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後感:
真的是宮崎駿越來越像早期的新海誠,而新海誠越來越像早期的宮崎駿。你們這是在玩什麼?

節奏上和之前的劇透一樣,前半部分偏現實的部分需要有點耐心,後半程幻想就會快很多。風起了的緩慢敘事風格加上之前傳統幻想的綜合版吧,但是老爺的節奏控制確實不一定如現代的新海誠那麼順手,但是一定好過新假面騎士⋯

我承認無論是宮崎駿還是村上春樹,我從來沒覺得能看懂他們,我也不懂為什麼評論家後來能挖掘出那麼多細節和隱藏的point。但是就是能讓我默默看到最後,這一點來說,這一部也是這樣的宮崎駿電影。
但是比起風起了,感覺到了很多內容,膠著在一起,看完出來想想,其實又是一條一條平行的思考線,非要總結其實也找不到中心思想。
人文線上有主人公對父親,母親,繼母的關係的細膩變化,還有對自己成長的迷茫和少年的種種煩惱。
往和平主義去想,既有父親發戰爭財的思考/諷刺?軍國主義的終結?(那個鸚鵡集團其實暗示了那個時代的軍國主義吧,太爺爺就是上一代日本革新時代的先人?)。
科幻上也有平行宇宙理論的伏線⋯⋯
總之看幾遍也許會有不一樣的感觸和新的思考⋯但是一般人估計一邊絕對看不懂這宮崎駿的多重宇宙,很現實的一個問題,我周圍出來的人都在說看不懂⋯當然在別的導演手裡這就糊了,但是宮崎駿這裡的話人們會覺得有必要再刷一次⋯
畫面質感音樂依然很吉普力,我覺得就算今天也是解禁滿席,甚至好多老外(新宿的IMAX吧估計,客流量本身就比較多元化⋯)看不懂日語也來,宮崎駿依舊還是能動員全日本的金字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