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ST是国际梵语转写字母的英语名称(International Alphabet of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的缩写,是学术上对于梵语转写的标准,亦变成了一般出版界,如书籍及杂志的非业界标准。随着Unicode字型的普及,它在电子文本的使用亦因此而相应地增加。 这项标准是于1912年在雅典举行的东方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ists)上订立的,而它又基于了189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东方学会议制定的标准[1][2]。 IAST是罗马化梵语和巴利语的最流行的方案,它允许无损的天城文转写(和其他的印度文字比如克什米尔语的传统文字夏拉达文的转写),而且不只是梵语的音素,还允许本质上的语音标注(比如 Visarga ḥ 是词尾的 r 和 s 的同位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