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来自一个很玄的检举。
3 月29日,一个“诈板的”(搞诈骗的)被请进了达县公安局南外派出所。他
想将功赎罪,便搜肠刮肚地交代自己认为可能是犯罪的所有事情。讲了半天,见讯
问的警察并不很感兴趣,一阵搔首拍脑后,他又说:“我还知道达川11地区二招待
所厨师邓达茂前不久买了一台25寸的长虹彩电。”讲完这句,也许是他自己都觉得
算不了什么,便打住了话头。讯问者对他的吞吞吐吐有些生气了:“拿钱买电视有
啥问题?少东拉西扯,老实点!”
“诈板的”怕落个“不老实”,想了想赶紧补充道:那彩电是从王传贵那里买
的。顿了顿,他有点卖关子地问:你知道王传贵吗?
没等一脸迷惘的警察回答,“诈板的”便自问自答地介绍起来:王传贵,又名
王贵,29岁,达县赵家镇农民。前几年,因盗窃17辆自行车被判刑5 年,去年刚
“毕业”。据说,出来后又干了好几起大“业务”……
“诈板的”有板有眼地讲了许多有关王传贵的事。但大多是“据说”、“听说”,
对王传贵卖给邓达茂的彩电,“诈板的”也只“估计是偷的”。
按说,这种太玄的检举只能当龙门阵听听,但南外派出所所长蒋绍财却觉得
“诈板的”讲的情况有一定价值,应该查一下,就把侦查任务交给了所里的何流涛。
崇尚痴迷于福尔摩斯的何流涛看上去文静得有点书生模样,但这文静中却充满
着机敏和智谋,在短短八年的警察生涯中,他连破好几起有影响的大案。后来,在
介绍自己是如何侦破王传贵等8 名犯罪嫌疑人盗窃8 台电视、1 部电话、1 个计时
器。若干香烟等物,且案中有案新案套旧案的大案时,何流涛脸上始终漾溢着一种
得意的微笑。但3 月29日那天,在所长办公室接受任务时,这位一级警司却在心中
暗暗叫苦:又摊上了一桩无头公案!
侦破案件总少不了人证、物证,案犯作案时间、地点、手段等等要素,可所长
交办的案子这些要素一样也没有——没有盗窃和被盗窃者,没有失盗现场,没有失
盗报案等等,惟一知道的只是王传贵将价值4000余元的彩电以1300元卖出,价格便
宜得有些离谱,极可能是偷来的。但这仅仅是一种怀疑和推测,而怀疑和推测是无
法作为证据去法办王传贵的。何警官明白,一切都须从头开始。
首先急需找到的是王传贵。在人海茫茫的城市里找一个有丰富作案经验且早躲
得无踪无影的犯罪嫌疑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何流涛没有盲目地去瞎捞。从刑侦案件
中,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大凡在社会上晃荡的人,特别是盗窃犯罪分子身边总有那
么一群狐朋狗友。这些孤朋狗友无异于一根根无形的线系在犯罪分子身上。顺着这
些线,常常能找到要找的人。
受案的当天,何流涛同他的搭档张思伦、王震宇、胡雪花等人在费了一番功夫
后很快摸出了一根“线”——有前科的文鹏知道他的同伙杜新前几天与王传贵有过
接触。3 月30日,何流涛让文鹏打传呼问杜新:“知不知道王哥在哪里?有个刚从
‘233 信箱’(看守所)出来的兄弟给他捎了封信。”杜新告诉文鹏:到“达三中”
外的茶馆去找吧,他在那儿搬砖(用麻将赌博)。
半小时后,王传贵被请到了南外派出所。这个派出所的常客在明白了被抓的原
因后,没有半点惊恐惶惑,而是用轻松的口气给警察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雨天,
在达三中门口,他遇到两个人抬一台25寸的长虹彩电叫卖。经过讨价还价,他用400
元买下电视并以1300元卖给了邓达茂……。何流涛追问卖他电视的两个人姓甚名谁,
3 月29日,一个“诈板的”(搞诈骗的)被请进了达县公安局南外派出所。他
想将功赎罪,便搜肠刮肚地交代自己认为可能是犯罪的所有事情。讲了半天,见讯
问的警察并不很感兴趣,一阵搔首拍脑后,他又说:“我还知道达川11地区二招待
所厨师邓达茂前不久买了一台25寸的长虹彩电。”讲完这句,也许是他自己都觉得
算不了什么,便打住了话头。讯问者对他的吞吞吐吐有些生气了:“拿钱买电视有
啥问题?少东拉西扯,老实点!”
