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氏宗亲网吧 关注:699贴子:1,585
  • 6回复贴,共1

九景世系咨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关于九景世系来源目前我看到较多版本。一说为南宋黄裳(文叔)后(蒲圻洪湖文汇堂谱)、一说为北宋黄裳(冕仲)后(洪湖仙桃监利江汉黄氏世谱)、一说为山谷后(小柏山1810年谱序:山谷公下传15世至诱珍,珍公生九子,次子景二字京山,生子三:长璧珍字伯川、次璧宝字伯海、三璧钧字伯咀生惠奇,惠奇生仲贵,小柏山之祖也)。
另蒲圻仙人洞、澄口黄氏为山谷六世孙毕六公后裔,字派为“康宁景致长------声明万古香”的御赐60派,然而蒲圻洪湖文汇堂谱也使用此字派,此二族到底什么关系?使用御赐60派的宗族都有哪些?而文汇堂原字派(1948前)为“先绪克承、盛德永绍”目前还有没有宗亲在延用?
虚心求知,请各位黄家先辈赐教,为谢!


IP属地:湖北1楼2023-07-05 16:25回复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8 22:20
    收起回复
      2025-05-21 00:42:42
      广告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1-08 22:25
      回复
        文汇堂祖源黄裳(字文叔)一说最早源于原洪湖黄氏(文汇堂)部分庄支在1948年修订黄氏大乘谱时首次提出,更早的资料显示追认为北宋黄裳(字冕仲),虽然世系不清楚,但源于南剑的冕仲裳公有较多记录痕迹。你这篇记录应也是源于1948年修订黄氏大乘谱时调整,因解放战争1948年大乘谱并未完全完成,手稿由焕如公带至台湾后失考。你这篇祖源将冕仲、文叔、诱箴定为一个人,虽解决了裳公后世系的代距间隔问题,即诱箴-康-宁-景。但冕仲、文叔、诱箴很明显非一个人,文叔黄裳宁宗时人四川剑阁人,葬地也在剑阁,宋史有传,子谨孙敏。冕仲黄裳为宋英宗时人福建南剑人,葬地在今抚州黄坊村。目前了解的各黄氏族谱直接以诱箴公名记载(非公弼、直卿等字号统一后转载内容)较为详实,所记生平事迹也与文叔、冕仲无任何关联性。其原文如下:
        “诱珍,康一公子,又名宁谨,号弼公,字直卿,又号勉希生于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壬子正月十六日寅时,历任刑兵礼三部尚书,至理宗宝佑元年(1253)由部转迁湖广监察御史,宝佑戊午(1258)春命其九子退隐,乃同先后解组归隐朝阳山至五月偕至祖莹,车盈于山时人呼其名车墩山,公等好育羊,羊出满贩时人又呼其地曰麻羊贩,即朝阳山是也。越三年庚申年(1260)二月十二月元世祖遣官致聘公父子均拒不出,越六年(1265)元廷高其行谊寅封冕仲公为太庙宜王赠封公父爵位益坚辞自号乐隐公,殁元成宗元贞元年(1295)二月初三日午时,享年一百零三岁,不疾而终,葬金龙山父莹后伴母周太君之左。
        妣:朱罗氏,生于宋光宗甲寅年(1194)二月十六日子时,殁于宁宗嘉定辛巳年(1221)十一月初一日卯时,葬于莫家溪与夫同莹,一同三塚。
        妣:胡氏,生于宋宁宗庆元五年己未(1199)六月十九日酉时,殁于宋理宗开庆元年己未(1259)三月十九日卯时,葬金龙山公莹后半姑熊氏莹右。
        又妣:钱氏,生于宋宁宗嘉泰三年癸亥(1203)正月初四日辰时,殁于宋理宗端平丙申年(1236)十一月十九日巳时,葬伴胡太君莹右一莹三缘。
        生子九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IP属地:湖北4楼2024-04-30 10:37
        回复
          诱珍、诱箴、怀瑜、宁谨、弼公、直卿,包括、康谨、宁时等均出现在不同谱牒记载的九景上一辈的名、字、号,可判断此代应为一个特殊先祖,始迁祖的可能性较大。第二、此代自由记载以来可能就没有准确的信息,就是混乱不统一的。
          目前了解到的祖源有:
          1、景二峰口祠堂:湜-襄-仲智-裳(冕仲)-玠-大鹏-损-继祖-侃-康一-诱珍-九景;
          2、景五峰口祠堂:湜-襄-仲智-裳(冕仲)-玠-大鹏-损-继祖-侃-康一-诱珍-九景;
          3、景六文汇堂:裳(文叔)-康谨-宁时-九景;
          4、景二文汇堂:裳(文叔)-康一-宁谨-九景;(1948年谱)
          景二文汇堂:庭坚-相-仕颙-更一-志高-适-迈-源-赞天-明-大鹏-损-继祖-侃-康一-宁谨-九景;(2009年谱)
          5、景二小柏山:庭坚下传十五世至诱珍公-九景;(1810年谱,文汇堂09年谱应按此说套用)
          另文汇堂载《三楚朝阳黄氏谱序》有一篇祖源记载为“隐时-琬-结-锦还-玉麟-大鸾-绍春-裳(冕仲)-嗣元(诱箴)-公弼-九景”,落款为“时明(先宗朱见深)成化二年(丙戌公元一四六六年)孟春五日九世孙朝諹 韶翁氏沐手敬撰”,此篇序言关于祖源记载应是文汇堂黄氏1948年前的世系,但裳(冕仲)-嗣元(诱箴)的代系关系上肯定有问题,可能也是48年调整为裳(文叔)的一个主要原因。此序所述世系为何48年调整真实原因、调整依据也不知晓。从我个人分析判断,原文汇堂世系和祖源可信度较高。只是裳(冕仲)-嗣元(诱箴)非承接关系,但确也不清楚代系问题,故文汇堂谱牒世系关系从诱珍公往后开始有记载。


          IP属地:湖北5楼2024-04-30 11: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