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O.8
银色月光下
作者:卫迷
"小华,我要考考你。”
时值八月十五中秋夜,丁家花园里,团圆宴上。“请太君出题。”“说说看,今年中秋较之往年有何特别之处?”“这……”丁家千金女月华小姐剥了一颗葡萄放到嘴里,大概是有点酸,只见她秀眉连波微微一蹙,玉指轻抚脸腮。慢慢咀嚼着刚才的问题,下意识地,她向席间看去,目光在某处停顿了一下即刻收回,心里开始疑惑起来。时正皓月当空,银华扫黛。俊辉洒脱处,满园水色生香。这是个水上花园,是家里专门用来赏月的地方,名为“璧华园”。在水面的正中央,有一个外径十米左右,汉白玉(不知道那时候有没有开凿出来)砌成的环形大平台,东西南北由四道平板石桥连接,蜿蜒通向陆地部分。平台十分贴近水面,又因为圆环本身形状使然,其孔心部分就自然成为了一个小水池子,无论在平台的哪个角度往水池里看,都可以看见月亮的倒影。
像如今是星稀云少的满月时节,上有银光宣泄下有碧水华潭,加上平台、石桥都用水灯点缀,一时间月光水光灯光把这块硕大的璧玉烘托地晶莹剔透,华光满园。“璧华园”也因此而得名。
其时,中秋宴就设在这个大平台上。在座六人各自占有一小桌,围绕于平台孔心的小水池。
坐在上首的,自然是文章开头提问之人——丁门白氏老太君,小华的祖母,此时太君正昂首向天,作深谋远虑状;太君右侧是小华的母亲丁夫人,只见丁夫人一脸泰然,静静地看着她女儿的一举一动;小华自己则坐在太君的左侧,再看下来,就是她的一对双生哥哥了,他们则和她一样,一脸的疑惑,不过,怎么看着有点夸张?目光就此打住,不再往下看去,虽然有他在那里。今年中秋,的确很是特别。必竟,这还是新婚后两年来头一次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哩。可是难道就这样直露露地说出来?总让人害臊不是?
君是故意打趣于我吧?不然,似乎再也没有别的更特别的事了。
因向太君说道:“小华参不透太君袖内机关,请太君指点一二?”
太君笑道:“你自聪慧,知道有机关就不该多问,自己琢磨去。”
小华语塞。
丁夫人在一旁笑道:“太君哟,您孙女她再聪慧也有糊涂的时候,况且太君这一问忒没来由,让她何从说起?不如让媳妇来提醒她一句,看她的造化,太君意下如何?”
得到了默许,丁夫人转向小华说道:“女儿,别看你奶奶问地蹊跷,这实是再简单不过的,你只需往今晚最应景合意的事上头想。”
最应景合意的事?中秋之夜,团圆之夜,要说最应景又合意的事么,自然还是这一件呀!
想到这里,她终于还是忍不住向他那边看了过去。
那是母亲的右边,大哥的左边,和她正对的那个席位,那里坐着的当然就是他了。他笑吟吟的,也正朝她这边看呢,见他手中托定杯盏,慢慢放到嘴边却不作饮,若有所思地往杯里看了一会子,又抬眼冲着她微笑起来。
小华见状,心下明白,不动声色地也向自己杯中瞧了一眼,里面除了琥珀色的液体之外,还有一抹散发着神秘色彩的月影。这是什么意思呢?小华百思不得其解。要提醒也要捡一个她看地懂的呀,莫非,他也和他们串通好了?想到这里,她快速地给了他一眼(这一眼无论代表什么,总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故不加描写了。)
旁边丁二公子兆惠说话了:“似乎,妹子的眼睛总在往对过看呢,答案又不在那里,二哥劝你多看看天上的月亮才是正理。”
小华闻言,急转向丁二,红着脸嗔道:“二哥若有心替小妹解围,不如趁早把谜底给揭了,少在这里说笑打混!”
丁二叫道:“不是二哥不想,这实是太君的意思——”
“老二,没你的事了。”太君道。“瞧见没?”丁二双手一摊,双肩一耸,做了个无可奈何的表情。
丁二话音刚落,那边厢大公子丁兆兰却又说起话来,这必定也是太君的命令了。丁大说道:“妹子,还是让大哥来提醒你一下吧——你看看,这是什么?”说着,向前面的水池中指去,在圆形的小水池中,一轮满月正随水波舞动着银光。
为什么他们三人指的都是月亮呢?难道说,今年的月亮特别的圆?哪有这样的事?唐人张若虚不是吟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吗?唯一不同的只不过是年长了一岁而已——呀!可不正是这样!
此时答案已经万分明了了。
不过,她最后还是再往杯子里看了一下,里面还是琥珀色的液体和一抹散发着神秘色彩的月亮的影子,当然,还有自己那张云开见月的俏脸。她玉指揽唇一笑,很快又向对面送了一眼(这一眼的风情旖旎,自不必说)。
又见她转身面朝太君,娇声道:“孙女儿真糊涂,连自己生辰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