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吧 关注:3,380贴子:57,544

小儿麻痹中药调节恢复,欢迎私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楼2023-07-03 15:08回复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阴性感染,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头痛或肢体疼痛,少数可引起肢体瘫痪。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2楼2023-07-03 15:11
    回复
      2025-07-16 13:27:59
      广告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
      1、无症状型:最为常见,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
      2、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
      3、无瘫痪型:本型症状较顿挫型重,但无瘫痪表现。
      4、瘫痪型:约占全部感染病例的1%~2%。


      3楼2023-07-03 15:11
      回复
        传染源
        认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隐形感染和轻症瘫痪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中隐形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占90%以上。


        4楼2023-07-03 15:12
        回复
          好发人群
          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


          5楼2023-07-03 15:12
          回复
            发病趋势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采取疫苗预防本病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


            6楼2023-07-03 15:13
            回复
              好发地区
              1、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温带地区,但在普遍接种疫苗地区发病率明显降低,也少有流行。
              2、2000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宣布成为无脊髓灰质炎区域,标志着我国已达到无脊髓灰质炎目标。
              3、由于不能进行广泛疫苗接种,阿富汗、尼日利亚、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国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仍较高。


              7楼2023-07-03 15:13
              回复
                总述
                该病由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人可接触通过被污染的水、食物以及日常用品感染,亦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8楼2023-07-03 15:13
                回复
                  2025-07-16 13:21:59
                  广告
                  1、第一阶段
                  病毒经口咽或消化道进入体内,先在鼻咽部及胃肠道内复制,然后逐渐侵犯相关淋巴组织,大多数人感染后,机体可产生相应保护性抗体,病毒不进入血流,不出现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表现为隐性感染。若机体抵抗力较低,病毒可入血,先引起较轻的病毒血症(即第一次病毒血症),若病毒未侵犯神经系统,机体免疫系统又能清除病毒,患者可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为顿挫型;少部分患者因病毒毒力强或血中抗体不足,病毒随血流扩散至全身淋巴组织或其他组织中进一步增殖,大量复制并再度入血形成较为严重的病毒血症(即第二次病毒血症)。


                  9楼2023-07-03 15:13
                  回复
                    2、第二阶段
                    典型病例可进入发病机制的第二阶段,病毒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细胞坏死,若运动神经细胞受损严重,则导致肌肉瘫痪,引起瘫痪期症状。


                    10楼2023-07-03 15:13
                    回复
                      脊髓灰质炎(poliomyelitis)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感染后绝大多数为阴性感染,多无症状,部分病人可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头痛或肢体疼痛,少数可引起肢体瘫痪。本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病情严重时可导致死亡。


                      11楼2023-07-08 13:57
                      回复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无症状型、顿挫型、无瘫痪型和瘫痪型。
                        1、无症状型:最为常见,占全部感染者的90%~95%。
                        2、顿挫型:约占全部感染者的4%~8%。
                        3、无瘫痪型:本型症状较顿挫型重,但无瘫痪表现。
                        4、瘫痪型:约占全部感染病例的1%~2%。


                        12楼2023-07-08 13:57
                        回复
                          传染源
                          认识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隐形感染和轻症瘫痪型患者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中隐形感染者及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占90%以上。


                          13楼2023-07-08 13:58
                          回复
                            好发人群
                            本病人群普遍易感,多发生于6个月~5岁儿童。


                            14楼2023-07-08 13:58
                            回复
                              2025-07-16 13:15:59
                              广告
                              发病趋势
                              我国自20世纪60年代采取疫苗预防本病以来,发病率显著下降。


                              15楼2023-07-08 13: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