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最近刚刚通关少林门派剧情,可以说难度比血犼教的难了不知多少倍。剧透的话也不至于,个人感觉是既有喜悦,也有遗憾。
喜悦的是我猜对了,是达摩的剧情(不过99%的人都猜得出来是达摩),而且也有把主要视野关注到佛学和哲学那一块,不再是一般武侠的爱恨情仇。而且整个故事也很带感,讲清楚了一个中心论点——要以自己为真法,以自己为皈依处。
遗憾的是,整个剧情虽然以“习武有违佛法”为切入点(新老僧众辩论),但后续却并未对此展开或者论述。我认为茄子应该和我想的一样,也就是“以禅入武”是关键(否则也不会一开始就抛出这样的问题)。但之后却没有下文,不免可惜。
(同人作品)各门派创始人故事(自创)
自(口)创(嗨)门派支线加门派融合功法
大家可以看看我上面的两个帖子,当时门派剧情连头像都没出,我只能硬猜,不过达摩有典故有迹可循,我猜的还算准,尤其是第一个,我写了鞋子、拓拔尊者以及面壁,不过我当时猜的是面壁9年,没想到游戏里达摩更牛面壁几天就出来了。我在我的故事中一直尝试回答“以禅入武”这个问题,但也只能浅尝辄止;我以前还试着看了一点佛经,不过佛经说理的部分很少(明显不如马哲),夸耀佛陀威能的部分很多(比如金光怎么怎么样,佛法怎么怎么样),就没看下去。
我认为少林的剧情归根到底还得从“以禅入武”入手,否则只解决一个“不着眼外相,佛法源自本心”的问题,并不足以让少林兴盛(而且这个道理过于浅显,我不信堂堂方丈不懂这个)。一开始年轻僧众也是因为无法解释习武为何的问题而离开,但后面也只是达摩提了几句,仍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太吾倒是说:“我明白了”,明白了个蛇皮,我看是不懂装懂。
到底怎么看待“以禅入武”和“以武入禅”,我认为才是重中之重,欢迎各位吧友各抒己见。
喜悦的是我猜对了,是达摩的剧情(不过99%的人都猜得出来是达摩),而且也有把主要视野关注到佛学和哲学那一块,不再是一般武侠的爱恨情仇。而且整个故事也很带感,讲清楚了一个中心论点——要以自己为真法,以自己为皈依处。
遗憾的是,整个剧情虽然以“习武有违佛法”为切入点(新老僧众辩论),但后续却并未对此展开或者论述。我认为茄子应该和我想的一样,也就是“以禅入武”是关键(否则也不会一开始就抛出这样的问题)。但之后却没有下文,不免可惜。
(同人作品)各门派创始人故事(自创)
自(口)创(嗨)门派支线加门派融合功法
大家可以看看我上面的两个帖子,当时门派剧情连头像都没出,我只能硬猜,不过达摩有典故有迹可循,我猜的还算准,尤其是第一个,我写了鞋子、拓拔尊者以及面壁,不过我当时猜的是面壁9年,没想到游戏里达摩更牛面壁几天就出来了。我在我的故事中一直尝试回答“以禅入武”这个问题,但也只能浅尝辄止;我以前还试着看了一点佛经,不过佛经说理的部分很少(明显不如马哲),夸耀佛陀威能的部分很多(比如金光怎么怎么样,佛法怎么怎么样),就没看下去。
我认为少林的剧情归根到底还得从“以禅入武”入手,否则只解决一个“不着眼外相,佛法源自本心”的问题,并不足以让少林兴盛(而且这个道理过于浅显,我不信堂堂方丈不懂这个)。一开始年轻僧众也是因为无法解释习武为何的问题而离开,但后面也只是达摩提了几句,仍然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太吾倒是说:“我明白了”,明白了个蛇皮,我看是不懂装懂。
到底怎么看待“以禅入武”和“以武入禅”,我认为才是重中之重,欢迎各位吧友各抒己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