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photos.baidu.com/%B7%E7%D6%D0%B5%C4%C9%B3%BC%AC/pic/item/5577f91a501b6c3bdab4bd0b.jpg?v=tbs)
明成祖是个马上皇帝,即使在定都北京之前,他也多次来北方巡狩。或是远出塞外与蒙古人作战,或是来北京经营他的新都。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和当年的元世祖忽必烈一样,在新都建成之前,皇帝没有一个接受群臣朝拜或议事的正式场所,十分不便。初时,永乐帝每至北京,仍御旧宫,也就是做皇帝之前的旧居燕王府,但随着新都建设日程的不断推进,终于决定要将旧宫“撤而新之”。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月,“即故宫建奉天三殿”(《春明梦余录》)。
为解决新宫建设期间的办公场所,“乃命作西宫,为视朝之所”。《明太宗实录》载:“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月丁亥,作西宫”,它的位置就在元代的隆福宫旧址,亦即明代的西苑。“十五年四月癸未,西宫成。其制中为奉天殿,殿之侧为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为奉天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门之南为午门,午门之南为承天门。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凡为屋千六百三十楹”(《明太祖实录》)。
新宫建成之后,正式的朝会活动便改在大内进行了,而纵贯皇城中轴线以西的太液池及其附近地区,仍被建设成西苑。明初的燕邸重又恢复了皇家御苑的本来功能。
然而由于城市的大规模改建,却造成了金水河上游的断流,太液池没有了水源。于是只好在积水潭的南端重开渠道,勾通太液池。同时,从太液池东北端(今北海亲蚕坛)引水,经过景山西墙外,南入紫禁城,称为内金水河。又从太液池南端新开凿的南海引水东下,经过皇城门前金水桥下,与内金水河合流,再向南注入通惠河,称为外金水河。
为解决新宫建设期间的办公场所,“乃命作西宫,为视朝之所”。《明太宗实录》载:“永乐十四年(1416年)八月丁亥,作西宫”,它的位置就在元代的隆福宫旧址,亦即明代的西苑。“十五年四月癸未,西宫成。其制中为奉天殿,殿之侧为左右二殿。奉天殿之南为奉天门,左右为东西角门。奉天门之南为午门,午门之南为承天门。奉天殿之北有后殿,凉殿、暖殿,及仁寿、景福、仁和、万春、永寿、长春等宫,凡为屋千六百三十楹”(《明太祖实录》)。
新宫建成之后,正式的朝会活动便改在大内进行了,而纵贯皇城中轴线以西的太液池及其附近地区,仍被建设成西苑。明初的燕邸重又恢复了皇家御苑的本来功能。
然而由于城市的大规模改建,却造成了金水河上游的断流,太液池没有了水源。于是只好在积水潭的南端重开渠道,勾通太液池。同时,从太液池东北端(今北海亲蚕坛)引水,经过景山西墙外,南入紫禁城,称为内金水河。又从太液池南端新开凿的南海引水东下,经过皇城门前金水桥下,与内金水河合流,再向南注入通惠河,称为外金水河。
![](http://hiphotos.baidu.com/%B7%E7%D6%D0%B5%C4%C9%B3%BC%AC/pic/item/5577f91a501b6c3bdab4bd0b.jpg?v=t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