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我们要讲的是上海军天湖监狱。上一讲谈到了白茅岭,那自然这一讲少不了军天湖,因为这两家监狱无论从历史沿革、地理位置、监狱规模、发展状况都有极大的相似,是上海在安徽飞地监狱的“双子星座”,驻地都在安徽宣城。同时,在便捷入警机制实行之前,和上海白茅岭监狱一样招录了我校大量毕业生,也是中警毕业生较为密集的监狱之一。
上海市军天湖监狱诞生于1958年,始建于福建将乐、泰宁县境内,最初被称为“上海市地方国营闽北农场”;1962年6月,因战备需要,迁至安徽宣城市。1974年2月开始收押罪犯,更名为上海市军天湖农场;1995年,《监狱法》颁布实施,又更名为“上海市军天湖监狱”并一直沿用。2004年9月,中心监狱竣工启用,实现了由分散关押向集中关押的转变,标志着军天湖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
军天湖监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西南约18公里处,紧临318国道,从G50(沪渝)高速公路宣城西出口后约15分钟车程到达,距离上海车程约3小时。深藏皖南丘陵的军天湖监狱,是上海监狱系统红烛精神传家宝的发源地之一,监狱主要从事罪犯教育改造和社区行政管理两项工作。监狱各种设施一应俱全,生活便利。民警正式入编后获得上海市公务员身份及上海户籍,享受上海市公务员及上海市监狱人民警察薪资待遇,这点和白茅岭监狱一样。2006年被评为上海市现代化文明监狱;2007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监狱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8年被司法部命名为部级现代化文明监狱;2011年被上海市授予直属机关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13年5月,被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荣誉称号。
军天湖监狱收押对象主要是被依法判处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而且绝大多数是剩余刑期不满5年的罪犯,约占押犯总数的95%。目前,投资7000余万元的中心监狱正在建设之中,现已经投入使用,监狱关押容量约3000人,现有押犯20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