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吧 关注:252,833贴子:4,748,276
  • 12回复贴,共1

本博/准研究生如何选择导师?老油条指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最近有不少人私信询问,问题包括且不限于分流应不应该选本博班,选冶金或者能动在保研时区别大不大,已经进到本博班/刚刚考研上岸如何搜索导师信息避免掉坑等等……我将在这个贴子里展开聊聊,最后还会说说磕盐常用的一些提高效率的工具,缓更,供各位参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8-04 12:44回复
    本楼用于目录整理,顺便@雨光ლ 这不给加个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8-04 12:45
    收起回复
      2025-07-21 00:06:52
      广告
      0.1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读博?
      好像今年的分流已经结束,不过不影响我马后炮分析一波
      个人认为除软件、计算机等就业仌专业以外,其他理工科专业都应读研以摆脱辣鸡工作岗位,毕竟硕士毕业要求不太高,能考上研就有毕业能力,只看自己摆不摆。
      但读博不同,时长4年起步封顶8年有延毕风险;30岁前工资普遍很低甚至不如带专进厂拧螺丝;必须有硬成果才能毕业,同时导师拥有最高生杀大权;毕业后进高校肉眼可见的越来越卷,进工业界细分方向不匹配可能也有障碍。
      那么啥样的人推荐读博,啥样的人适合直接本博?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判断方法:
      a.最重要的,自己是不是那块料。设想这个场景:为了搞懂别人论文里的一句话或一个公式,查资料看文献反复推敲一礼拜;做实验/做仿真做不出好结果不断调试最后发现同行抢先投中了文章自己前功尽弃;导师甩手掌柜,自己英文水平一般也得硬写论文,不停被拒……如果这些场景你完全能接受,并且为得到新发现甘之如饴,那你适合直接本博(加粗加大字号),并且你由于个人原因而延毕的概率很小,通常本博加起来8年左右即能顺利毕业,一个27岁上下的年轻博士前途无量。
      b.迷茫型选手,大一对自己的钻研精神和忍耐力没把握,我的建议是争取保研机会,可能到大四时会想明白一点,到时可以保研直博(4+5年);刚上硕士想明白的话,可以硕转博(4+1+4年);硕士快毕业时想明白的话,可以考博(4+3+4年),比直博多费几年时间,但更稳妥。
      c.原生家庭条件差的,完全不适合读博,努力考个好学校研究生,读完硕士赶紧出来搞钱吧。
      d.屁股底下长刺坐不住,放荡不羁爱自由的,千万别读博,否则纯粹是受罪。最多读完硕士就工作,于人于己都好。
      以上,自己归类属于哪类人,方便提前做好人生规划。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8-04 13:28
      回复
        0.2冶金、能动保研时的区别大不大?
        根据我的观察,区别不大。开冶金专业的学校没几个,冶金保外基本就是去能动或者材料专业,据称往届还有去了微电子的。
        所以最要紧是争取保研机会,并根据个人意愿提前培养相关能力,比如编程、流动仿真、热仿真等,有可能的话提前进实验室水水混个经验,这些能力本科学的那几门课根本不涉及。
        剩下要做的就是大胆联系老师,兴许碰上个对眼的就等于转专业成功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3-08-04 13:42
        收起回复
          1.常见的导师有哪几类?
          1.1功成名就的大牛
          一般都有各种头衔或者预备拥有头衔,比如院士、杰青、长江、千人等,是普通人仰望的存在,在学界基本说一不二,论文挂他名字可以升两个分区投
          这类导师的特点是巨忙无比,基本没空带学生,新生硕博都交给手下小导师甚至博士师兄带,如果有闲心亲自指点也只是大方向上的指引,你眼前的小问题他不会负责解决,甚至到毕业答辩都不知道你是他学生。
          这类导师适合爱折腾(指学术上鬼点子多愿意尝试),有主见,个人能力强且打定主意读博走学术路线的学生,背靠大树好乘凉,入学就做好直到博士的规划,狠狠的利用组内资源(钱、设备、导师人脉)给自己堆成果,兴许入了大佬法眼,下一个力推的就是你。只想混个文凭的学生不建议报大牛导师,否则将会纠结着过很多年,到时找个实习都不被允许,去企业也用不太上大牛的资源。
          进组后:
          a.大概率会承接组里的传统方向,用祖传设备祖传经验继续往深做,主打一个省心,“这片林子里有兔子且师兄们也正在打”,够用功就能出sci级别的成果。
          b.中等概率在大的基金项目下做新的小方向,大牛的基金本子已经给你指明了方向,“这片林子我看好了,兔子大大的有,你自己去打”,借鉴组内现有成果努力创新,以后这个小方向的开山大师兄就是你。
          c.小概率被大牛的某次天马行空带到纯新的无基金项目支持的新方向,这是最倒霉的,“直觉告诉我这林子里可能有兔子,你去探探”,所有经验和设备都要你一个人从0摸索,很可能掉进深坑,还是爬都爬不出来的那种,建议抱紧小导师大腿蹭蹭别人的课题,别在一棵树吊似,最终影响毕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3-08-04 23:44
          回复
            1.2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年龄35~45,刚刚获得各类青年头衔(杰青、优青、青千、青拔、万人计划等等),或者年龄在30岁上下,名校毕业or海归博士,正在冲击这些头衔。
            这类导师特点是个人能力极强(无论是交际还是科研能力),处在事业上升期,刚拿到大基金项目急需出亮眼成果,或者刚进学校处在非升即走的考核指标下,哪怕把自己扔进炉子里也得炼出几篇10.0+的sci来撑门面。
            他们可以是1.1的大牛组里的小导师,也可以是正在建立独立小团队的青椒,投到这类导师门下大概率会手把手带你入门做实验发论文,甚至送你个普刊一二作当见面礼
            这类导师组里人不会很多,也基本不用学生探索新方向,适合0基础但听话能吃苦、且有读博意愿的学生。只要跟着干,别做不出结果就整学术不端那一套,至少研究生三年不会缺论文,人品好的老师甚至愿意用小论文挂名给你堆出个国奖,还能培养起良好的科研习惯,成为开山大师兄。毕业时导师没法带博士也愿意推你去更高平台读博,导师能带博士则有机会硕转博一路读到底。0读博意愿的混子同样不适合这类导师,倾向于享受生活的学生也不太适合,这类导师通常希望学生可以跟他一块儿996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3-08-05 18:37
