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胡畔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于2023—2025年分3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旨在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存在着诸多短板。其中,因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高、不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负担其中成本,这也成为他们对数字化转型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表现。但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风险较大,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转型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能力较为薄弱,数字化转型相对困难。此外,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规模小,容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转型资金不足也是制约其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一大因素。因此,如何让中小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关键。
总体来看,为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通知》明确,2023年先选择3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以后年度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其中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兵团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其他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县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1亿元。
“政府给予资金补贴,其中的引导、鼓励意义更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更需要以市场力量为主。”马淑萍表示,对于中小企业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政府可以培养或支持一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机构发展,通过服务机构来指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政府可给予这类机构一定的补贴,或者在中小企业和服务机构之间牵线搭桥,让其能有一些业务合作。
需要明确的是,在数字化转型路上,政府往往是起到引导的“外力”作用,要跑出转型加速度,中小企业还需修炼“内功”,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有专家表示,中小企业可将有限的资金聚焦在成本高昂但价值增值潜力最大的主要“痛点”上,先进行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在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避免盲目追求“全而深”。对于非核心业务,可以采取外包方式,减少资源投入。同时,针对数字人才短缺问题,可采用外聘、租用和内部培养等方式来解决数字人才缺口,提高人才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尊重市场规律。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推进的速度和方式要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另一方面,大型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技术要适应特定企业和特定场景的应用需要,哪个平台适应特定的中小企业,也应该由市场作出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聚焦重点行业,将制造业关键领域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重点向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和化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和通讯电子等行业中小企业倾斜。
对此,马淑萍表示,聚焦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有战略意义,也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重点行业是国家发展的方向,支持这类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对该战略领域的支持。另外,支持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让政策更有针对性,易形成一些标杆企业和典型案例,有利于经验的进一步复制推广。”
近日,财政部、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拟于2023—2025年分3批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旨在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当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存在着诸多短板。其中,因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高、不确定性大、回报周期长,许多中小企业难以负担其中成本,这也成为他们对数字化转型望而却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研究员马淑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适应数字化未来发展的表现。但在转型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数字化转型风险较大,中小企业难以承担转型风险,另一方面则是中小企业自身基础能力较为薄弱,数字化转型相对困难。此外,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资产规模小,容易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转型资金不足也是制约其数字化转型进程的一大因素。因此,如何让中小企业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关键。
总体来看,为了切实解决中小企业“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通知》明确,2023年先选择30个左右城市开展试点工作,以后年度根据实施情况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中央财政对试点城市给予定额奖励,其中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兵团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1.5亿元,其他地级市、直辖市所辖区县奖补资金总额不超过1亿元。
“政府给予资金补贴,其中的引导、鼓励意义更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更需要以市场力量为主。”马淑萍表示,对于中小企业的“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政府可以培养或支持一批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机构发展,通过服务机构来指导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而政府可给予这类机构一定的补贴,或者在中小企业和服务机构之间牵线搭桥,让其能有一些业务合作。
需要明确的是,在数字化转型路上,政府往往是起到引导的“外力”作用,要跑出转型加速度,中小企业还需修炼“内功”,将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更多的作用。
有专家表示,中小企业可将有限的资金聚焦在成本高昂但价值增值潜力最大的主要“痛点”上,先进行核心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在亟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上寻求突破,避免盲目追求“全而深”。对于非核心业务,可以采取外包方式,减少资源投入。同时,针对数字人才短缺问题,可采用外聘、租用和内部培养等方式来解决数字人才缺口,提高人才质量。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认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要尊重市场规律。一方面,中小微企业数字化推进的速度和方式要尊重市场、尊重企业。另一方面,大型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技术要适应特定企业和特定场景的应用需要,哪个平台适应特定的中小企业,也应该由市场作出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要求聚焦重点行业,将制造业关键领域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重点向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运输设备制造、医药和化学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和通讯电子等行业中小企业倾斜。
对此,马淑萍表示,聚焦重点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既有战略意义,也是为了保证和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重点行业是国家发展的方向,支持这类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也是对该战略领域的支持。另外,支持重点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让政策更有针对性,易形成一些标杆企业和典型案例,有利于经验的进一步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