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阐述我的排名理念。怎么排的?人均可支配权重25%,人均个税权重25%,三甲医院数量权重15%,985/211数量权重15%,地铁里程权重8%,电影院数量权重6%,旅游热度权重6%。从权重类型来看,我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观点很鲜明:可支配和个税两个加起来权重就达到50%,过半了。为什么?因为钱最重要,没钱?没钱你来排什么名?大家都是小老百姓,每年兜里有多少钱才是过日子最重要的支撑。口号吹得响没意思。兜里有了钱,谈医疗和教育才有现实意义。中国人过日子很简单,有车有房,老人看病不愁,小孩上学方便,心里的大石头就落地了。再剩下的,就是出行便利度和生活享受度问题。交通就用最方便的地铁来衡量,比较容易量化。但是光看地铁里程不够客观,因为有的城市面积大,有的城市小。所以地铁里程要除以地理面积,才合理。生活享受是个很不好衡量的维度,这里只能用电影院来模糊代表一下。看看电影放放松,也算不错的休闲方式了。除此之外还要加一个旅游热度。怎么理解呢?旅游热度高,说明好玩的地方多。那对本地人来说,就是可玩性强一些。用以从侧面反映可享受方式丰富。2,排名细节解释我的排名里,怎么都只有1,2,3,4,5这种奇奇怪怪的数字?举个例子,人均可支配收入,把这15个城市分档,3.5~4.5万,得1分;4.5~5.5万,得2分;5.5~6.5万,得3分;6.5万以上,得4分。人均个税,1200以下,得1分;1200~2400,得2分。2400~3600,得3分;3600~4800,得4分。总之,把15个城市得某个维度做分档,来得分。我认为是合情合理的。3,大家无需刻意关注精细排名,从我列表来看,目前的新一线城市,其实就是明显分三档(第四档已经掉档明显了):第一档,南京,杭州第二档,武汉,成都,苏州第三档,厦门,西安,无锡,宁波,天津,长沙备注:1,重庆的数据,凡涉及“人均”的,全部x1.5倍。(考虑城市过大,使用重庆全市的数据,但人口只算主城区)2,本排名不谈城市官方宣传定位,只从普通平民角度看城市的发展是否实实在在能惠及百姓生活。3,本榜单的缺点也很明显,没有考虑当地的房价。因此可以理解为本地有房土著的城市排名。4,本次排名不用老生常谈的GDP,人均GDP。因为这些数据相比较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个税,无法实实在在体现出老百姓的富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