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佛(上)
夏日天长,早早的天光便放了亮,城外小路上孤零零一顶青纱小轿缓缓行来,前后两个轿夫只埋头行路,走着的一个丫鬟不时四下看看,贴了轿帘说上几句,声音既轻且快,远远也听不分明。
一时路走到头,却有一处香火缭绕的庵堂,上书“静慈庵”三字的,丫鬟忙叫轿夫落轿,又忙上前拍门,片刻便有个小尼僧开门出来,看看外面,了然道,“可是来上香求子的施主?”
丫鬟忙道,“我家夫人正是为此前来,还请小师傅行个方便。”
小尼僧念了声佛,又看一眼轿夫,道,“夫人与姐姐可入内堂与我家师傅说话,这些男子却是不行的。”
丫鬟便又回轿边,如此这般的说了,只听轿内软软娇音道,“这是正理,万没有男子随随便便进庵堂的。冬儿,就你我二人进去吧。”
那冬儿应了声,伸手挑开轿帘,又忙着伸手过去,只见一只涂了鲜红蔻丹的芊芊玉手搭上,轿内的夫人缓步而出,望了匾额上静慈庵三字,微微一笑,袅袅婷婷的行了个万福礼,道,“烦请小师傅引领奴入内堂,面见尊师。”
顾盼间神采精华,只觉朝阳之下越发光彩照人,连小尼僧也有些看得呆了。
进得内堂,却见一中年尼僧正闭目诵经,听得小尼僧通报,方回头看了那主仆二人,淡然道,“贫尼便是静慈庵的主事,法名唤作慧明的,不知夫人如何称呼?”
那夫人未语先笑,一双美眸秋水般灵动,“原来是慧师傅,慧师傅好。奴夫家姓赵,娘家姓岳。”
慧明点头道,“原来是赵夫人,赵夫人好。赵夫人也是桐城人家吗?”
赵夫人脸色一黯,道,“奴并非桐城本地人氏,因听闻贵庵香火灵验,才特意赶来的。”
慧明念了声佛,道,“不敢称什么灵验,总归是夫人们的心诚,这才感动菩萨,赐下麟儿。”
赵夫人亦合掌道,“奴自问心诚不输旁人,还请慧师傅多多指点。”
慧明点点头,又叫小尼僧招待冬儿,自己领了赵夫人往供奉正堂去了。
拈香祝祷了半日,慧明又命赵夫人写了生辰八字压到香炉底下,方才领她出来。
一路上,慧明又道,“不知赵夫人家中作何营生?”
赵夫人闻言轻叹道,“可不就是这营生不好吗?我们那当家的,天南海北的做生意,一年倒有多半年不在家,偶然回来也不过一半日的便走……”说着拿帕子擦擦眼角,仿佛拭泪一般,又道,“若不求菩萨保佑,奴几时能怀上孩子?”
慧明又念了声佛,左右看看无人,又道,“这拈香祝祷,要一连十天不能间断,不知夫人在桐城可有亲眷家可以居住吗?”
赵夫人道,“没有,只好寻间客栈住下了。”
慧明道,“夫人毕竟是女子,又只带了一个丫鬟,住客栈多有不便,如不嫌弃,也可入住本庵后院的厢房,惯常也有外地来的香客,女眷多有住下的。”
赵夫人想想,也便应了。慧明便唤小尼僧过来,先叫打发了门口轿夫,又着人来收拾了一间上等的厢房。
那赵夫人留神打量,见房中摆设精巧,装饰风流,不免有些纳罕,慧明又叫冬儿出去打水,自己却趁空悄声向赵夫人道,“夫人可知,为何我这庵堂如此灵验?”
赵夫人道,“自然是心诚则灵。“
慧明笑道,“这旁的事,有诚心或许还能办的,只这子嗣之事……夫人也是过来人,只有诚心哪里能行?“
赵夫人染了鲜红蔻丹的手指一抖,捏了帕子掩面道,“慧师傅一个出家人,怎么说起这些话来?”
慧明却道,“夫人不用抹不开面子,想夫人的夫婿常年在外,难道还能一直素着?相好的早不知有几个了!他做初一,夫人做十五又有何妨?”
赵夫人双手扭着帕子,却不言语。慧明冷眼看着,只觉她心里已有七八分肯了,又道,“夫人这个年纪,这个相貌,神仙一样的人,大好青春怎可辜负?不是贫尼夸口,在本庵烧香的夫人娘子们,多半都有此事,不过各取所需,聊解寂寞罢了,算什么大事呢?”
