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吧 关注:4,659贴子:63,603
  • 9回复贴,共1

个人推测:项羽妻子很可能姓周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感觉项羽妻子很可能姓周,个人推测而已,不喜勿喷(比如坚持认为项羽的女人只有虞姬一个的),但欢迎指出史实错误或补充。
史记里提到“妻之昆弟”。陈平吐槽项羽时,“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
那“妻之昆弟”可能是谁呢?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3-06-03 10:14回复
    虞姬大概率不是项羽正妻。史记“有美人名虞,常幸从”,班固则改成为“有美人姓虞氏,常幸从”。这个用语不太可能用来形容正妻,项羽的正妻应该是他的王后,甚至虞姬的故事本身可能就只是司马迁采集的民间传闻,真实性打个问号。我个人怀疑是不是项羽被认为是舜后人(重瞳与舜有神秘联系),舜叫“虞舜”嘛,所以老百姓编故事就配了个虞姬,司马迁、班固连虞姬的虞是名还是姓氏的说法都不一致。
    如果虞姬姓虞,史书中项羽部下没有哪个姓虞的。虞子期是明代小说《西汉通俗演义》中杜撰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3-06-03 10:14
    回复
      史料中发现了三个周姓将领,尤其是周殷、周兰,仿佛此前无任何交战胜绩、贡献功劳记载,不是宗室却被委以重任,特别奇怪。 周殷当大司马统领九江兵、掌管楚国南方军政大权(实权上不亚于当初的九江王了?),而他的战绩记录就是最后反叛项羽、跟随刘邦军。亚将周兰则是龙且作为裨将援齐时的上级领导,而他的所有战绩就是后来两次被生擒俘虏。
      项羽手下高级将领,除了项家宗室,其他的如英布、龙且、钟离眛、季布,梳理史记人物传记或月表、功臣侯表,都能看出其突出贡献战绩。而周殷、周兰,没有能力战绩表现,却身居高位,周殷地盘兵力职权不输给当年九江王英布,周兰位置压过龙且,这种待遇仿佛是宗室才能有的,但他们又不姓项。而如果他们是外戚、“妻之昆弟”,就迎刃而解了,印证了陈平所说的“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6-03 10:14
      回复
        当当当当他们是:
        1.大司马周殷
        项羽手下有个大司马周殷,统领南方军政,被陈平评为他的几大“骨鲠之臣”之一。但其他的骨鲠之臣是著名的范增、龙且、钟离眜,事迹散见于史记的传记和表里。周殷并没有什么具体军政事迹,却被任命为大司马。而史记里大司马周殷在战争中唯一行为事迹仿佛就是:汉五年十二月,在项羽不利时,选择背叛西楚,举九江兵跟随刘贾、彭越到达垓下,共击项羽。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4楼2023-06-03 10:15
        回复
          2.亚将周兰
          还有个亚将周兰。项羽让龙且北伐时,龙且只是个裨将,项羽给他安排了两个领导,大将项佗,亚将周兰。项佗是项羽侄子,好理解。但周兰是谁,此前几乎没出现任何相关记录和战绩,能压在裨将龙且头上?
