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字子瑜,徐州琅琊阳都人。祖上诸葛丰曾在汉元帝时任司隶校尉。
诸葛瑾少时曾游览洛阳,又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
并且诸葛瑾很有孝心,他的生母去世得早,诸葛瑾在守孝期间一切合乎礼节,侍奉继母也恭敬谨慎,因此甚得人望。
189年,诸葛瑾的父亲诸葛珪病逝,不久后,徐州战乱不断,堂叔诸葛玄当即主动带着诸葛珪的两个小儿子诸葛亮、诸葛均去往了豫章郡上任。而诸葛瑾则已经年长,因此并未跟随堂叔前往,而是在不久后因战乱南迁到了江淮一带避难。
200年,诸葛瑾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再聊天中看到了诸葛瑾的才华,惊奇不已。当即将诸葛瑾举荐给了新即位的孙权,孙权也是急于培育自己的班底,当即将其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
诸葛瑾到达孙权帐下后和日后孙权手下重臣步骘、严畯关系亲密。不久后诸葛瑾便先后担任海盐县长、孙权的长史、中司马等职位。
215年,孙权为要回荆州,当即派遣诸葛瑾去出使蜀地与刘备交好。诸葛瑾到达后却是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相见,我们可以想到,此时的诸葛瑾一定是欣喜的,想要立即跟许久未见的弟弟唠上几句家常。可诸葛瑾也知道自己是为了公事而来,况且二人如今各为其主,因此他强压下了心中的思念,与诸葛亮一直谈公事,一点私事都没有说。最终在诸葛瑾、鲁肃等人的努力下,孙刘双方以画界为终。
诸葛瑾还是个语言大师,多次劝说孙权,但他不是田丰的那种死谏,而是点到为止。每次跟孙权说话、讲道理时,诸葛瑾几乎从不直抒胸臆,而是不急不慢的稍稍表达出自己的倾向,大致说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剩下的就全凭孙权自己的悟性。
如果有时诸葛瑾说的道理或者话语与孙权心意明显不合时,诸葛瑾就立马转移话题,再借着相同的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到孙权的认可,孙权因此时常思想得到开扩。
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是孙吴的元老,孙权曾对他有所怨言,但因平时对他十分敬重,因此也不好发作,只能在心中郁闷着。
诸葛瑾得知后并没有跑到孙权面前说什么“您可是要当明君的人怎么能因为这点事郁闷呢?”或者跑到孙权面前说什么“主公您说的对,我也觉得朱治啥也不懂。”
诸葛瑾情商很高,他当即揣摩了一下孙权的心思后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因此将自己代入孙权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借助自己的思想通过写信来迂回的阐明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
写完后,诸葛瑾当即将信给了孙权。孙权见信后大喜,当即笑着说道:“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
还有一次,孙权下书斥责了诸葛瑾的好友殷模,很多大臣得知后纷纷为之求情,可孙权却更加愤怒,与求情之人来回辩驳。
只有殷模的好友诸葛瑾迟迟不出声,孙权见状当即询问道:“子瑜你怎么不说话?”
诸葛瑾听后当即离开坐席,说道:“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
孙权听后十分伤感,当即感动地说道:“今日我就特为您而赦免他。”
219年,诸葛瑾跟随吕蒙参与了偷袭关羽计划,诸葛瑾因功被封为宣城侯。
221年,愤怒的刘备率五万精兵东征伐吴,孙权赶忙遣使求和,并要求诸葛瑾也加以劝说。诸葛瑾于是给刘备写信道:“陛下老远来至白帝,恐怕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念颇深。不应该讲和,您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着眼于大处。我试着为陛下论其轻重和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可以马上决定下来,不用再咨询各位将领。陛下和关羽之亲密和诸汉先帝如何相比?荆州大小与海内各州又如何相比?这些仇恨,谁当先后?如果仔细思考,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然而刘备并未回信,仍然坚持东征伐吴。
而此时诸葛瑾正处在南郡,由于诸葛瑾与刘备手下重臣诸葛亮的关系,因此便有人谗言说诸葛瑾与刘备互通消息,谣言一时盛行。
