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打了翠风线,这次打剩下3条线中通关概率最高的红花线。
重打有几个原因:
1.通过云了一遍engage加深了对ns火纹系列的理解,例如AI是否带破坏障碍物机制等。对engage有兴趣的可以移步三角攻击英站去看下。
2.当初第1次打红花线游戏理解较为浅显,写的攻略中有些地方现在读来不是很明确。例如当初很多触发写的是线,其实看过engage或者gba解析后,应该明白系列作品中一般会选择1个或多个框来划定,不存在以线来划定触发区域。之所以用线划分,是因为缺乏相对应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探究。
3.某些比较复杂的地方对比他人后,发现有一些错误疏漏。
4.外网有人在半年前发布了1个0成长的mod,有兴趣的可以去游戏香蕉网找找。
语言选择了英文版,因为中文版一是已经玩过了,二是英文版ID位数比中文版多。
翠风线的单人0成长用了男贝,这次鉴于红花线章节比较短,就选用女贝。其实男女主各有所长,主要区别在于技能与职业。
属性上来说女贝会因为无法转职战争将领,最终成型后会少2力量。
大概从第12章开始,敌方的飞兵杂兵就可以单体1回合追击击杀我方主角,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强度吧。
重打有几个原因:
1.通过云了一遍engage加深了对ns火纹系列的理解,例如AI是否带破坏障碍物机制等。对engage有兴趣的可以移步三角攻击英站去看下。
2.当初第1次打红花线游戏理解较为浅显,写的攻略中有些地方现在读来不是很明确。例如当初很多触发写的是线,其实看过engage或者gba解析后,应该明白系列作品中一般会选择1个或多个框来划定,不存在以线来划定触发区域。之所以用线划分,是因为缺乏相对应的技术手段来进一步探究。
3.某些比较复杂的地方对比他人后,发现有一些错误疏漏。
4.外网有人在半年前发布了1个0成长的mod,有兴趣的可以去游戏香蕉网找找。
语言选择了英文版,因为中文版一是已经玩过了,二是英文版ID位数比中文版多。
翠风线的单人0成长用了男贝,这次鉴于红花线章节比较短,就选用女贝。其实男女主各有所长,主要区别在于技能与职业。
属性上来说女贝会因为无法转职战争将领,最终成型后会少2力量。
大概从第12章开始,敌方的飞兵杂兵就可以单体1回合追击击杀我方主角,差不多就是这么个强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