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可半天都没有讨论出一个最佳方案。
就在现场各执一词、争执不下的时候,郁可唯出声,“各位的想法都各有利弊,但总归都是单纯的防御措施,我认为,与其等着对方发招,不如我们以攻为守。”
和郁可唯有多年的合作经验,韩知佳自是了解她的意思,而其他人大都不解的看向郁总经理,心里琢磨着她那句‘以攻为守’。
郁可唯看时机差不多了,其实她一早就想好了应对策略,之所以要将这个议题拿出来讨论,一来她不想表现的那么独裁,以免未来接手公司遭到那些老资格们的反弹;二来她也确实是想广纳意见,毕竟任何组织若是遵循一言堂的法则,那么这个组织是走不了多远的。
所有人都期待着郁可唯讲话,她也不负众望,“明天上午同一时间,我们也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谢氏提出反向的收购要约,以收购‘收购者’的方式牵制谢氏。”
几乎所有人在听到郁可唯的话后,第一反应是惊讶,然后迅速的思考这种做法的可行性。 其中一个董事B斟酌着开了口,“这的确是最优的方法,可是,我们一时之间哪有那么多资金去收购谢氏呢?银行恐怕也…”
这确实是个问题,要知道,云尚的流动资金本来就因为之前的事情而不够充足了。自己没有的话,那就只能去借,可如此巨额的贷款又不是说要就能要到的,谢氏策划了那么久,但云尚却只有不到一天的时间来筹备,这已经不是能简单的用时间紧迫来形容的了。
而且云尚的高层都知道,这几年公司为了在市场上迅速扩张,不惜跟华中建业银行签订了一份长期合作的资金供给合同,那份合同对公司而言,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以极低的利息贷到款,可但凡上亿的贷款都要求必须向合同相对方——华中建业银行借。
因此,云尚这几年都忽略了跟其他银行的交往,即便违约向其他银行贷款,恐怕也很难成功。至于华中建业银行,仅它一家,若一次性贷给云尚上百亿的资金,要承担多大的风险自是不言而喻,那么同样的也很难借到。
这个关节点着实让人进退两难,郁可唯当然也明白这一点,“没错,这么大笔钱,就这么向银行借,的确是借不到,所以我想利用杠杆收购的方法。”
杠杆收购的实质在于举债,即以债务资本为主要融资工具,而这些债务资本大多以被并购企业的资产为担保而获得。也就是说,郁可唯要以谢氏的未来经营收益作为担保向华中建业银行贷款。
无论收购兼并活动还是公司的融资操作活动,本质上都是一种交易,对于一个投资者而言,是否购买某种金融资产,取决于该资产的风险状况及其可以产生的预期回报。不同于云尚经过四代人的传承,谢氏集团仅仅只有三十年的成长史,却发展到如今这样的规模,因此谢氏的潜力一向都被看好,若是以谢氏的资产作为抵押,那么不出意外的话,还款可以说是有保证的。如此一来,向银行贷款自然就有了谈判的筹码。况且凭借云尚长久以来的信誉,相信这么做,是最好的选择。
“各位还有什么建议可以尽管提出来。”
——环顾一周,没有人再出来反对。
“既然大家都同意这么做,那么我们开始吧。杠杆收购交易结构的关键是确定最大的杠杆系数以保证高收益率,还要保持经营的灵活性和偿债能力的保险性,这一方面就交给财务部门;然后,投资部负责拟定收购谢氏的具体步骤;我会去和银行谈有关贷款的事;知佳,你去通知媒体,要保证明天我们云尚的新闻发布会和谢氏的记者招待会同时进行……各位请谨记一点,现在我们就是要跟谢氏比快,这场仗,谁更快获得主动权,谁就是赢家。我们已经落后一点了,所以从此刻开始,每一分钟都不能松懈,直到我们成功为止。”