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28日漏签0天
拉林吧 关注:3,136贴子:99,724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视频

  • 游戏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拉林吧
>0< 加载中...

拉林24屯位置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找找喔喔
  • 高级粉丝
    3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拉林24屯位置,摘自360个人图书馆
五常地区,很早的时候,荒无人烟,只有北部的拉林镇。
拉林镇名来源于拉林河名。拉林,又作“刺怜”,满语,汉译“爽快”之意。
拉林城始建于辽金时代,1115年(金收国元年)拉林城已初步形成。此后,金国开始在拉林屯田。
元初,在拉林地区立屯屯田,称“刺怜”。
明代于拉林河设纳邻河卫(清称“拉林河卫”)。
清初,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反击罗刹(沙俄)时,清廷于此建立官仓,储备军粮,俗称“拉林仓”,使之成为旗兵的后勤基地。。
1742年6月(清乾隆七年五月),清廷决定移拨满洲八旗兵丁1000名,在拉林、阿勒楚喀一带屯垦耕种。“按旗分为八区……设员管理”,“每旗设立屯庄二处”。
1744年(清乾隆九年),设置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驻军守卫,隶属宁古塔将军。管理双城子、阿勒楚喀等地区的军政事务。同年八月二十八日,朝廷实行“徙户开屯”政策以后,下放来100户吃皇粮的京城闲散旗民,建立32个官屯,为官仓生产粮食,今称牛家满族镇、营城子满族乡、蓝旗屯等满族乡镇村屯。
到1756年(清乾隆二十一年),在拉林地区共建立正红、正白、正蓝、正黄、镶红、镶白、镶蓝、镶黄8旗,每旗3屯,共24屯。
正白旗头屯:干沟子(今拉林镇新阳村),二屯。靠山屯(今八家子乡靠山村),三屯:新甸(今牛家镇)。
镶白旗头屯:白旗(今背荫河镇白旗村),二屯:营城子(今营城子乡),三屯:古榆树(今营城子乡古榆树村)。
正黄旗头屯:西黄旗孤家子(今拉林镇西黄旗屯),二屯:后黄旗(今拉林镇西黄旗屯),三屯;正黄旗(今双桥子乡内)。
镶黄旗头屯:南老营(今拉林镇南),二屯:兴隆屯(今兴隆乡),三屯:镶黄旗(今牛家镇内)。
正红旗头屯:前红旗(今红旗乡红旗村),二屯:后红旗(今双桥子乡后红村),三屯:连二红旗(今兴隆乡红旗村)。
镶红旗头屯:双桥子(今双桥乡),二屯:北土城子(今双桥子乡所在地),三屯:红旗(今营城子乡红旗村)。
正蓝旗头屯:靠河寨(今营城子靠河村),二屯:南土城子(今营城子乡南土村),三屯:多欢站(今红旗乡多欢村)。
镶蓝旗头屯:前蓝旗(今红旗乡前蓝村),二屯:后蓝旗,(今红旗乡所在地),三屯:窝蓝旗(今红旗乡境内)。
以上24个旗屯,每旗由1名佐领统辖,
1759年(乾隆二十四年),开辟三姓—吉林驿道时,在此设立驿站,称“拉林多欢”,系满语“欢喜”之意。后来,此地来了许多闯关东的山东与直隶的流民,叫着不习惯,便丢掉后边的“多次”二字,简称“拉林”。
1761年(清乾隆二十六年),分设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阿勒楚喀两副都统分地管辖。
1769年(清乾隆三十四年),裁撤拉林副都统,留协领一员驻扎该地,由阿勒楚喀副都统兼管。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0回复贴,共1页
<<返回拉林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