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麒吧 关注:133贴子:1,353
  • 6回复贴,共1

【资料】中国古代官制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冢宰 

官名。即太宰。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首。 
《尚书》称:“冢宰掌邦治,统百官,均四海。”。 
周王年幼时,冢宰代天子理政,所谓“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  
 
 
3 中国古代官制  
 太宰 

官名。西周置,即冢宰。  

宋朝,宋徽宗政和改制,以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太宰兼门下侍郎、以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少宰兼中书侍郎,充首相、次相。  
 
  
4 中国古代官制  
 三公 

官名。泛指辅佐帝王处理国务的最高官员。具体包括的官职内容则分为两种:  

1、西周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北魏以后又称三师。元、明、清沿用此官作为大臣的最高荣誉头衔。  

2、西汉以丞相(后改大司徒)、太尉(后改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改大司空)为三公。东汉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亦称三司。  

3、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周代的三公是指司徒、司马、司空。  

[参考] 
《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唯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唯其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盖参天子,坐而议政,无不总统,故不以一职为官名。”《元史.百官志一》:“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正一品。银印。以道燮阴阳,经邦国。有元袭其名号,特示尊崇。”  
 
 



1楼2006-02-16 13:53回复
    大司马 

    官名。西汉始置。汉武帝废太尉官,置大司马,作为大将军的加号,称大司马大将军。后也加于骠骑将军、车骑将军,称大司马骠骑将军、大司马车骑将军。东汉沿置。汉朝也有专任大司马者,如董贤,但不常见。三国魏晋南朝时,大司马为执掌朝政、军政大权的重臣。南朝后无闻。


    3楼2006-02-16 13:54
    回复
      六卿(六官) 

      官名。泛指仅次于宰相、三公的高级大臣,又称六官,始见于西周,具体官职组成有以下几种: 

      1、有历史学家认为,周的六卿为太宰、太宗、太史、太祝、太士、太卜,六卿之外设有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 

      2、也有历史学家认为,六卿是指冢宰、司徒、宗伯、司马、司寇、司空,它们分别有另外的称号是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 

      2、隋唐以降,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当天、地、四时官,称六卿,唐高宗时,曾改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尚书。


      4楼2006-02-16 13:54
      回复
        宗伯(春官) 

        中国古代官名。西周置,位次三公,为六卿之一,掌邦礼。春秋时鲁国亦置,掌管宗庙祭祀等礼仪。后世以大宗伯代称礼部尚书,以小宗伯代称礼部侍郎。 

        [参考] 
        《周礼·春官》:“乃立春官宗伯,使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礼官之属,大宗伯卿一人,小宗伯中大夫二人。”


        5楼2006-02-16 13:55
        回复
          司寇(秋官) 

          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徒并称五官,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各诸侯国亦置此官,职掌同周,楚、陈等国称司败。 

          后世也用作刑部尚书的别称


          6楼2006-02-16 13:55
          回复
            司徒(秋官) 

            官名。西周始置,位次三公,与六卿相当,与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并称五官,金文多作“司土”,是管理土地、人民的官,与后世的户部尚书相当。春秋时沿置。 

            汉哀帝时丞相改称大司徒,东汉时改称司徒。 

            司徒亦为中国姓氏


            7楼2006-02-16 13:55
            回复
              [补充] 

              冢宰 

              官名。周代也称冢宰,兼总天官,为天官之长,辅佐帝王治理国事。春秋时吴国伯喜曾为太宰。秦、汉、魏不设。晋避讳,改太师为太宰。隋、唐不设。宋曾改左、右仆射为太宰、少宰。世通称吏部尚书为太宰


              8楼2006-02-16 13: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