            收起回复
              1.3公司老板型
              一般年龄偏大(45岁以上),已经是教授职称或者甘愿呆在副教授职称上躺着,心思放在接横向项目上,有的甚至自己开了公司,组内学生基本等于员工,廉价劳力。
              此类导师相比前两种导师的学术色彩弱很多,可以通过学院官网的教师名录里看他在研项目更多是与xx公司的合作项目还是国自然、省科技厅项目来辨别。
              此类导师优点是工程经验丰富,对炼丹水论文那一套不感冒,适合倾向于硕士毕业就工作的学生,进组后去公司的时候多,去学校的时候少,约等于提前开始接触工程项目,毕业时可以通过导师人脉找到对口的公司岗位无缝衔接。缺点是学生很可能一篇小论文都发不出,毕业时凑大论文工作量得吃点苦
              不适合有点学术抱负的学生。读研期间做的工程项目不需要多高深的创新知识,更多的是扯皮和重复性劳动,读博需要自己联系学校,导师在这方面人脉较弱。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3-08-05 19:05
              回复
                1.4闲云野鹤的放羊型
                有老而弥坚的就有老而躺平的,包括行政职务到年龄退下来的、一路走行政路线最后也获得正高职称的、拿到终身教职直接躺了的几类导师(最后这类也可以很年轻),他们年轻时或许也很拼,但现在总归是想要逃离纷争了
                适合混子的导师终于出现了此类导师最多接一些教改或者咨询项目,对学生基本上放养,只要不惹事就行,所以混文凭的老哥们有充足时间风花雪月、考证考编、兼职实习,与之相对的,如何达到毕业要求是个大问题。我认识一个老哥硕士三年游遍全国各省,最后浪到延毕,属实难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3-08-06 21:57
                回复
                  2025-07-21 00:00:52
                  广告
                  最近做了个小手术正躺医院回血,努力更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3-08-09 00:11
                  回复
                    2.如何有效获取导师信息?
                    ①学院官网-教师名录,如冶金学院是在院官网的师资队伍板块。这是最官方权威的渠道,但信息维护靠导师自觉,有很多上年纪的懒得更新,信息还停留在五六年前
                    从这里可以提取到的有效信息如出生年份(推算年龄,优青门槛38岁前,杰青门槛45岁前)
                    职称与帽子(是否正处在升教授/拿帽子的关键时期,决定着导师拼的程度)
                    教育背景(是否博士?毕业院校?是否有海外经历?决定着导师拥有的基本人脉,想去海外读博尽量找有海外经历的导师)
                    所在研究团队(独立小团队或大牛团队的小导师)
                    行政职务(校、院长、系主任、苏记等等,决定他投入在学术上的程度)
                    获奖情况(科技创新类的奖多不多,决定导师能力硬核程度)
                    在研基金项目(横向<企业项目>多还是纵向<各级科研项目>多,有多个在研项目的话,你进组后的生活多半不会太拮据)
                    学生情况(直接带着名字搜知网或WoS,看产出论文数量、质量,以及导师是否抢学生一作)
                    联系方式(可能会精确到办公室地点,官网没写邮箱的话可以在任意一篇论文的通讯作者信息中找到)
                    在这里给制冷系韩宗伟老师竖一百个大拇哥,信息及时更新,又多又全,搜过的都说好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3-08-09 00:13
                    回复
                      ②知网高级搜索(姓名+单位),可以检索老师发表的中文期刊及专利,顺藤摸瓜可能会找到他的学生姓名,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论文也就能搜到了。这对了解导师课题组的具体研究内容很有帮助。
                      不会吧,已经是天临4年了,不会还有人不知道知网怎么用吧?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8-09 00:19
                      回复
                        ③google学术/web of science/pubmed等英文渠道,同样用姓名+单位搜。偏学术、英文期刊发文量高的导师很可能有researchgate个人页面或google学术个人页面,这个也靠个人维护,以袁双老师为例,只要找到个人页面就省心了,列出的文章都是他本人发的,基本不会有错漏。
                        Tips1:英文搜索时需要注意老师常用的姓名表达方式,以张无忌为例,英文名可能是Zhang Wuji, Wuji ZHANG, Zhang W J等等,可以通过教师个人简历里的论文作者名字写法来确认,尽量搜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3-08-09 00:35
                        回复
                          ④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直接找在读学生问导师情况,这个是相当必要的,有可能导师的某些习惯严重触碰你的雷点(如要求学生996且打卡上下班、办公室安监控、给他家里干杂活、爱喝酒抽烟、对学生0指导、博士有延毕传统等)。祝愿各位都能成功规避武汉爸大那样的**导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3-08-09 00: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