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孝吧 关注:787贴子:29,026
  • 14回复贴,共1

“啊(a)”音构拟的世界轰然倒塌!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高本汉、汪荣宝向隅而泣…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7-26 21:36回复
    gumozhihai、zhlzwl、极地雄鹰A. . . 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7-26 21:37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3-07-26 21:38
      回复
        欢迎音X学吧的那些杠精都进来看看,没有你们我真的很寂寞。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7-26 21:39
        回复
          其实在这本书中我已经讲到了国际梵语转写系统及发音规则,只是没想到兜兜转转几年下来,最终还是要用到它,依仗它,足以说明缘分之深。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7-26 21:47
          回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7-27 09:29
            收起回复
              @牛马尧


              IP属地:湖北7楼2023-07-27 09:33
              回复
                @白芷离骚 你们已经正式完蛋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3-07-27 09:34
                回复
                  IAST是国际梵语转写字母的英语名称(International Alphabet of Sanskrit Transliteration)的缩写,是学术上对于梵语转写的标准,亦变成了一般出版界,如书籍及杂志的非业界标准。随着Unicode字型的普及,它在电子文本的使用亦因此而相应地增加。
                  这项标准是于1912年在雅典举行的东方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ists)上订立的,而它又基于了189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东方学会议制定的标准[1][2]。
                  IAST是罗马化梵语和巴利语的最流行的方案,它允许无损的天城文转写(和其他的印度文字比如克什米尔语的传统文字夏拉达文的转写),而且不只是梵语的音素,还允许本质上的语音标注(比如 Visarga ḥ 是词尾的 r 和 s 的同位异音)。


                  IP属地:湖北9楼2023-07-27 09:45
                  回复
                    这项标准是于1912年在雅典举行的东方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Orientalists)上订立的,
                    而它又基于了1894年在日内瓦举行的东方学会议制定的标准[1][2]。


                    IP属地:湖北10楼2023-07-27 09:46
                    回复
                      @相信我自己嘎


                      IP属地:湖北11楼2023-07-27 10:17
                      回复
                        梵语的罗马字母转写(转录),最早的1776年Halhed的方案中,短音“阿”转写为e,连a都不是,还可能念汉语拼音的a吗?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3-07-27 18:4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