陆逊得知后当即上书为诸葛瑾辩解,孙权却回复说:“我和子瑜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他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当初孔明出访吴国,我让子瑜留下他。子瑜对我说:‘弟弟已经跟随他人,义无二心。弟弟不会留下,就像我不会离去一样。’他的言行是如此英明。论世上君臣大义,我和子瑜,可以说是‘神交’了,不是旁人可以离间的。我已知你的心意,表函会再递交给子瑜,让他也了解你的良苦用心。”诸葛瑾这才洗脱了嫌疑。
诸葛瑾少时曾游览洛阳,又博览《诗经》、《尚书》、《左氏春秋》。
并且诸葛瑾很有孝心,他的生母去世得早,诸葛瑾在守孝期间一切合乎礼节,侍奉继母也恭敬谨慎,因此甚得人望。
189年,诸葛瑾的父亲诸葛珪病逝,不久后,徐州战乱不断,堂叔诸葛玄当即主动带着诸葛珪的两个小儿子诸葛亮、诸葛均去往了豫章郡上任。而诸葛瑾则已经年长,因此并未跟随堂叔前往,而是在不久后因战乱南迁到了江淮一带避难。
200年,诸葛瑾遇到了孙权的姐夫弘咨,弘咨再聊天中看到了诸葛瑾的才华,惊奇不已。当即将诸葛瑾举荐给了新即位的孙权,孙权也是急于培育自己的班底,当即将其与鲁肃等一起为宾待。
诸葛瑾到达孙权帐下后和日后孙权手下重臣步骘、严畯关系亲密。不久后诸葛瑾便先后担任海盐县长、孙权的长史、中司马等职位。
215年,孙权为要回荆州,当即派遣诸葛瑾去出使蜀地与刘备交好。诸葛瑾到达后却是与其弟诸葛亮在公馆相见,我们可以想到,此时的诸葛瑾一定是欣喜的,想要立即跟许久未见的弟弟唠上几句家常。可诸葛瑾也知道自己是为了公事而来,况且二人如今各为其主,因此他强压下了心中的思念,与诸葛亮一直谈公事,一点私事都没有说。最终在诸葛瑾、鲁肃等人的努力下,孙刘双方以画界为终。
诸葛瑾还是个语言大师,多次劝说孙权,但他不是田丰的那种死谏,而是点到为止。每次跟孙权说话、讲道理时,诸葛瑾几乎从不直抒胸臆,而是不急不慢的稍稍表达出自己的倾向,大致说出自己的意图,点到为止,剩下的就全凭孙权自己的悟性。
如果有时诸葛瑾说的道理或者话语与孙权心意明显不合时,诸葛瑾就立马转移话题,再借着相同的事表达出自己的看法,从而得到孙权的认可,孙权因此时常思想得到开扩。
朱治是孙坚的老部下,是孙吴的元老,孙权曾对他有所怨言,但因平时对他十分敬重,因此也不好发作,只能在心中郁闷着。
诸葛瑾得知后并没有跑到孙权面前说什么“您可是要当明君的人怎么能因为这点事郁闷呢?”或者跑到孙权面前说什么“主公您说的对,我也觉得朱治啥也不懂。”
诸葛瑾情商很高,他当即揣摩了一下孙权的心思后也不敢光明正大的说出来。因此将自己代入孙权的视角看这个问题,借助自己的思想通过写信来迂回的阐明分析孙权的内心活动。
写完后,诸葛瑾当即将信给了孙权。孙权见信后大喜,当即笑着说道:“我的疙瘩让你给解开了。颜渊之德,是要人更为亲爱,大概也就是如此了吧!”
还有一次,孙权下书斥责了诸葛瑾的好友殷模,很多大臣得知后纷纷为之求情,可孙权却更加愤怒,与求情之人来回辩驳。
只有殷模的好友诸葛瑾迟迟不出声,孙权见状当即询问道:“子瑜你怎么不说话?”
诸葛瑾听后当即离开坐席,说道:“臣下与殷模等因遭受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前来归顺圣明的教化,在流亡贱人中,蒙主公生身养命之福,不能自我互相督责砥砺,以报答万分之一的恩德,致使殷模辜负圣上的恩惠,自我陷入罪恶之中。为臣认罪尚来不及,确实不敢说什么。”
孙权听后十分伤感,当即感动地说道:“今日我就特为您而赦免他。”
219年,诸葛瑾跟随吕蒙参与了偷袭关羽计划,诸葛瑾因功被封为宣城侯。
221年,愤怒的刘备率五万精兵东征伐吴,孙权赶忙遣使求和,并要求诸葛瑾也加以劝说。诸葛瑾于是给刘备写信道:“陛下老远来至白帝,恐怕是因为吴王侵取荆州,危害关羽,怨念颇深。不应该讲和,您这是小人物之心,不肯着眼于大处。我试着为陛下论其轻重和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可以马上决定下来,不用再咨询各位将领。陛下和关羽之亲密和诸汉先帝如何相比?荆州大小与海内各州又如何相比?这些仇恨,谁当先后?如果仔细思考,不是很简单的事吗。”
然而刘备并未回信,仍然坚持东征伐吴。
而此时诸葛瑾正处在南郡,由于诸葛瑾与刘备手下重臣诸葛亮的关系,因此便有人谗言说诸葛瑾与刘备互通消息,谣言一时盛行。
陆逊得知后当即上书为诸葛瑾辩解,孙权却回复说:“我和子瑜在一起很多年了,有生死不易的誓言。他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当初孔明出访吴国,我让子瑜留下他。子瑜对我说:‘弟弟已经跟随他人,义无二心。弟弟不会留下,就像我不会离去一样。’他的言行是如此英明。论世上君臣大义,我和子瑜,可以说是‘神交’了,不是旁人可以离间的。我已知你的心意,表函会再递交给子瑜,让他也了解你的良苦用心。”诸葛瑾这才洗脱了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