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站的消息:自6月15日起,铁路部门对京津城际运行图进行全面调整,部分车次采用重联或长编动车组列车的方式有效提升运力,增加早晚高峰运能。北京局集团公司针对旅客出行高峰时段运力较为紧张的实际,采取分析客票数据、发放调查问卷、现场走访了解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找准问题关键,通过深入挖潜、优化运行组织,努力提升高峰时段的运输能力。此次运行图调整后,将有效满足京津间旅客出行需求,让“轨道上的京津冀”再升级,更好服务“双城记”,让人民群众共享铁路高质量发展成果。早晚高峰变化1.早高峰(6:00—8:30)。进京列车19列(天津站始发10列、天津西站始发6列、滨海站始发3列),其中,重联3列、长编1列,折合短编23列,较原图增加5列。武清站经停8列(含重联2列),折合短编10列,较原图4列。2.晚高峰(18:00—20:00)。进京16列(天津站始发9列、天津西站始发6列、滨海站始发1列),其中,重联2列、长编2列,折合短编20列,较原图增加7列。武清站经停5列(含重联1列),折合短编6列,较原图增加3列。天津地区主要车站办理列车变化1.天津本站始发终到列车62对(含津滨2对、高铁2对),经停列车26对,共计88对,其中,天津站至北京南间86对(重连10.5对、长编2对),折合短编组98.5对,较原图增加16.5对。2.天津西站始发终到列车37对(其中重联9.5对),折合短编组46.5对,较原图增加9对。3.武清站经停列车31对(其中重联3.5对),折合短编组34.5对,较原图增加6对。4.滨海站始发终到列车28对(其中北京南-滨海间26对、天津-滨海间2对),较原图增加0.5对,北京南-滨海间增加2.5对。一日一图开行情况新图实施后,京津城际基本图总对数为128对(含始发终到高铁2对;跨线高铁3对),其中重联开行18对,长编开行4对,折合短编较原图增加26对。其中武清经停31对。天津各站全天总运能增加16704。1.周一开行117对(含始发终到高铁1对、跨线高铁3对),折合短编较原图增加18对,武清经停29对。2.周二至周四开行114对(含高铁1对、跨线高铁2对),折合短编较原图增加9对,武清经停28对。4.周五开行125对(含高铁2对、跨线高铁3对),折合短编较原图增加28对,武清经停30对。5.周六开行120对(含高铁2对、跨线高铁3对),折合短编137对,较原图增加21对,武清经停29.5对。6.周日开行124对(含高铁1对、跨线高铁3对),折合短编较原图增加25对,武清经停30对。分车站及编组设定列车车次编号天津站始发终到列车大部分车次编号以“C20**、C21**”开头;天津西始发终到列车大部分车次编号以“C26**”开头;滨海站始发终到列车车次编号以“C25**”开头;重联交路的列车车次编号以“C22**”开头。武清站相关情况介绍京津城际铁路是一条连接北京市与天津市的城际铁路,于2005年7月4日正式动工,于2008年8月1日正式开通运营,是中国大陆第一条高标准、设计时速为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全线设北京南、武清、天津三座车站。武清站坐落于天津市武清区,是中国第一座高铁中间站,于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车站总建筑面积4493平方米,候车室面积为893平方米,最高旅客聚集人数达900人。售票厅面积341平方米,含售票窗口6个,自动售票机7台。设置进、出站闸机10台,自动扶梯4台,直升电梯2部,雨棚2个。站场设计为2台4线(两条正线、两条侧线),2个站台面,主要办理京津城际旅客上下车乘降业务。本次城际调图,武清站经停办客列车增加至31对(其中重联3.5对),折合短编组34.5对,较原图28.5对增加6对。其中,上行列车32列、下行列车30列。目前,武清站日均发人在8000人左右,周末客流超过1万人左右,客流强度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武清站从08年开站时日均发人200-300人,逐年增加,到2019年,已达到日均发送旅客9000人以上,发展迅猛、成效显著。调图后,武清站到北京南之间运行22分钟左右,到天津站13分钟左右,同城化效应明显,出行十分便捷,区位优势十分突出。目前,因为武清宜居环境和优越地理位置,有许多京津两地通勤人员在武清居住,在北京、天津上班,通勤客流较多,加之购物、出差等客流,车站十分繁忙。为了唱好“双城记”,调图后,从早上第一班车到9点钟,武清站通往北京方向的列车最多达11趟,最短发车间隔为8分钟,全力满足通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