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读博本身非主流,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博,读博时间周期太长,需要坐得冷板凳,需要真正去学习和钻研某个领域,难度不言而喻。事实上,至少80%的人不适合读博,中国现在每年博士也就毕业十几万人,而且有延毕的风险。即使在国外,读博乃至读研都是不常见的选择。
2. 上限较低,本硕博连读可能限制了学生的上限。如果学生在大学很优秀,到大四眼睁睁看着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考研考上了更好的学校,出国去了世界名校,而自己只能留在本校读博,会不会不甘心?
3. 盲目性大,考生实际上对于自己要学的专业都不了解,更对科研一无所知,贸然选择本硕博连读是很盲目的,大概率是被博士title所迷惑了,却不知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4. 机会成本大,本硕博连读是花更多分买了一个直博名额(可能还因为挂科而失去)。而这些多出来的分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或者地域。
5. 心理因素,有了直博名额可能会使学生在大学更容易安逸,摆烂,这种心理因素限制了个人的成长发展。
综上所述,本人一直认为让考生在18岁那个高考后的快乐的夏天就决定要读博是一件十分荒唐且荒谬的事情,当他们做出选择时,其实他们并不懂这意味这什么。
2. 上限较低,本硕博连读可能限制了学生的上限。如果学生在大学很优秀,到大四眼睁睁看着平时不如自己的同学考研考上了更好的学校,出国去了世界名校,而自己只能留在本校读博,会不会不甘心?
3. 盲目性大,考生实际上对于自己要学的专业都不了解,更对科研一无所知,贸然选择本硕博连读是很盲目的,大概率是被博士title所迷惑了,却不知要为此付出怎样的代价。
4. 机会成本大,本硕博连读是花更多分买了一个直博名额(可能还因为挂科而失去)。而这些多出来的分本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或者地域。
5. 心理因素,有了直博名额可能会使学生在大学更容易安逸,摆烂,这种心理因素限制了个人的成长发展。
综上所述,本人一直认为让考生在18岁那个高考后的快乐的夏天就决定要读博是一件十分荒唐且荒谬的事情,当他们做出选择时,其实他们并不懂这意味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