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化北林城乡学子尽欢颜
2010-07-28 13:08:26
东北网绥化7月28日讯 近日,笔者在绥化市第三中学看到,投资1260万元的新教学楼正在紧张地施工,据项目主管人员介绍,再过几个月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学生就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了。北林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城乡中小学基础设施改善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各中小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这个区把教育设施基础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年,总投资1100万元,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的第五中学教学楼交付使用,标志着这个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落成的教学楼内设36间教室及标准化的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可容纳3000名学生上课。学校的餐厅,洗漱间、消毒间一应俱全,干净、卫生、标准的餐厅极大方便了师生,也保证了就餐安全。整洁、舒适的学生宿舍给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休息环境,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英俊小学、新华小学等一批城内中小学相继得到了新建与修复。据了解,在城乡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个区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新建教学楼及宿舍楼90栋,新建现代化操场30个,彻底改善了170所学校的教学环境。
7月17日,在北林区四方台镇一中新建校舍的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建筑工人进紧张地施工,浇筑混凝土。这个区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注重教育公平。城内各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各乡镇中小学教学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津镇寄宿制学校新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并安装了全天侯监控系统。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教室,那温暖如春的学生宿舍教室,让人感到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这个区又通过对上争取资金,将新建农村中小学9栋,总投资5813万元,建筑面积共计37350平方米。
教育教学环境改善也促进了全区教育现代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2007年开始,这个区启动了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834万元。全区中小学有微机室58个,微机6900台。微机普及率城内中小学达到100%,农村中学达到65%,小学达到30%。“新三室”的建设,加快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进程,推进了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时光
2010-07-28 13:08:26
东北网绥化7月28日讯 近日,笔者在绥化市第三中学看到,投资1260万元的新教学楼正在紧张地施工,据项目主管人员介绍,再过几个月主体工程全部完成,学生就可以搬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了。北林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城乡中小学基础设施改善的投入力度,经过多年的努力,全区各中小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这个区把教育设施基础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投入了大量的“真金白银”,改善了办学条件。2007年,总投资1100万元,建筑面积7150平方米的第五中学教学楼交付使用,标志着这个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新落成的教学楼内设36间教室及标准化的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可容纳3000名学生上课。学校的餐厅,洗漱间、消毒间一应俱全,干净、卫生、标准的餐厅极大方便了师生,也保证了就餐安全。整洁、舒适的学生宿舍给学生提供了优越的休息环境,解决了家长的后顾之忧。英俊小学、新华小学等一批城内中小学相继得到了新建与修复。据了解,在城乡中小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个区共投入资金近2亿元,新建教学楼及宿舍楼90栋,新建现代化操场30个,彻底改善了170所学校的教学环境。
7月17日,在北林区四方台镇一中新建校舍的施工现场,笔者看到,建筑工人进紧张地施工,浇筑混凝土。这个区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上,注重教育公平。城内各学校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各乡镇中小学教学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东津镇寄宿制学校新建了现代化的教学楼,微机室、实验室、图书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一应俱全,并安装了全天侯监控系统。宽敞明亮舒适的新教室,那温暖如春的学生宿舍教室,让人感到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的改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年,这个区又通过对上争取资金,将新建农村中小学9栋,总投资5813万元,建筑面积共计37350平方米。
教育教学环境改善也促进了全区教育现代化水平也在稳步提升。2007年开始,这个区启动了远程教育工程,共投入资金834万元。全区中小学有微机室58个,微机6900台。微机普及率城内中小学达到100%,农村中学达到65%,小学达到30%。“新三室”的建设,加快了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进程,推进了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来源: 东北网--绥化晚报 编辑: 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