“诈板的”怕落个“不老实”,想了想赶紧补充道:那彩电是从王传贵那里买
的。顿了顿,他有点卖关子地问:你知道王传贵吗?
没等一脸迷惘的警察回答,“诈板的”便自问自答地介绍起来:王传贵,又名
王贵,29岁,达县赵家镇农民。前几年,因盗窃17辆自行车被判刑5 年,去年刚
“毕业”。据说,出来后又干了好几起大“业务”……
“诈板的”有板有眼地讲了许多有关王传贵的事。但大多是“据说”、“听说”,
对王传贵卖给邓达茂的彩电,“诈板的”也只“估计是偷的”。
按说,这种太玄的检举只能当龙门阵听听,但南外派出所所长蒋绍财却觉得
“诈板的”讲的情况有一定价值,应该查一下,就把侦查任务交给了所里的何流涛。
崇尚痴迷于福尔摩斯的何流涛看上去文静得有点书生模样,但这文静中却充满
着机敏和智谋,在短短八年的警察生涯中,他连破好几起有影响的大案。后来,在
介绍自己是如何侦破王传贵等8 名犯罪嫌疑人盗窃8 台电视、1 部电话、1 个计时
器。若干香烟等物,且案中有案新案套旧案的大案时,何流涛脸上始终漾溢着一种
得意的微笑。但3 月29日那天,在所长办公室接受任务时,这位一级警司却在心中
暗暗叫苦:又摊上了一桩无头公案!
侦破案件总少不了人证、物证,案犯作案时间、地点、手段等等要素,可所长
交办的案子这些要素一样也没有——没有盗窃和被盗窃者,没有失盗现场,没有失
盗报案等等,惟一知道的只是王传贵将价值4000余元的彩电以1300元卖出,价格便
宜得有些离谱,极可能是偷来的。但这仅仅是一种怀疑和推测,而怀疑和推测是无
法作为证据去法办王传贵的。何警官明白,一切都须从头开始。
首先急需找到的是王传贵。在人海茫茫的城市里找一个有丰富作案经验且早躲
得无踪无影的犯罪嫌疑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何流涛没有盲目地去瞎捞。从刑侦案件
中,他总结出一个规律:大凡在社会上晃荡的人,特别是盗窃犯罪分子身边总有那
么一群狐朋狗友。这些孤朋狗友无异于一根根无形的线系在犯罪分子身上。顺着这
些线,常常能找到要找的人。
受案的当天,何流涛同他的搭档张思伦、王震宇、胡雪花等人在费了一番功夫
后很快摸出了一根“线”——有前科的文鹏知道他的同伙杜新前几天与王传贵有过
接触。3 月30日,何流涛让文鹏打传呼问杜新:“知不知道王哥在哪里?有个刚从
‘233 信箱’(看守所)出来的兄弟给他捎了封信。”杜新告诉文鹏:到“达三中”
外的茶馆去找吧,他在那儿搬砖(用麻将赌博)。
半小时后,王传贵被请到了南外派出所。这个派出所的常客在明白了被抓的原
因后,没有半点惊恐惶惑,而是用轻松的口气给警察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雨天,
在达三中门口,他遇到两个人抬一台25寸的长虹彩电叫卖。经过讨价还价,他用400
元买下电视并以1300元卖给了邓达茂……。何流涛追问卖他电视的两个人姓甚名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