,可作黑色染料。
                      黄树先《词义发展的几个问题》:
                      例10.“泥”~“涅”
                      借“泥”为“涅”。说见“白沙在泥”(卷三十二《经文假借》761页)。
                      “白沙在泥,与之俱黑。”家大人曰:“泥”读为“涅”,谓黑色,亦非泥沙之泥也。《论语·阳货篇》:“涅而不缁。”孔注:“涅可以染皂。”《淮南·俶真篇》曰:“以涅染缁,则黑于涅。”《洪范》正义引《荀子》作“白沙在涅”,犹《论衡》之言“白沙入缁”也。《史记·屈原传》“泥而不滓”(索隐“泥”亦音“涅”,“滓”亦音“缁”),即《论语》之“涅而不缁”,故知“泥”为“涅”之借字也(述闻卷十一“白沙”条,283页)。
                      王氏父子说“泥”即“涅”字是正确的。我们认为,“泥”和“涅”不仅仅是同音假借,还有语义上的联系。
                      “涅”或作“埿”“泥”,“涅而不缁”,孔安国注:“涅”,可以染皂,言至白者染之于涅而不黑。沈涛说,《后汉书·隗嚣传》:“贤者泥而不滓。”《隶释》费凤碑:“埿(即泥字之别)而不滓。”《隶续》廷蔚仲定碑:“泥而不宰(即滓字之省)。”是汉时引《论语》皆作“泥而不滓”,与何本异……是古论正作“泥而不滓”,其作“涅而不缁”者,当是鲁论(沈涛《论语孔注辨伪》,《续清经解》卷628,第3册,151页)。
                      “涅”,《说文》:“涅,黑土在水中者也。从水土,日声。”段注:“按水部曰:淀者,滓垽也。滓者,淀也。土部曰:垽者,淀也。黑部曰:?谓之垽。垽,滓也。皆与涅义近。”(552页)《广雅·释器》:“涅,黑也。”(1076页)又作动词,染黑。《论语·阳货》:“涅而不缁。”(2525页)奴结切。
                      藏文nyag-nyig“污物,灰尘”,snyigs-ma“不纯的沉淀”,缅语n@ats“灰尘”,加罗语ants@nek“灰尘”,snek“泥泞的”,迪马萨语dz@ini“灰尘”。藏缅语*n(y)ik(白保罗1972#235)。
                      藏文nyag-nyig“污物,灰尘”,snyigs-ma“不纯的沉淀”,跟nyag有联系的是nag“黑”。请看吴安其先生的材料:“黑”,藏文nag,独龙语nA/55,缅文nak,坦库尔那加语katSik,博嘎尔珞巴语kaùjaN有同源关系。景颇语“黑”tSaN33<*düaN<*g-nak,达让僜语mAN53<*g-nAN,阿博尔语jo-raN。-N尾和-k尾交替,*-n-演变为-r-(吴安其2002:151)。
                      王氏父子引《史记·屈原传》“泥而不滓”,索隐“泥”亦音“涅”,“滓”亦音“缁”。表示黑色的“缁”亦跟表示尘土的“滓”有联系。
                      “滓”,《释名·释采帛》:“泥之黑者曰滓。”(223页)杨树达先生说,《说文》:“滓,淀也。从水,宰声。”按文从宰声者,宰之为言兹也。《说文》:“兹,黑也。从二玄。”(杨树达《释滓》,《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11-12页)。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涅
                      【zdic.net 汉 典 网】
                      黑土在水中也。从水从土日声。奴结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黑土在水中者也。者字依论语释文补。论语孔注。涅可以染皂者。按水部曰。淀者,滓垽也。滓者,淀也。土部曰。垽者,淀也。黑部曰。谓之垽。垽,滓也。皆与涅义近。从水土。日声。奴结切。十二部。
                      上古拟音【涅】
                      中古声母 泥 中古声调 入 中古开合 开
                      中古韵母 屑 中古摄 山 中古等 四等
                      高本汉 niet Ⅺ/7部 李方桂 nit 质
                      王力 nyet 质 白一平 nit 质部
                      郑张尚芳 niig 质2部 潘悟云 niig 质2部
                      反 切 奴结
                      注 释 字见《说文》


                      IP属地:湖北11楼2013-01-30 22:0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