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了这层意思,回头再来看“书写”和“受持读诵”的意思,就好理解多了。先说“受持读诵”吧。受,就是我们真正明白了金刚经所指向的实际理地,证到了我们的金刚佛性。但是这个证到,不是彻彻底底,原原本本的,就好比禅宗所说的破了初关,才是悟道,后面还要修道,还要证道。这个悟道,我们每个人悟的程度都不一样,最彻底的悟道是法华经的龙女,顿悟成佛,大部分人都做不到的,当下悟了,一会儿又迷了,叫做悟后迷。所以我们要好好修行,要让自己不要再迷了,这个就是持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里面,我们很难做到随缘起用,比如我们打坐的时候能够花开见佛了,下了坐,遇到了现实生活的事情,就在事项上被带着跑了,这个时候我们要修道啊。这个就是读,读就是依样画葫芦。依什么样啊,依我们的金刚佛性,依我们的妙明真心,随缘起用。可能读着读着,就走神了,就为境所迁了,这个时候要提起观照,回归自性,再读。再往前走,可以安住本位,任用自如了,就是“受持读诵”的诵,已经滚瓜烂熟了,任何时候都安住在我们的金刚佛性上面,没有烦恼,没有众生,只有常住真心。
明白了“受持读诵”,再看“书写”,也就好理解多了。书写什么啊,是文字吗?不是,是我们依照我们的佛性,它就是我们的“笔”,我们只要认认真真的拿着我们的“笔”,就是依照我们的佛性,首先要证到我们的金刚佛性,然后随缘起用,这个叫做“书写”。“书写”也可以有不同的境界,比如,刚学毛笔字,要临摹,就是明白了真心,但还不能做到任用逍遥,还是会起烦恼心,这个时候要继续用功。到了打成一片的时候,就像书圣王羲之,草圣张旭,每一个字,已经深深的印在脑海里,随意写出来,都是精髓。佛就是这样的,心无挂碍,永永远远,随时随地的心无挂碍,不需要刻意的做作,任意的举动,都是自自然然,洒洒脱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