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是你吞过我来,我并过你去的历史。
1、从最南部开始讲起,最开始秦于山西西南置河东郡,中心在运城。当时的平阳还属河东郡的一个小县,三国时期,平阳县崛起,领着河东郡北部10县成立了平阳郡。到了元代升为了平阳路,把山西南部州县全都吞并了,明降为平阳府后,领山西西南,但中心在临汾,清以后南部才摆脱平阳府,重新设蒲州府、降州、解州等直隶州。解放后设置晋南专区,中心还在临汾,1971年分设临汾、运城两地区,形成今天的临汾和运城两市。
2、到了晋东南,秦于山西东南置上党郡,中心在长治。汉代以后上党郡南部就一直不断被蚕食,到了西燕时期,以高都县为中心,南部5县分设出建兴郡。北魏改设建州,北部上党郡在北周改为潞州,隋代分别形成潞州、泽州两州,明清时期先后升潞安府、泽州府两府。到了近代,晋城因战争等因素衰落,解放后于山西东南设置了晋东南专区,中心在长治。后来晋城因为五小工业的发展,重新崛起,直到1985年才分别形成长治、晋城两地级市。
3、晋中就比较复杂了,秦代还是上党郡北部一部分,汉代分设出乐平郡,但很快被太原郡并吞,直到隋代才分设辽州,中心在左权。1913废州府,1949解放后,在此设置了晋中专区,中心在榆次县,形成今晋中市。
4、秦置太原郡于山西中部,中心在晋阳,从唐开始设置太原府后,几百年来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关系,一直是山西的中心。1913年废府州,短暂降为阳曲县,但因为修建了石太铁路的关系,很快又重新崛起,设置太原市至今。
5、而太原郡东部,在汉代还是乐平郡一部分,后来被太原郡吞掉,在隋代南部形成辽州,北部直到在金代分设出平定军,明改平定州,中心在平定县,1913年废府州,因为铁路的关系,阳泉取代平定发展起来,形成今阳泉市。
6、汉代从太原郡西部分出,设西河郡,中心在离石。在隋唐时期形成汾州和永宁州,明清时期永宁州被汾州府并吞,中心在汾阳,到了1913废州府,1971年设置吕梁地区后,中心又设在了离石县,2003年改为吕梁市。所以这个地区一直有两个中心,以吕梁山为界,西离石,东汾阳。
7、汉于忻州置新兴郡,后来改为肆州,忻州等,明清时期分设出宁武府、忻州、保德州、代州等,1913废府州,1949后在此设置了忻县专区,中心在忻县。1983年改设县级忻州市。2000年改忻州地区为忻州市。
8、秦于晋北置雁门郡,一开始中心在善无,也就是右玉县。隋唐时期范围缩小,分设出马邑郡、雁门郡,后改朔州、云州,明清时期分别升朔平府、大同府。驻地分别在右玉、大同,1913年废府州,1949后在此设晋北专区,因为右玉的衰落,中心一直在大同,直到90年代,南部的朔县发展起来,才重新分家为朔州、大同两市。
山西区划看似无规律,但却有其规律可循,主要是四大地理行政单元,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其中每个行政单元,以山脉河流为界,又可分成不同的小单元,才形成今11个地级市。
其中因为一个地区的中心衰落,而被另一个地区的中心取代,而另一个中心的崛起,又会形成两地势均力敌的状态,所以每一个地区的中心,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才永远都不会有被另一个地区并吞的那一天。
1、从最南部开始讲起,最开始秦于山西西南置河东郡,中心在运城。当时的平阳还属河东郡的一个小县,三国时期,平阳县崛起,领着河东郡北部10县成立了平阳郡。到了元代升为了平阳路,把山西南部州县全都吞并了,明降为平阳府后,领山西西南,但中心在临汾,清以后南部才摆脱平阳府,重新设蒲州府、降州、解州等直隶州。解放后设置晋南专区,中心还在临汾,1971年分设临汾、运城两地区,形成今天的临汾和运城两市。
2、到了晋东南,秦于山西东南置上党郡,中心在长治。汉代以后上党郡南部就一直不断被蚕食,到了西燕时期,以高都县为中心,南部5县分设出建兴郡。北魏改设建州,北部上党郡在北周改为潞州,隋代分别形成潞州、泽州两州,明清时期先后升潞安府、泽州府两府。到了近代,晋城因战争等因素衰落,解放后于山西东南设置了晋东南专区,中心在长治。后来晋城因为五小工业的发展,重新崛起,直到1985年才分别形成长治、晋城两地级市。
3、晋中就比较复杂了,秦代还是上党郡北部一部分,汉代分设出乐平郡,但很快被太原郡并吞,直到隋代才分设辽州,中心在左权。1913废州府,1949解放后,在此设置了晋中专区,中心在榆次县,形成今晋中市。
4、秦置太原郡于山西中部,中心在晋阳,从唐开始设置太原府后,几百年来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关系,一直是山西的中心。1913年废府州,短暂降为阳曲县,但因为修建了石太铁路的关系,很快又重新崛起,设置太原市至今。
5、而太原郡东部,在汉代还是乐平郡一部分,后来被太原郡吞掉,在隋代南部形成辽州,北部直到在金代分设出平定军,明改平定州,中心在平定县,1913年废府州,因为铁路的关系,阳泉取代平定发展起来,形成今阳泉市。
6、汉代从太原郡西部分出,设西河郡,中心在离石。在隋唐时期形成汾州和永宁州,明清时期永宁州被汾州府并吞,中心在汾阳,到了1913废州府,1971年设置吕梁地区后,中心又设在了离石县,2003年改为吕梁市。所以这个地区一直有两个中心,以吕梁山为界,西离石,东汾阳。
7、汉于忻州置新兴郡,后来改为肆州,忻州等,明清时期分设出宁武府、忻州、保德州、代州等,1913废府州,1949后在此设置了忻县专区,中心在忻县。1983年改设县级忻州市。2000年改忻州地区为忻州市。
8、秦于晋北置雁门郡,一开始中心在善无,也就是右玉县。隋唐时期范围缩小,分设出马邑郡、雁门郡,后改朔州、云州,明清时期分别升朔平府、大同府。驻地分别在右玉、大同,1913年废府州,1949后在此设晋北专区,因为右玉的衰落,中心一直在大同,直到90年代,南部的朔县发展起来,才重新分家为朔州、大同两市。
山西区划看似无规律,但却有其规律可循,主要是四大地理行政单元,晋北、晋中、晋南、晋东南,其中每个行政单元,以山脉河流为界,又可分成不同的小单元,才形成今11个地级市。
其中因为一个地区的中心衰落,而被另一个地区的中心取代,而另一个中心的崛起,又会形成两地势均力敌的状态,所以每一个地区的中心,增强自己的实力,才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才永远都不会有被另一个地区并吞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