赵夫人扭捏半天,小声道,“那……那对方……”
慧明忙道,“多是路过此地的客商,多则停留半月,少则三、五天,贫尼可安排夫人先见一面,夫人肯了方好。”
夏日天长,早早的天光便放了亮,城外小路上孤零零一顶青纱小轿缓缓行来,前后两个轿夫只埋头行路,走着的一个丫鬟不时四下看看,贴了轿帘说上几句,声音既轻且快,远远也听不分明。
一时路走到头,却有一处香火缭绕的庵堂,上书“静慈庵”三字的,丫鬟忙叫轿夫落轿,又忙上前拍门,片刻便有个小尼僧开门出来,看看外面,了然道,“可是来上香求子的施主?”
丫鬟忙道,“我家夫人正是为此前来,还请小师傅行个方便。”
小尼僧念了声佛,又看一眼轿夫,道,“夫人与姐姐可入内堂与我家师傅说话,这些男子却是不行的。”
丫鬟便又回轿边,如此这般的说了,只听轿内软软娇音道,“这是正理,万没有男子随随便便进庵堂的。冬儿,就你我二人进去吧。”
那冬儿应了声,伸手挑开轿帘,又忙着伸手过去,只见一只涂了鲜红蔻丹的芊芊玉手搭上,轿内的夫人缓步而出,望了匾额上静慈庵三字,微微一笑,袅袅婷婷的行了个万福礼,道,“烦请小师傅引领奴入内堂,面见尊师。”
顾盼间神采精华,只觉朝阳之下越发光彩照人,连小尼僧也有些看得呆了。
进得内堂,却见一中年尼僧正闭目诵经,听得小尼僧通报,方回头看了那主仆二人,淡然道,“贫尼便是静慈庵的主事,法名唤作慧明的,不知夫人如何称呼?”
那夫人未语先笑,一双美眸秋水般灵动,“原来是慧师傅,慧师傅好。奴夫家姓赵,娘家姓岳。”
慧明点头道,“原来是赵夫人,赵夫人好。赵夫人也是桐城人家吗?”
赵夫人脸色一黯,道,“奴并非桐城本地人氏,因听闻贵庵香火灵验,才特意赶来的。”
慧明念了声佛,道,“不敢称什么灵验,总归是夫人们的心诚,这才感动菩萨,赐下麟儿。”
赵夫人亦合掌道,“奴自问心诚不输旁人,还请慧师傅多多指点。”
慧明点点头,又叫小尼僧招待冬儿,自己领了赵夫人往供奉正堂去了。
拈香祝祷了半日,慧明又命赵夫人写了生辰八字压到香炉底下,方才领她出来。
一路上,慧明又道,“不知赵夫人家中作何营生?”
赵夫人闻言轻叹道,“可不就是这营生不好吗?我们那当家的,天南海北的做生意,一年倒有多半年不在家,偶然回来也不过一半日的便走……”说着拿帕子擦擦眼角,仿佛拭泪一般,又道,“若不求菩萨保佑,奴几时能怀上孩子?”
慧明又念了声佛,左右看看无人,又道,“这拈香祝祷,要一连十天不能间断,不知夫人在桐城可有亲眷家可以居住吗?”
赵夫人道,“没有,只好寻间客栈住下了。”
慧明道,“夫人毕竟是女子,又只带了一个丫鬟,住客栈多有不便,如不嫌弃,也可入住本庵后院的厢房,惯常也有外地来的香客,女眷多有住下的。”
赵夫人想想,也便应了。慧明便唤小尼僧过来,先叫打发了门口轿夫,又着人来收拾了一间上等的厢房。
那赵夫人留神打量,见房中摆设精巧,装饰风流,不免有些纳罕,慧明又叫冬儿出去打水,自己却趁空悄声向赵夫人道,“夫人可知,为何我这庵堂如此灵验?”
赵夫人道,“自然是心诚则灵。“
慧明笑道,“这旁的事,有诚心或许还能办的,只这子嗣之事……夫人也是过来人,只有诚心哪里能行?“
赵夫人染了鲜红蔻丹的手指一抖,捏了帕子掩面道,“慧师傅一个出家人,怎么说起这些话来?”
慧明却道,“夫人不用抹不开面子,想夫人的夫婿常年在外,难道还能一直素着?相好的早不知有几个了!他做初一,夫人做十五又有何妨?”
赵夫人双手扭着帕子,却不言语。慧明冷眼看着,只觉她心里已有七八分肯了,又道,“夫人这个年纪,这个相貌,神仙一样的人,大好青春怎可辜负?不是贫尼夸口,在本庵烧香的夫人娘子们,多半都有此事,不过各取所需,聊解寂寞罢了,算什么大事呢?”
赵夫人扭捏半天,小声道,“那……那对方……”
慧明忙道,“多是路过此地的客商,多则停留半月,少则三、五天,贫尼可安排夫人先见一面,夫人肯了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