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人的婚礼是博采的——这话有些不准确,应该说,东北的汉族人的婚礼是博采的。
博采众家之长。
有一个民族,迎亲的青年男女吹着长嘴的笙一样的乐器,在青山绿水之间舞蹈而来。东北人不这样,东北人是要坐车的。自己没有车,租车,租轿车,一长溜的,从街这头排到街那头,以此来纪念古代的轿子。
千年的唢呐还在吹,现代的音响也隆隆地播放,不放秧歌调,放婚礼进行曲,放得次数多了,已经听不出洋味了。
吃福寿面,这似乎该是满人的习俗;穿婚纱,这又该是西风东渐了。满族人入主中原,满族人的习俗也漫延开来,久而久之,汉族人把这些习俗当成了自己的。婚纱,不知道在西方是不是只有白色一种,在我们这里却是已经有红色的了。许多年间,新娘子常穿一种大红的结婚礼服,再戴一脑袋碎花,抹了红脸蛋儿,很像要去扭秧歌。这种打扮已越来越让后来的青年所厌烦,有勇敢的女孩子,敢于穿婚纱,而且是白的。婚纱这东西怪,竟有皮夹克的效果,胖人穿了更胖,瘦人穿了更瘦。
博采众家之长。
有一个民族,迎亲的青年男女吹着长嘴的笙一样的乐器,在青山绿水之间舞蹈而来。东北人不这样,东北人是要坐车的。自己没有车,租车,租轿车,一长溜的,从街这头排到街那头,以此来纪念古代的轿子。
千年的唢呐还在吹,现代的音响也隆隆地播放,不放秧歌调,放婚礼进行曲,放得次数多了,已经听不出洋味了。
吃福寿面,这似乎该是满人的习俗;穿婚纱,这又该是西风东渐了。满族人入主中原,满族人的习俗也漫延开来,久而久之,汉族人把这些习俗当成了自己的。婚纱,不知道在西方是不是只有白色一种,在我们这里却是已经有红色的了。许多年间,新娘子常穿一种大红的结婚礼服,再戴一脑袋碎花,抹了红脸蛋儿,很像要去扭秧歌。这种打扮已越来越让后来的青年所厌烦,有勇敢的女孩子,敢于穿婚纱,而且是白的。婚纱这东西怪,竟有皮夹克的效果,胖人穿了更胖,瘦人穿了更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