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努力程度:
我觉得插班生考试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考虑。
一般来说,是结合自身实力去考不同学校的。
第一种,民办二本去考上海的一些一本院校(诸如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以及今年的上海立信)
第二种,是普通一本院校去考上海的211(诸如上大华理和东华)
第三种,就是上海211去考985(复交济师)
以上其实是比较多的一些情况,当然每年都会有很多不同:
比如19年建桥考入复旦的大佬(参考图片)
这位大佬更是我在面授课被老师们反复提及鼓励我们。
以及很多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同学考上985(每年都会有很多),所以这样看来一切努力都有迹可循。
考上的更是原学校的“卷王”,都是专业前几(或许他们的天赋并没有那些裸分上复交的同学那么高),但都是在大一期间能够克服大学本身的诱惑和惰性在学业上有所成就,都是付出了好大努力。
我觉得插班生考试可以分以下几种情况考虑。
一般来说,是结合自身实力去考不同学校的。
第一种,民办二本去考上海的一些一本院校(诸如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以及今年的上海立信)
第二种,是普通一本院校去考上海的211(诸如上大华理和东华)
第三种,就是上海211去考985(复交济师)
以上其实是比较多的一些情况,当然每年都会有很多不同:
比如19年建桥考入复旦的大佬(参考图片)
这位大佬更是我在面授课被老师们反复提及鼓励我们。
以及很多普通一本甚至二本的同学考上985(每年都会有很多),所以这样看来一切努力都有迹可循。
考上的更是原学校的“卷王”,都是专业前几(或许他们的天赋并没有那些裸分上复交的同学那么高),但都是在大一期间能够克服大学本身的诱惑和惰性在学业上有所成就,都是付出了好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