          此后他的战绩也就是汉四年一月被灌婴“生得”(身生得亚将周兰),而在汉五年十月又被灌婴“复得”(复得亚将周兰),这人很奇怪的是为什么被俘虏了两次。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6-03 10:15
          回复
            周兰第一次被俘虏
            “(灌婴)东从韩信攻龙且、留公旋于高密,卒斩龙且,生得右司马、连尹各一人,楼烦将十人,身生得亚将周兰。”
            周兰第二次被俘虏
            “(灌婴)攻苦、谯,复得亚将周兰。与汉王会颐乡。”(史记·灌婴列传)
            他在第一次被俘虏后,又通过某种途径回到了楚势力地盘。那么有以下可能性:
            1)可能是汉四年九月那次鸿沟议和、交换人质俘虏,史书明确记载项羽释放吕后太公归汉,而有可能刘邦方也释放了周兰在内的一些楚国俘虏归楚。
            2)在鸿沟议和前,项羽方就通过谈判赎买等方式救回俘虏周兰
            3)灌婴无条件自己主动放的
            4)周兰自己逃出
            私以为3)4)可能性很低。1)2)可能性大。
            这说明亚将周兰虽然没有什么战绩,却被汉方重视,是生擒而没直接沙掉,当人质俘虏(最多当了八九个月),对项羽方比较重要。而且曾经大败被生擒,可能没什么军事能力和胜绩的他,仿佛没被追责处理,在项羽军中身份依然是亚将,在苦、谯附近,又被灌婴再次生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6-03 10:15
            收起回复
              3.无名的“周将军”
              “从高祖击项籍,下阳夏,虏楚周将军卒四千人”(史记·樊哙列传)
              这个周将军可能是和从固陵来的项羽一起守阳夏,项羽和周将军可能又逃向了陈下,周将军的四千兵士断后留守,然后向刘邦樊哙投降。
              阳夏在今河南太康,苦在今河南鹿邑,谯在今安徽亳州 ,阳夏、苦、谯在一条线路上,阳夏距苦、谯两地分别仅一百公里、七十公里,可能这里的周将军指的就是亚将周兰,他的四千士兵被俘虏、他自己被俘虏的地点,离得比较近。鉴于该处附近上下文并没有提周兰,更很有可能是这样的情况:史官只知道这是一个周将军,不知道具体名字(也许当年被俘的士兵们只知道将军姓周,唤周将军,而不知其名讳)。而这个将军是亚将周兰、周殷还是其他周姓将军,则都有可能。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6-03 10:16
              回复
                梳理一下时间线:
                汉四年一月,亚将周兰被灌婴俘虏,之后某个时间点被放(最迟汉四年九月鸿沟议和被放)
                汉四年六月,灌婴逼彭城投降(若确有王后周氏在城中,不知其遭遇)
                汉四年九月,鸿沟议和,项羽东归
                汉五年十月,楚国的周将军卒四千人在阳夏被刘邦樊哙俘虏,亚将周兰在苦或谯被灌婴再次俘虏
                汉五年十二月,大司马周殷叛楚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8楼2023-06-03 10:17
                回复
                  大司马周殷的重要性或许被忽视了。周殷当时统领楚国南方军政大权,其实如果周殷不叛,按地图路线来说,鸿沟议和后,项羽军可能是路过九江地盘附近和周殷汇合,再东归彭城(刘邦在鸿沟议和时应该有忽悠返还鸿沟以东的土地,包括彭城)。有大司马周殷统领九江兵支持,项羽还有机会,未必很快败亡。但项羽在陈下之战输了后,大司马周殷叛楚,形成合围,项羽就腹背受敌四面楚歌了。
                  如果真有王后周氏,周殷周兰是其一家人,可以这样梳理一下逻辑:
                  汉五年十二月这个时间节点,半年前彭城已开始被汉军实控,姐姐王后周氏(可能还有其他很多在彭城的周家亲族)处境不妙,两个月前弟弟亚将周兰也再次被俘虏,姐姐弟弟都在汉军手里了,项羽也连战连败、大势已去,所以大司马周殷在汉五年十二月,在刘邦方的利诱(也许也有威逼)下,公然叛楚,给姐夫项羽以沉重一击,让项羽彻底称得上众叛亲离、穷途末路。最后,周殷会兵垓下击项羽。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9楼2023-06-03 10:17
                  回复
                    再后来,周殷竟然也没有被刘邦封侯,唯一一条跟周殷有关的记录是,在前202的43年后,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八月,周殷因为谋反在长安被诛杀。应该就是这个周殷。根据古人的年龄,可以看出周殷在前202时年龄不会太大,估计不会超过三十岁,不然一般活不了那么久,应该比时年31年的项羽还年轻。如果项羽正妻和项羽年纪相仿或小一点点,那周殷的年纪也确实符合“妻之昆弟”。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6-03 10:1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